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经济与政治制度的转型,民间信仰在广大的农村开始复苏并发展起来,对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在探究个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从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因素角度出发,认为农村民间信仰的兴起是农民的一种理性行为;是农民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在现实环境的迫力下,对于自我生存保障的积极建构。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农民制度化的维权行为:高维权经济成本是其经济因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是其政治文化因素,农村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是其制度因素,农民传统伦理道德的定势思维是其心理因素,权力和金钱的干预是其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转型中,传统农业文化的惯性对农民经济行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要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应该彻底改变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参与中的边缘性倾向,改善农村的社会经济基础,逐步引导农民形成勤劳、自助、合作、自律等行为理念,建立农村生产生活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农民经济组织是小农家庭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在农民与国家、政府、市场等多种力量的博弈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农民经济组织演进的路径、组织形式、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到并将继续受到市场激励与要求、政府约束与支持、农村制度安排与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对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产生于不平衡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农民环境权保护中主要存在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供给不平等、农民环境意识薄弱以及环境维权能力低下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环境权益,我们应在立法上确立农民环境权,建立农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对农民的生态补偿制度和农村环境法律援助制度,并建立多种形式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有:制度环境、融资制度、政府行为、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政策风险、非政府组织、区域文化等;内部影响因素有:创新机制、信用水平、企业家精神、公司治理与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对农民增收,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制约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并对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我国农村兴起,并呈逐渐蔓延之势。其内部原因主要是农村家庭经济对教育开支承受力过重、农村教育价值的功利主义倾向,外部原因包括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定位偏离和教育失策、“马太效应”作用下农村教育的不公。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严格控制高等教育费用,增加农村教育补贴,拓宽农民收入来源;改善农民教育价值观,拓宽就业途径;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创造教育公平环境,均衡分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抑制发展农业经济的一大问题。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中的最大矛盾和问题就是人均占有资源少,农民人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一笔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严重制约了农民的收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仍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环境,虽然在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上有一定的松动,但是城乡居民在生存质量、文化素质、基本技能等各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依然十分艰巨。本文分析指出了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因素,并做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增收,但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规范政府行为将促进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云南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主要表现为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这些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