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以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作为出发点,深入地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提高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科学性,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文化性,注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综合性等建议,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工作的强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景观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商品经济大潮和迅猛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景观资源正受到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空前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状况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景观资源的需求增长趋势恰成背道之驰。因此认识城市景观,加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城市景观资源,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了,本人主要从存在问题、景观风貌构成要素、城市景观影响因素等十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商品经济大潮和迅猛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景观资源正受到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空前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状况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景观资源的需求增长趋势恰成背道之驰。因此认识城市景观,加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城市景观资源,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了,本人主要从存在问题、景观风貌构成要素、城市景观影响因素等十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被扩展,在构建这类城市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海绵景观形成并受到了关注,在设计与规划景观系统时,可将海绵生态功能的概念引入,建设海绵型景观系统,使景观能够自然吸水、净水与蓄水。围绕自然水系,合理规划海绵景观显得更为必要。现结合对黑龙江省城市中的自然水系的认识,探讨其设计海绵景观的基本要点,以此来累计这类景观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5.
城市园林景观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构建良好城市文化,创新城市基础建设的主要工程,对城市化进程有着记录、展现、提升的功能。研究以建设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切入点,以城市园林景观施工进行了深入研讨,分析了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中土方、放线、山体、水系等重点项目施工的技术,对科学管理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重点应用关注的要素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为落实城市园林景观施工技术,建设城市园林景观的精品工程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景观生态林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现有城市绿化工程,运用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对城市景观生态林业的概念、功能、建设原则以及模式等作了分析和研讨,阐述了城市景观生态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校园精神传承最具代表性的物质载体。高校打造优美的校园文化景观,是践行和发扬“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厘清和分析当前高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景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立足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在“三全育人”理念下,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从建设管理、规划设计和实施落实等多方面出发,系统性开展对高校景观文化建设的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思路和策略,为指导和推广“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景观文化品牌建设和立德树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都加快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而园艺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化城市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在当前城市中大量的园艺景观得以应用,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满足了人们对环境需求不断增长的需求。但在园艺景观建成后,其维护和养护工作则是其景观效果能否有效的发挥的重要保障,所以需要加强园艺景观的维护和养护工作。文中从园艺景观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园艺景观维护和养护的要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19)
本文通过对校园景观建设现状梳理和分析,结合高校发展趋势,明确了高校校园景观的作用和意义,提出现代高校校园景观建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及其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上海市河道景观建设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当、制度缺乏、河流生态恢复欠佳、水污染、河道文化建设内涵不足等问题,而城市河道作为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应该成为城市中理想的生态走廊,最高质量的城市绿线以及最具亲和力的绿色休闲场所。要做好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工作必须克服以上问题,本文将对于当前河道景观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几个建议,拟对城市河道建设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三维景观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和虚拟仿真的有效表现形式,它的应用涉及到各行各业。水库是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三维景观图的制作是数字水库地理信息建设的一部分。Virtuozo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摄影系统,简述数字水库的三维景观可视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作为立足点,展开了工程施工建设的深层次研讨,分析了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土方工程、放线工程等重点环节,提供了技术强化城市园林景观施工重点问题的措施和策略,希望为高效率、高质量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打造精品城市基础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景观空间变得更加多样化.本文主要阐述现代城市景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从城市整体景观现状出发,分析城市街道空间、广场景观空间、公共绿地空间的多样性,更好的营造现代城市景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别墅设计应引入景观设计学基本理论,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本文从景观总体格局、道路景观、节点景观、绿化景观四层面对别墅区环境景观建设与规划的设计要点及造景手法。  相似文献   

15.
人类开始反思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景观在城市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景观有利于美化城市,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然而,城市景观的毁坏也是当前极为严重的问题,城市景观保护已刻不容缓。阐述了城市景观保护相关状况,基于设计因素,探讨了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翁凌飞  白昊男  沈镭 《资源科学》2021,43(12):2451-2464
线性交通廊道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科学分析廊道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尺度效应,明确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从而构建线性交通廊道建设与生态保护均衡发展格局,对铁路所在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老(中国—老挝)铁路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铁路沿线整体和不同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揭示中老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尺度效应。研究表明:①中老铁路沿线区域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2020年铁路廊道土建工程完工后,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有所增加,部分减少的林地面积转化为耕地。②铁路建设导致沿线缓冲区整体景观格局的异质性增强,斑块连通程度减弱,斑块面积缩减,林地破碎度加剧。③整体景观和林地的斑块密度、分散指数均与铁路影响尺度呈倒“U”型关系,铁路对整体景观和林地的景观格局产生显著影响的拐点分别位于铁路两侧6 km和8 km附近。本文结果可用于评估铁路等线性交通廊道的建设对沿线景观带来的影响,对未来中国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家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同时,如何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景观格局保护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公路建设中景观环境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国内外景观评价研究的总结概述,可以清楚的知道公路景观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发展趋势,同时,看到我们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评价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广场的建设应该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与精神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将规划的重点放在人与景观的合理互动方面,人是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群体,景观不具备这种特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出人与景观的特性,并且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广场。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城市广场中如何进行景观的互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相似文献   

19.
在居住小区物质环境组成中,绿地环境逐渐变成小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元素,绿地景观建设要想满足小区居民需要,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精神需求、交往需求与生理需求,使居民心理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满足,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文就小区居民精神方面对于绿地景观建设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小区居民在交往、生理方面对绿地景观的需求,并针对小区居民实际需求进行小区绿地景观建设,以期改善小区居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丽英  王道龙  邱建军 《资源科学》2009,31(12):2144-2149
利用环渤海区域1985年、1995年和2000年3期TM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对该区域198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耕地是区域主导的景观类型,1985年、1995年和2000年耕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55.96%、53.70%和55.64%;林地、建设用地是区域优势景观类型,林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21.12%、22.13%和20.95%,建设用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10.48%、11.83%和11.70%;1985年~1995年、1995年~2000年两个时期,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与耕地景观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耕地与林地、建设用地景观类型之间的互动转换关系;两个时段土地利用景观斑块数、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多样性指数、聚集度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过程,分维数、蔓延度指数和分离度的变化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过程。1985年~2000年土地利用景观斑块数、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分离度和均匀度指数处于降低趋势,而斑块密度、边界密度、蔓延度和聚集度指数呈现出增大趋势,反映了该区域内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组分的复杂性降低,大斑块增多,各景观之间的不均匀性增大,不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