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谐不但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课堂的追求!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和谐的课堂,能促进孩子情感智慧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在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更应是和谐的。那么,就让我们以融洽的确良情感气氛为基础,以民主平等的交往方式为途径,引领学生跨出传统教学的"三味书屋",扑入民主、平等、和谐的"百草园"吧!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在英语教学上,必须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才可保证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因此英语和谐教学的建构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因此,和谐不仅是人们的追求,更是教育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语文活动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让教育向无痕状态发展,这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形式,更是我们追寻的一种教学境界。本文从无痕教育来构建和谐课堂进行了一些探索。目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无痕教育的方式、方法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5.
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让教育向无痕状态发展,这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形式,更是我们追寻的一种教学境界。本文从无痕教育来构建和谐课堂进行了一些探索。目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无痕教育的方式、方法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党所追求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落实到学校教育,就是要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生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着力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和谐的管理、教学关系,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曹兰芳 《考试周刊》2012,(64):187-188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腾飞,物质生活上人们追求“绿色、和谐、健康”,同时人们对“绿色、和谐、健康”的精神生活追求也加快了步伐。我们的教育对象在升级,因此对教育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是班级,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一定要与时俱进.有先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绿色、和谐、健康”的班级管理是我们班主任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8.
高伟  徐陈 《教育艺术》2010,(8):27-28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追求的目标。只有教育的和谐,才能构建社会最根本的和谐。因此,在现阶段,应该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9.
施莉 《青海教育》2008,(9):69-70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特征,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在全国上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大背景下,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和谐课堂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项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用心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追求一种看似无痕的教育境界呢?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产生美。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和谐发展也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教育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课堂,正是教育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在教育实践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科学、民主、创造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我们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精髓,追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和谐育人目标;从“教学做合一”探求教学新方法,构建和谐的教学模式;立足“生活即教育”,“爱满天下”着力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艺术教育中至关重要。这是艺术教学规律实践性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此,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追求。  相似文献   

13.
陈伟 《陕西教育》2007,(11):126-1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教学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教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根本目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又要充分运用和谐思维的思维方式,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在学生教育方面,我们也应当妥善处理学生们的知识学习和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教学是我们教育要追求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课堂,让我们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的阵地,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能够成长的重要地方。和谐产生美,和谐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追求。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营造和谐课堂呢?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和谐一直是我们课堂上的追求,运用与交流一直是我们的目的,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和谐更加成为教学中生命力的表现,我们要追求和谐,我们要创建和谐,我们更加要利用和谐。  相似文献   

16.
方庆青 《考试周刊》2007,(33):26-27
中职语文教育的不和谐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我们追求和谐的教学环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这个过程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审美的和谐和伦理的完善结合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教师应努力追求最佳效果的多种教法的和谐统一,这样才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而又协调一致的和谐美,使语文教学审美功能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 "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深切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追求.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走向和谐,让学生在和谐的语文学习之中获得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濡染,素养的积淀,心性的陶冶,这正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美追寻.  相似文献   

18.
王兰红 《考试周刊》2012,(63):53-53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促使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这就是理想中的和谐有效的课堂。它是一个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追求和谐,追求有效,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本色。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就在我们全力打造“和谐社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也需要和谐。学生,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角。和谐的校园,是培养他们语文素养的场所,在那儿,让他们学习能力得以发展,认识水平得以提高,和谐的课堂是滋生智慧的乐土。现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生涯,浅谈小学语文和谐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谐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课堂教学因关注细节而和谐,因追求和谐而精彩。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追求和谐教育之真,践行和谐教育之善,注重教师的教态、眼神、表情、手势和教位等五方面教学细节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才能成就和谐教育之美,提升课堂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