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2008,(11):15-27
武当内家拳法在武当道人修炼的基础上而产生,而且不断丰富和完善。元明清时期,随着武当道场的兴盛——顶峰——衰落,武当内家拳法门派拳种骤增,且由宫中流传到民间,并向全国散布。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挖整出29个门派,208种功法套路,呈蔚为大观之势。  相似文献   

2.
《武当》2014,(10):64-64
武当武术,亦即武当内家拳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全面展示、传承、推广中华武当内家拳法,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联合有关机构和社会团体,在中华内家拳祖庭、太极拳发源地武当山,共建一所规模适中、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武术文化博物馆——武当武术博物馆。目前,项目已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大侠随成     
张新德 《武当》2008,(5):39-40
离开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身为“武当百杰”、武当拳法竞技代表队总教练、陕西华夏太极推手道馆馆长的李随成先生深感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如何为弘扬中华武当武术,提高武当内家拳法的竞技水平和知名度,使武当内家拳法走向世界,走进奥运,一直是李随成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太极拳发源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张三丰不是太极拳发源的代表人物,武当内家拳的形成年代不在宋元明时期,而是在清代初年;太极拳拳路传承和拳法要领与武当内家拳有明显区别,不是武当内家拳大屋顶下产生的拳种.  相似文献   

5.
《武当》2012,(1):2
为了调动各方资源服务广大读者,为武当武友寻找明师学真技,进而促进武当内家拳法及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光大,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决定举办武当武术大讲坛。大讲坛将分批次邀请武当内家拳法、道家内丹养生、武当中医药及周易预测等方面的专家开坛授课。讲坛形式以讲座、训练辅导与研讨、考察实践相结合,学员可以专修、兼修或旁听,也可以根据学员不同功底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力争运用最佳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取  相似文献   

6.
《武当》2007,(6)
为了进一步弘扬武当内家拳法,探索中华传统武术传承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华武术做为特殊项目进入奥运会,经研究决定,拟于2007年10月18—21日在武当山召开2007武当内家拳法发展战略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时间和地点  相似文献   

7.
景华  乔汉 《武当》2013,(9):4-6
一这是一本杂志与一种伟大文化复兴的故事。在中华核心版图上,一座千年圣山伫立在古老的汉水河畔,她脚踏史册中的楚蜀秦交汇点,与神秘的神农架云雾相绕,峰峦翠连。她就是巍巍武当山!武当山不仅有天造地设的伟岸身躯和大气磅礴的皇室家庙,更在于蕴育和深藏着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及光芒灿烂的武当内家拳法。天地相通,人神互接,武当道山是当之无愧的枢纽和关节。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这就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伴随着中国的历史长河,道教已经走过了几千年。它承袭了中国的原始宗教思想、黄老思想、道家哲学以及神仙思想,也融合了谶纬之术和阴阳五行学说。武当内家拳法深深扎根于雄伟的武当山和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沃土。武当内家拳法以武演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她是中华内家拳法代表,以太极拳为核心,包含形意拳、八卦掌等等。武当内家拳法具有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武当》2007,(6):7-7
为了进一步弘扬武当内家拳法,探索中华传统武术传承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华武术做为特殊项目进入奥运会,经研究决定,拟于2007年10月18—21日在武当山召开2007武当内家拳法发展战略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武当》2016,(4):2
主办:湖北省武术协会、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政府承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协办:世界太极网活动内容:(一)开幕式。(二)比赛:武当内家拳法及传统武术各门派交流比赛;武当太极推手王争霸赛;健身气功比赛。(三)表演互动:万人演武秀健康;武林名家、英杰绝技表演;圣地良缘·名家拳友互动。(四)论坛:第二届中华武当内家拳高峰论坛。(五)表彰:当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15,(4):74
各武术传人、武术爱好者:为了丰富第四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内容,着力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特别是武当内家拳法的蓬勃发展,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有关事项敬告如下:一、征文范围及内容(一)传统武术,特别是内家拳法挖掘整理功法套路(二)传统武术史,特别是太极拳源流探讨性论文  相似文献   

11.
《武当》2008,(11):8-9
中华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武术又称武当内家拳法,它产生于武当道门,以老庄哲学为理论基础,具有注重内炼修为,以武演道,以柔克刚等特点。武当武术的主体内容就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称此三大拳种为武当内家拳派三大支柱。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是内家拳派的总代表。  相似文献   

12.
《武当》2014,(2):I0002-I0002
新年伊始,由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主办的第五期武当内家拳名家讲坛,赵幼斌、赵亮班于1月1日-5日在中共深圳市市委党校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3.
《武当》2007,(3):1-1
为了进一步弘扬武当内家拳法,探索中华传统武术传承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华武术做为特殊项目进入奥运会,经研究决定,拟于2007年10月18—22日在武当山召开“2007年武当内家拳发展战略论坛暨第六届武当拳功理法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武当》2011,(1):2
刘铁成,东北吉林人,道号"广清",武当太乙铁松别派第十四代传人,传统内家武学与修真灵性文化的传承者。曾任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大连市武  相似文献   

15.
张春青  罗长义 《武当》2011,(12):32-34
中华武术繁花似锦,内家拳法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导引吐纳术的演练,以活动筋骨强健体魄。唐朝时有许宣平、李道子传练37式先天拳;元明之际武当道士张三峰创编了太极推功13式,又称武当内家拳,拳勇之技始有"武当"、"少林"、"内家"、"外家"之说。  相似文献   

16.
武宣 《武当》2013,(8):2
三十而立,今年是《武当》杂志创刊三十周年,回顾这不平凡的三十周年,《武当》杂志克难进取,不断奋进,取得了一定成绩,自身也得到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她它与武当武术文化的伟大复兴命运与共,她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一武当内家拳法的继承弘扬,为人类强身健体运动的发展作了应有的贡献,其善莫大焉,其功归于这个时代,归功于酷爱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坚守内家拳法、坚持真理的德  相似文献   

17.
武宣 《武当》2013,(9):10-32
传统武当内家拳法,作为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然经千年封建王朝的更迭,武当道场的兴衰变迁,也让武当拳的传承传播由盛转衰,由显归隐,渐至散失。三十年来,《武当》杂志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为己任,深入全国各地搜寻武当武术传人、功法,归并整理,总计挖整出二十八个门派,三百余套功法,这些功法套路源流明析,代有传人,且有史证记载,真实构成了武当内家拳法的基本体系、形态。今在《武当》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将武当武术二十八个门派、三百余套功法集录于此,作为三十年挖整工作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杨春  沈智 《武当》2005,(5):31-32
张三丰为宋明间的道士,字君实,号玄玄子,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据载,张三丰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精通少林和武当拳法,精研文武二道。其后,他的武技流传达数百年,至今方兴未艾,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有关张三丰的种种神迹流传甚广。据《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张松溪传》和清朝黄百家《内家拳》等,称其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是内家拳的奠基人, 有"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劂明以单  相似文献   

19.
武宣 《武当》2014,(5):8-8
各武术传人、武术爱好者: 为了丰富第三届武当演武大会内容,着力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特别是武当内家拳法的蓬勃发展,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03,(5):13-13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的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