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帝批准总理衙门奏折,在全国正式开办大清邮政。1898年1月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大清邮政开办国内邮政汇兑业务,从此拉开了邮政办理金融业务的帷幕,亦成为邮政储蓄的百年开端。  相似文献   

2.
国家邮政开办时颁布的《大清邮政奏准开办总章》说:“……通商口岸往来外国寄递一凡邮政局将信件寄送联约各国者一切条规自应入会后俱照万国联约(指万国邮政联盟——笔者注)条约办理……”。大清邮政刚成立,尚未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也未与他国签订通邮联约,因此,尽管海关邮政早在1866年就已收寄往外国私人信件,但大清邮政上海至国外的邮路尚未开通。  相似文献   

3.
刘经岚 《上海集邮》2005,(10):43-46
挂号邮件属于给据邮件业务,中国正式开办此项业务始于1897年清代邮政,延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4.
余颖 《集邮博览》2012,(3):22-23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大清邮政开办。宣统二年(1910年),冯农等十几位大清留学生,受清政府邮传部尚书徐世昌的选派,踏上欧洲的土地。赴奥地利学习考察邮政业务.其中包括邮政储金业务。如果从这时算起至2012年。我国邮政储蓄则经历了一个世纪多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5.
1987年11月10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分零寄型和大宗型二种。根据《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规定:“按大宗收寄的快件,也应按件称量计费,粘贴‘大宗邮政快件标签’(标签按节目填写),并应在邮件的正面加盖收寄日戳。”多数邮局按此处理(见图,广州寄嘉兴快件首日封)。1988年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也如此规定。 当时,邮政快件的收寄与贴邮票的挂号邮件、大宗挂号邮件  相似文献   

6.
快件的产生中国清代邮政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于1905年11月4日开办了国内快递信函业务,属于给据邮件,称之为挂号快信,简称快信。它先后经历了中华邮政、新中国邮政,至1953年1月1日才取消了这项业务。20世纪80年代,信息的  相似文献   

7.
刘阳春 《集邮博览》2001,(12):18-18
在邮政信函寄递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改寄、退回信件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国家邮政管理部门为了规范改退信函业务,专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邮1407”“改退批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印制了各式各样的“改退批条”。仅笔所收集的改退信件中,就有一些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8.
“有声信函”并非电信业务,而是用户将录音磁带装在信封里,按挂号信函交寄的一项邮政业务。一件有声信函可以交寄一盘磁带和一封不超过20克的书信。  相似文献   

9.
邮迷外传     
黄祥辉编著的《基础集邮学》(下称《基础》)“挂号回执”一小节中,提到“目前我国及某些国家邮政部门,印制回音卡(邮资明信片)用作挂号回执,使用很方便”。 仅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回音卡从来没有真正用作挂号回执。《基础》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1896年大清邮政官局成立,邮政由国家主办。嗣后邮寄信件,盖销邮票,启用两种普通邮戳:八卦邮戳和英汉大邮戳。 八卦邮戳的启用,并非单纯孤立,偶然随意,而是有其中华特色和统一构思。 八卦邮戳渊源于古代哲学思想。《书序》:“古者  相似文献   

11.
正读《集邮博览》2012年第4期,看到山东戈世鼎先生的文章《国内挂号函件收据上的宣传语》,引起了我的共鸣。本人收集有一些民国时期中华邮政快递邮件收据,上面也有一些宣传当时邮政业务的宣传语,语句简洁明了,很好地向邮政用户广而告之邮政业务。图1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兰州市使用的快递邮件收据,销兰州中英文日戳;图2为绥远陕坝地区民国三十四年快递挂号函件执据收据,这两枚收据上面的宣传语为"利用邮局代  相似文献   

12.
由海关总税务司办国家邮政,在世界邮政历史上是罕见的。英国人赫德(Robert Hart 1835-1911)于1863年起任大清海关总署总税务司,1896年兴办大清邮政。  相似文献   

13.
刘堂伟 《集邮博览》2012,(12):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政部门在发行全国通用邮票之前,邮政业务售用的是原解放区邮政发行的邮票,并沿用各解放区邮政日戳、中华邮政日戳和伪满邮政日戳来处理邮政业务。为迅速开展邮政业务,中国人民邮政还沿用中华邮政的各种邮政单式,其中,最为常  相似文献   

14.
在邮政业务中,除普通信函外,挂号信函、汇款、特快专递、包裹等给据业务办理后都留有大量单据或存根。这些单据除供结算外,根据相关规定要保存一定的时间,以供查询。所以在邮局内有一个专管这些单据的档案室(科)或查询档案室(科),同时负责业务查询,使用专门的业务日戳,但各地用戳的名称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集邮博览》2015年7月号刊登的《包裹单上的各类邮政业务日戳》一文,举例介绍了实寄包裹单上加盖的各类邮政业务日戳,计有包裹日戳、营业日戳、分拣日戳、封发日戳、筒取日戳、转运日戳、投递日戳、平信日戳、挂号日戳、印刷品日戳、快件日戳、汇兑(储蓄)日戳、报刊(发行)日戳、电信日戳共14类,拜读后受益匪浅,深感包裹单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集邮课题。除了上述14类,笔者所收藏的包裹单中,还盖有另外两类邮政业务日戳,现补充  相似文献   

16.
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据上加盖的,表示收寄、投递时间的印记。邮政日戳记载了邮政业务在办理、交接、运输和投递邮路中的过程。"平原"邮政日戳由于使用时间短,样式特殊而受到集邮爱好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吴江  余颖 《集邮博览》2013,(7):18-20
在北京邮政文史中心档案馆,保留着一些极其珍贵的大清邮政、中华邮政时期邮政局所的老照片。这些局所历尽百年沧桑,向我们展现着北京邮政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北京邮政储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曹尚勇 《上海集邮》2004,(11):45-45
贵州省地处内陆山区,经济相对落后。1987年全国各地征收邮政附加费以来,位于黔川湘三省交界处的沿河县率先开征地方性邮政附加费;1993年起,贵州省有10余个县开征了地方性邮政附加费。 机要通信是邮政业务之一,为各级党政机关寄递机要信件。第一期征收附加费期间,沿河县曾专门印制机要信件附加费专用凭证两种,十分罕见,由于机  相似文献   

19.
姜运南 《集邮博览》2008,(10):44-45
特种挂号信函业务于1960年10月1日开办,到1999年3月1日停办,经历了近40年的时间。特挂业务于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开办,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改革开放的发展,物资供应完全敞开,已没有再使用特挂业务交寄各种票证的必要,因此,便停办了这一具有代表一个时代特征的邮政业务.  相似文献   

20.
1897年大清邮政成立时,上海邮政总局设在江海关后院,1907年8月,迁至北京路四川路口。随着邮政业务量增加,在北京路的总局房屋不敷使用,遂购地拟建造新办公大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