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在《创造宣言》一文中,陶行知指出,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数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历来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辉。当前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更加彰显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前瞻性和永久生命力。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之一.陶行知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他的"创新教育"理论,他指出:相信儿童具有创造力,并努力发挥,加强培养儿童创造力是我们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培养创造型人才与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的内容,是一系列富有时效的创造性的活动,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条件是解放并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为"创造而教"已成为世界教育的一大潮流。在大力提倡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思想中提出了六大解放,作为肩负祖国下一代培养重任的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起,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学校成立的"行知少年科学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教育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其创造性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阐述了教育需要创新,并从"让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发学生创新潜能"、"让学生参加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介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以他的远见卓识睿智地指出教育的宗旨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他的思想永远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他的一系列关于创造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开展创新教育,革除应试教育痼疾,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创造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陶行知是世界创造教育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学习、研究、实践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对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失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数十年创造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深入了解和正确解释陶行知肯定儿童创造潜能的普遍性与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儿童“六大解放”和满足“三个需要”等创造教育思想的脑科学原理,对今天开发儿童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学习实践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培养和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我校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引,通过强化教师内涵、提升教师实力、拓展发展空间、激发教师智慧等创新研究途径,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0.
师范教育的改革要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从突破传统观念、优化课程结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创造性人格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师能.  相似文献   

11.
创造教育是塑造新世纪适应知识经济性人才的必由之路,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启动应试教育向素教育转变的有效杠杆,创造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手脑双挥”;创造教育内容的核心是开设创造性活动,创造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关键是创造性教学;创造教育环境是和谐、宽松、民主。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新形势下,教育被赋予了崭新的使命。这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本文从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探讨了如何在语文课中用多元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毛娟 《班主任》2000,(2):8-9
创造教育是依据创造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30年代就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要创造性地学。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我国从事创造教育研究的专家周忠昌指出,创造个性有六个特点:勇敢、甘愿冒险、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正成为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极力倡导创造教育。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的就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才。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6.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响亮地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并付诸于实践,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所谓创造教育,就是根据创造学的有关原理,运用一套科学的艺术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育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教师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民主而科学的社会。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是彻…  相似文献   

17.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创造教育必须依靠富于创造性的教育者,特别是教师和校长的创造性劳动。陶行知高度评价创造性教师和校长的作用,称之为社会的改造者和创造者、“活的学校”的灵魂和创造性学生的培养者。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创造性不仅表现在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上,还应表现在以健全人格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素质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前提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与此相配套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本根据新形势下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研究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和教育民主的思想,分析了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特点、目标、方法、途径等方面的见解和建树,以及陶行知关于教育民主的思想精髓,阐明了陶行知关于“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创设教育民主化的和谐氛围,才可能真正实施创新教育。本强调指出了研究陶行知这些重要教育思想对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重要指示,推动教改、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