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耀生 《海南教育》2008,(10):65-65
人们常把字典说成“哑巴老师”。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字典的特点和作用。但平时人们对“哑巴老师”却不屑一顾,以为阅读中不跟“哑巴老师叶丁交道也照样阅读,即使碰到一大堆难字也可以一“眺”了之。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多,那些不懂读的字就慢慢增多,阅读者对阅读就渐渐产生厌倦心理了。因此,我以为要重视“哑巴老师”,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理由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在二年级时,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去查字典,查找不明白意思和不知道读音的字,感觉字典是字的海洋,可神奇啦!可是逐渐地,我们有许多同学却把字典这个最好的学习助手打入冷宫置之不理,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如果是跟字典有关的作业也不愿意去查,有依赖思想,等老师的答案.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对于一些小的知识点,为了所谓的“节省时间”就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锻炼.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高年级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字典不见了.她曾在这本字典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一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学生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老师来到教室对大家说.前几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回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都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最后一页写了个“壁”字,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高年级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字典不见了,她曾在这本字典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一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学生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老师来到教室对大家说,前几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都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最后一页写了个“璧”字,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当时,老师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则满脸通红。随后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是家境…  相似文献   

5.
一、每人准备一本字典或词典 俗话说:“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如果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字典随时带在身边,那么就等于身边多了一位老师。这位不说话的老师随时教你拼音、识义、辨别字形。可惜的是关于这字典被许多学生所忽视。 说到字典,我想起阿城小说《孩子王》里关于字典的描写。因为那时是“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学校又是偏远地区,所以老师没有课本,只好天天教学生学字典,一天十来个字。等到了初三毕业时,老师为学生编了一则顺口溜: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的原因,从小我就对“老师”二字有着自己的理解。在我的字典里,老师就是书房里那密密麻麻的书本,就是晚上在台灯下一杯茶、一支笔的背影,就是白行车上奔走于学校和家之间的忙碌。初中时学韩愈的《师说》,知道了对“老师”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南京一家报纸报道,一名小学生用“嘉”字组成“美味嘉肴”,被老师判了错。按照一般的用法,形容美食,应当用“美味佳肴”,而不应当用“美味嘉肴”。学生不服,搬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增订出版的《新编小学生字典》给老师看。这本字典对“嘉”字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里,字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字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不是一个词。由于字和词的区别,于是也就有字典和词典的区别。然而中国古代讲形、音、义的辞书,其中不少既解释单字、也解释复词,实际上“字”与“词”的概念没有确分。直到清代《康熙字典》始采用“字典”之名,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词典”这一名词,“字典”和“词典”才相对地有了界限。我国现代的字典,有时也兼收语词;词典一般也以单字的词头,“字”、“词”之间,仍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是各自的  相似文献   

9.
“新改的”     
王老师范读课文,把谬论的谬字读作“niù”。一个小学生举手发言;“您那个谬字可能念错了,昨天我予习时,我爸爸告诉我念‘miù’。”“你是听我的,还是听你爸爸的?”老师有点生气了。“……”孩子哑口无言了。这时,另一个小学生举起了翻开的字典说:“老师,字典上的注音是miù!”老师拿过字典看了一看,然后慢条斯理地说:“反正我过去学的时候还念  相似文献   

10.
学习语文离不开工具书,有关查考汉语字词方面的工具书,种类繁多,据统计已达80余种。这一方面给广大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另一方面读者面对众多的工具书,也会感到无所适从,以致选用不当,在不到查疑解难的目的,这里就如何选择和使用汉语字词工具书作些介绍,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汉语字词工具书包括字典与词典。我国古代无字典,词典之分,一般统称字书,因为在古代“字”基本上也就是词;就近代现代而言,“字”不一定等于“词”,“词”也不一定等于一个字,因而就有了字典、  相似文献   

11.
工具书就是搜集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读者解难释疑时查考的一种图书.它是人们学习、工作、科研人员查阅资料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必不可少的工具.工具书数量宏富,种类繁多.本文仅就读书治学经常接触到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特别是中文工具书,按其功用特点分八类来谈.一、字典、词典.字典是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词典是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用法的工具书.字典和词典是人们看书学习,阅读古籍,研究语言文字学等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喻之为识字的“不语先生”,学习的“良师益友”,读书的“案头顾问”,治学的“得力助手”.常用的字典有《新华字典》、《同音字典》,词典有《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新华词典》.查检普通综合性词汇的词典有《辞源》、《辞海》等.与《辞海》性质相近的还有两部规模更为宏大的综合性辞书,一部是《汉语大字典》、另一部是《汉语大词典》.解决古代汉语字、词上的问题除利用一些综合性的字典、  相似文献   

12.
一、字典杨太宁①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放学回家,一进门就给妻子下了一道“圣旨”:“老师要每个学生都买一本字典。”“二年级时不是买过了?”“老师说了,要买1998年新出版的。”望着孩子坚定不移执行老师指示精神的神情和妻子微笑中那种“唯命是从”的模样,我不禁感慨万千,想起三十多年前的一件有关字典的往事。  相似文献   

13.
耳闻有一位小学教师,在教学生读笔顺的时候,将“捺”误读为“nai”音。一位小学生向他纠正:“念na,不念nai。”这位教师却冷冷地说:“这个字是多音字,就念nai。”学生不服气地翻开字典与他争辩,这位教师急了,把眼一瞪说:“老师再不行,也比你强。怎么你这么爱犟嘴!”  相似文献   

14.
<正>教语文的黄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宣布:“咱们来玩一个写字游戏吧。”一听玩游戏,大家立马来了精神。黄老师说:“先请三名同学在黑板上各写一个囚犯的‘囚’字。”本以为黄老师要考大家很难写的字,没想到这么简单,大家踊跃举手。当幸运的我在黑板上写下“囚”字后,黄老师对我说:“请你到教室外面去。”我一头雾水,但还是照做了。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教科书与字典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和助手,教科书中的字应与字典中的字相吻合,才便于向学生解释和说明。然而,小学语文教材五年制第十册《一夜的工作》中“矇眬”一词,字典中就没有。在字典中,只有“月”旁的“朦胧”和“日”旁的“矇眬”。根据课文中的意思,应该是“月”旁这个“朦胧”了。在同一册的《鲁班学艺》中,有“琢磨”一词的“琢”是多音字,在字典中也只有 zhuó这个读音而没有 zuó的读音,不属多音字。像此类问题,怎么向学生  相似文献   

16.
许多有志于用海南方言创作文学艺术作品之士,一下笔就往往遇到“有音无字”这只“拦路虎”。《〈海南音字典〉增补刍议》正是为了减少这一文字欠缺而作的尝试。《〈海南音字典〉增补刍议》内容有两部分:一是《海南音字典》所无的字(58字);二是《海南音字典》有此字无此音义的字(39字)。增补共九十七个单字。  相似文献   

17.
日上三竿。王老师汗涔涔地从家里赶来学校,上课铃就响了。他只好苍促应战。解释词语时,学生阿宝指着书本问:“这个‘但是’怎么解释?”王老师听了一楞,连忙翻教案,教案没拿来;匆匆找字典,一时找不到;只好支吾其词:“但是,就是这么一转。对,转弯的意思。”还把“转弯”两字说得重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节新课程实验的示范公开课,整节课教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学。”读课文,你愿意以什么样的方式读就以什么方式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不出声默读。遇到生字,你愿意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字就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字,可以查字典,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和同学商量。回答问题,你高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书柜里,有一本十分不引人注目的书——字典,它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武打场面,也没有神奇可爱的卡通人物,但没有字典,我们就无法很好地阅读其他的书籍。因为它的内容太丰富太精彩了。记得我6岁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件珍贵的礼物——字典,可当时我并非很高兴,反而怪妈妈真不懂女儿的心,送那么抠门的东西。妈妈见了,就告诉我:“你别小看它,它可是你今后成长的好助手,也是你看书学故事的好老师哟!来,让妈妈教你怎样使用字典吧。”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查字典。就从那时起,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字典的帮助下,我读完了整整一本…  相似文献   

20.
毕颖丽 《辅导员》2012,(18):42-43
独立阅读能力,就是学生自己看书读报的能力。获得这种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进行自学,勤于向"不会说话的先生——字典"请教。查字典好处多,人们常称字典是知识的源泉,也称它是无声的老师。不少同学刚学会查字典,拿着字典爱不释手,过一阵子,就把它束之高阁,这样很不好。学会了查法,就要利用字典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