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兼史学家司马光对晋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领域的颂赞。结合近年来在山西曲沃连续出土的晋国青铜剑来看,显而易见可以洞察出当时晋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其青铜剑铸造技术之高,带钩花纹之精,正好是晋国先进的政治,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诸因素汇聚凝成的结晶。人们平常所称道的“晋国天下莫强焉”,正是晋国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在  相似文献   

2.
晋国申生受骊姬之谗,死于非罪。或谓申生得杀身成仁之道.是以晋人谥为“恭世子”。白居易文中认为申生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义;谥之为“恭世子”,更是名不副实。从而在理论上恢复了申生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足下”是古代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称燕惠王为“足下”,这是下称上。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称任少卿为“足下”,这是朋友相称。现代汉语“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多用于书信。为什么朋友之间以“足下”相称呢?这个敬词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春秋时晋国诸公子争夺王位,自相残杀。公子重耳带着心腹门客逃亡在外,19年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为了报答流亡期间的有功人员,决定论功行赏。介子推是有功之臣,却不愿接受封赏,逃到山中隐居。文公…  相似文献   

4.
“足下”是古代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称燕惠王为“足下”,这是下称上。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称任少卿为“足下”,这是朋友相称。现代汉语“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多用于书信。为什么朋友之间以“足下”相称呢?这个敬词源于古代一个故事。春秋时晋国诸公子争夺王位,白相残杀。公子重耳带着心腹门客逃亡在外,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为了报答流亡期间的有功人员,决定论功行赏。介子推是有功之臣,却不愿接受封赏,逃到山中隐居。文公…  相似文献   

5.
赵氏自叔带去周事晋,至赵籍被封为诸侯,凡此近四百年的晋国赵氏,吾称之赵室,以别于赵国赵宗室。赵室在晋国的发展中堪称有功之卿,赵夙是晋献公的战将,赵衰更以相材,佐文公,建霸业,赵盾执国政,佐襄灵成三公,使晋国的霸业继而不衰,虽然晋景公十七年,赵室三卿被杀,赵氏惨遭灭族之祸,然赵氏复起之后,再执国政,连远居南方的吴国使者都直语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赵鞅当政之后又铸刑鼎,强六卿,赏军功,两次渡过了晋阳被围的险情,反灭  相似文献   

6.
近代爱国主义之对象已不是以村社共同体为基础的家国同构、君国交织的传统意义上的“祖国”,而是主权国家、多民族国家、人民民主国家和文化之国的有机统一体。其中,人民之国是根本,多民族国家是保证,文化之国是灵魂,主权国家是功用。  相似文献   

7.
问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中的“以” ,是什么词?答 :连词。“晋侯、秦伯……贰于楚也”是因果复句 ,“晋侯、秦伯围郑”是果 ,“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是因。“以”处于中间 ,起着连接两个分句的作用 ,可译为“因为”。问 :“贰”课文注为“从属二主” ,您的看法如何?答 :这样的注释不太准确 ,会使人以为当时郑国是晋国和楚国的附属国 ,但这不符合史实。这里的“贰于楚”应注为“郑对晋有二心 ,而对楚亲近”较好。问 :本文谈到秦国和晋国的军队 ,为什么都用“师”而不用“军”?答 :在先秦 ,出征在外的军队一…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如果什么也不懂,常常被斥之为“一问三不知”。那么,这“三不知”究竟指的是哪“三”个“不知”呢?《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记载: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荀文子以为对敌情不甚清楚,不可轻举妄动。他说:“君子之谋也,如衷(即“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  相似文献   

9.
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晋国被韩、赵、魏所瓜分,主要是因为,伴随着晋国强盛过程中实行“国无公族”制度,异姓、异氏获得了发展壮大和自身强化的社会条件;当异姓,异氏采邑领地极度扩张并各自建立了以采邑封建经济为基础的独立王国后,就形成了分裂晋国的社会基础;最后,由于异姓、异氏的分化和相互兼并导致了晋国的分裂。  相似文献   

10.
晋国从一个弹丸之国发展到春秋时的五霸主国之一。后又三晋分家,前后经历了八百多年,蕴藏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本文从晋国的起源、音乐文化的特点、欣欣向荣的音乐局面和音乐文化的流通与传播几方面介绍晋国的音乐文化。同时还对黄翔鹏先生提出的秦晋音乐有相似特点一问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告诉     
某日听某年轻老师的课——《牧场之国》。 课始,教师让学生质疑。某孩子问道:“老师,牧场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教师欣然作答“我告诉你吧!牧场之国是——荷兰。”“哦。”该生满意而坐。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美丽中国”? 在中国这个“诗人之国”里,对祖国、家园的赞美,自古以来就是以诗句来描绘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田园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边塞之美;“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是城镇之美……  相似文献   

13.
重欲必亡     
【原文】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  相似文献   

14.
老子激于衰乱之世而创学说,主张“为无为”,任民自然,蕴含了至仁之情:对内,使民皆返质朴,对于那些诡异乱群者,则主张镇之以无为之法,导之以自然之术,使之归于正流;对外,本着慈,倡不争之战,后发而制人,使用兵逞强.之国归于“道”。这样,便能达到“以道莅天下”的境界。入世之心昭然。  相似文献   

15.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諫曰:“號,虞之表也。號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啓,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共虞、號之謂也”宫之奇力劝虞公拒绝晋国假道伐虢的要求,理由是“虢亡,虞必从之”。这句話很重要,是全篇立論的基础。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 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號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親以寵偪?猶尚害之,况以國乎?”  相似文献   

16.
此文提供了用课文写高考作文的经验:①变换表述主体,变烛之武为晋文公。②变换内容重点,变“退秦师”为“撤晋兵”。③变直陈为转述,将实写变为虚写。但是,为了紧扣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开篇应写郑国国君惊呼“晋国撤兵啦”,且以此作为文章标题。  相似文献   

17.
《陈辅之诗话》15.道味竹鸡呼我出华胥。(第294—295页) 按:应作“华胥”,即“华胥氏之国”省语。《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因以“华胥”指代梦境。《潘子真诗话》10. 魏道辅诗  相似文献   

18.
东、南、西、北是方位词.这四个字又有一些特定的词义.论其掌故,颇为有趣. 东,现代称主人叫“东家”.某某人请客吃饭,则称“我来做东”或“我来会东”.这种说法追本溯源,是“东道主”一词.“东道主”最早出现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国被晋国军队和秦国军队所包围,情况危急.郑国派烛之武去面见秦国国君,陈述郑国被夹击,消灭之后,只会对晋国有利(因郑国与晋国毗邻),对秦国反而有害.劝说秦国留下郑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让郑国作为东道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一旦资粮缺乏,郑国就能及时供给——秦国国君顿时省悟,遂听从了烛之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荷兰风车     
有一种风景,竖立在地平线上,远远望去,仿佛童话世界一般,那就是风车,荷兰的风车。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编排了课文《牧场之国》。课文后的“资料袋”中写道:“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的确,荷兰不仅仅是花卉之国、牧场之国、运河之国,更常常被人们称为“风车之国”——“蓝天白云之下,茫茫绿野之间,一架架风车在慢慢地转,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相似文献   

20.
“眉语”一词最早见于李白《上元夫人》一诗中,原文为:“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人们常说“眉目传情”,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用眉毛舒展或收敛等动作来代替语言,以此表情达意。眉语与手语、头语、眼语、脸语等,都属于人的体态语,这些都是无声而有形的语言。《列子》中有一名为《说符》的篇目,载有一个“察眉”的典故:“晋国苦盗。有郗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意思是说,晋国人深受偷窃者之苦,有个叫郗雍的人,能观察偷窃者的面容,根据偷窃者眉睫之间的变化,而知道他心中的实情。后来人们把察看人的面貌便知道其实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