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部分初入学的儿童都能数物体的个数,会数会写20以内的数,不少儿童还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否说明对一年级学生教学10以内的认识就显得多余了呢,根据我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十多年的经验,认为持此看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第一学段“数与运算”主题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该内容是学生发展运算能力、形成和发展推理意识的基础,是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教师如何凸显100以内进位加法运算的一致性,帮助学生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呢?笔者从计算方法、运算规律、数学思维出发,建构了如下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3.
学生数学能力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翻开苏教版一年级的数学教材,有经验的教师一览教材目录,就会很清楚的发现,新教材即使在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但始终以计算作为教学的重点,如第一册教材中有“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加法”,第二册教材中有“20以内数的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住数加、减两位数”……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启蒙教学,是10以内数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儿童的数数能力呢?首先,要摸清儿童已具备的数数知识.初入学的儿童,一般都初步具备数10以内的数的知识,甚至还会数20以内乃至100以内的数.这是由于学龄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解读1.教材内容“生活中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数铅笔、数豆子、动物餐厅、小小养殖场等四个小节构成。通过数铅笔的教学,帮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通过数豆子的情境,教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通过动物餐厅的情境,教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小小养殖场的情境,教学100以内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教材地位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已经积累了一些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初小课本算术第一册的内容,包括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尺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不超十的加法,20以内不超十的减法和总复习八部分。这册课本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学会:(1)10以内数的数法、读法、写法和20以内数的数法、读法、写法。(2)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的不超十的加法和减法,并会用这种计算方法解答求和、求剩余的简单应用题。另外还应该在学生学习算术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解答应用题,向他们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马娟 《山东教育》2010,(7):75-7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1-20各数的认识”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必须让每个学生切实学好这部份知识,掌握计算方法,理清计算思路,为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铺垫。要学好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必须先让学生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特别是10的组成,应要求学生能脱口说出1和9,2和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总复习“20以内的数”。教学目的: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20以内数的读写,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序,会正确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弄清基数和序数的含义。②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教具:1~20数字卡片、计数器、小黑板。学具:1~20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读数、写数  相似文献   

10.
10个十是一百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掌握计数单位“十”,认识计算单位“百”;二、能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能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三、初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过程可按以下顺序进行。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听琴声、击拍,集体数数,从1~20,再从20~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与编排结构 本册加减计算教学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分成六小段,分别是:5以内的加减,有关0的加减,有关6、7的加减,有关8、9的加减,10的加减,加、减两步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则按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三段安排。在10以内的加减法编排上,人教版教材有别于苏教版,人教版仍然将10以内的认数与计算穿插编排,数的认识与加减教学同步进行,而苏教版则把1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教学分开安排,先学习认数、写数和大小比较,再利用“分”与“合”的思想探索加与减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与编排结构本册加减计算教学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分成六小段,分别是:5以内的加减,有关0的加减,有关6、7的加减,有关8、9的加减,10的加减,加、减两步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则按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三段安排.在10以内的加减法编排上,人教版教材有别于苏教版,人教版仍然将10以内的认数与计算穿插编排,数的认识与加减教学同步进行,而苏教版则把1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教学分开安排,先学习认数、写数和大小比较,再利用“分”与“合”的思想探索加与减的含义、计算方法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两种思路各有所长.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编排上二者基本一致,都是将数的认识与计算分开来教学.值得注意的是,20以内退位减法都安排在下册教材里.二、编写意图与教材特点1.重视加减法含义的教学(1)例题从现实情境引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苏教版教材加法的第一道例题就向学生提供了一幅情境图: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依据这幅情境图,学生不难得出有5人浇花,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把3和2合起来,列出算式就是3 2=5.在此基础上,学生...  相似文献   

13.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简析(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尹锐理解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及万以内数的读写的重要基础。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要求学生不仅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还要对数的概念有比...  相似文献   

14.
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迁移规律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利用100以内数概念的影响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例如,教学“20 10= ”时,可以进行这样的改造: 20是几个十(2个十),10是几个十(1个十)? 2个十和1个十合起来是几个十?用小棒(一捆一捆的小棒)摆摆看。 2个十和1个十合起来是多少?(3个十) 那么“20 10=?” 这样利用数的组成的影响去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新知识学习,纳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使学生有“新知识不新”的感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把“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里来。 例如教学“34 2= ”时,可以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新编六年制小学教学课本一册第三单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它是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教学多位数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那末,这一单元应该怎样进行其计算方法的教学呢? 一、基本法则——面向全体“凑十法”是教材采用的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法则。这种方法思路清晰,便于运用直观教具,符合儿童思维特点,我们应要求全体学生掌握这一法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2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与分类,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数学实践活动。其中2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本册的教学重点。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将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形成数概念,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重视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本册教材根据当前入学儿童已有的基础知识,先集中认识1—5各数,然后认识0;6—10的…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读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学习100以内计算的基础,同时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这一单元知识可分为三段,重点是搞清数位和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方法,为系统学习100以内数的四则计算打下基础。下面就每段的教学内容简要地作些说明。 1.百以内数的数法。例1——例3教学100以内数的数法,借助实物,开始先一个一个地数到100,然后是一十、一十地数到100,引出计数单位“十”和“百”,强调“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十进制的计数法,即满10就进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这是四则计算的基础,应予重视。例2是从指定的数数起,连续数出几个数来,用来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括数与计量、量与计算、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等六个部分。就数而言,有整数、小数、分数(包括百分数)。整数教学是从2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分几个阶段进行的。本文就20以内数的教学,谈些粗浅看法。一、熟悉教材胸有全局小学教育属基础教育的奠基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教材是在一年级上册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计算以及其他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理解算理.形成口算技能、技巧及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我们认为数学练习课应该从"以培养训练学生数学技能技巧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转变到"以训练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培养数学思维品质,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本人在"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教学中,力求使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技能进行全面训练的同时,努力将"观察数的特征、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数的运算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