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因为不重视审题,不会审题,而导致无从下手或解错题。因而,要想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审题的几点做法予以介绍。一、“三读题”法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基础,因此我要求学生至少“三读题”。一读:了解性地读,弄清题目情节,明白事理,了解大意;二读:理解性地读,边读边动手划出条件、问题、关键句,边读边思考;三读:分析性地读,精读深思,将应用题转化成文字题、实物图、线段图等,思考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的数量关系和如何列式等,对解题做…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因为不重视审题,不会审题,而导致无从下手或解错题。要想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下面介绍我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审题的几点做法。一、读题法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基础,因此我要求学生至少“三读题”。一读:了解性地读,弄清题目情节,明白事理,了解大意;二读:理解性地读,边读边动手画出条件、问题、关键句,边读边思考;三读:分析性精读,精读深思,将应用题转化成文字题、实物图、线段图等,思考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的数量关系和如何列式等,对解题做到胸有成竹。二、补…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审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审题上下功夫。由此可见审题的重要性。那么,应该如何“下功夫”呢?   充分读题、养成自觉弄清题意的习惯。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它关系到审题的质量。一年级时,主要由教师范读,学生跟着学读,然后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读题(默读)。在应用题审题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三读。初读:要求要懂得题中的每个字词的读音及意思,了解应用题的内容情节,弄清题意;复读:收集信息,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读:明确条件和问题分别表示什么“量”。如“生产小组要加工 78…  相似文献   

4.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用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意义。要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审题,而读题则是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目的要求,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读题的教学。在解答文字题时,读题必须准确,不能添字或漏字,关键字、词要读重音。例如“用1.6与0.4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去除0.5,商是多少?”在读题时,“除”不能读成“除以”,题中的“和”、“差”应该读重音。应用题的读题有“三读”。一是初读,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审题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要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阅读理解能力.从低年级开始,要加强读题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一个字,不破句读,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对一些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要结合题目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些什么联系等.  相似文献   

6.
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会审题。审题是解应用题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审题呢? 1.仔细阅读,理解题意。这是审题的第一步。不懂题意,就无法解题。读题要细心、全面、逐字逐句、逐个标点地读,要前后对照读,关键字句重点读。要弄清题目叙述的是什么意思,给出的条件是什么,要求解的问题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审题,即解题前的读题和对题目内容的分析理解,是求解物理习题的首要环节。审题不当必然造成错解或无法求解。一般来说,审题程序可分为初读、复读和重读。 一、初读 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要弄清题目中讲的是怎样的物理过程?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为了使题目所述  相似文献   

8.
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首要环节,而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复述出题意,则是审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在复述应用题题意时往往只把题目重读一遍,虽然准确,却并非都真正理解了题意。如何帮助学生逐步做到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呢?下面我谈点看法,以供参考。一、抓好读题认真读题是复述题意的基础。首先读题要从最初的由教师领读、大声朗读尽快过渡到学生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因为大声朗读、齐声读不利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其次要教给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其次要教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条件和问题千变万化,解答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往往思维受阻,甚至无从下手。怎样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唱好”应用题教学的“五步曲”──审题、分析、计算、验算、总结。一、审题是基础学生理解了应用题的题意,就为正确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理解题意首先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用“读”、“画”、“复述”三个步骤审好题意。读。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认真读题,低年级要求教师范读、带读,最后能自己读。读题的目的是弄清应用题讲一件什么事,每句话表达的意思,熟悉理解应用题的具体内容。画…  相似文献   

10.
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环节.应用题的情节、内容及数量关系审清了,思路才能清晰,解法才能正确、合理.教学时,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重点.下面结合“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教学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读.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学能力,读题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我要求学生解答“相差关系”应用题时,必须读三遍题.第一遍,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读.要求是扫除文字障碍,读完后知道题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按要求默读.读题时抓住下面三句话来判断分析:①谁和谁比?②谁大谁小?③知谁求谁?第三遍,联系运算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个难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审题就是市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的事理,其二是理解题目涉及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审题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做到“认真”和“审”的要求。所以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较差,甚至看见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着手。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认真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我对学生审题的要求是:读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先看有无不认识的字,有无不理解的词,有无…  相似文献   

12.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这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审题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简单地读几遍题目,说说条件和问题,而应引导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思考,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划读审题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教师的范读逐步过渡到学生的默读,都要认真地读.读题要做到“三不”:不掉字,不添字,不破句.以读代审、边读边划,划出题目的条件、问题,关键词语,深化认识,为顺利解题做好准备。比如在进行分数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记不同的数量;用“(?)”划出标准量,用“——”划出比较量,用“……”划出分率,这样,易于弄清题意.例1.果园里有桃树440棵,,是梨树棵数的4/5,  相似文献   

14.
钟立 《辅导员》2013,(8):39-40
很多同学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比如看到"多"就加,看到"倍"就乘等,其主要原因就是不会审题或审题不清造成的。因此,要正确、合理解答应用题,同学们就必须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把题目读透彻,思路理清楚,方法想明白,才能列出合理的算式,进行正确的解答。一、读透彻。读懂题目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基础,必须要认真、仔细地去读。先要逐字逐句把题目读顺,再找出题目当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深入地去读,边读边思考题目情境的本质特征:是一般应用题还是典型应用题?是用数量关系解决还是利用公式解决?边读边标注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 ,且千变万化 ,不少学生常因审题不慎 ,题意不清而出现解题的错误。如何培养学生应用题的审题能力呢 ?下面谈四点做法 :一、养成认真读题习惯审题需先读题 ,要一丝不苟、逐字逐句地读 ,要一字不漏、反反复复地读 ,要轻重缓急、富有表情地读。做到读准、读好、读懂。下面以一道开放题为例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读题。某农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农具 4 0 0件。实际 9个月的产量就超过全年计划a件。这 9个月实际生产农具多少件 ?1 初读知事理。初读后要使学生了解题目中讲的是原计划与实际生产农具数量之事。在已知条件中 ,…  相似文献   

16.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审题,主要是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等认识活动,弄清题目数量关系的过程。审好题是准确解题的前提。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我的体会是: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1认真读题的习惯。应用题的内容是数量关系的文字表达。解应用题就是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答日常生活中有关数量和形体的计算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前认真读题,弄清题中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问题是什么?问题和条件之间,条件和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如不很好的读题…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以下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随手记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应用题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审题需要读题 ,读题就要做到读准、读好、读懂。例如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 660套衣服 ,已经做了 5天 ,平均每天做 75套 ,剩下的要 3天做完 ,问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教学时让学生三读此题。初读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读着重理解“剩下的 3天做完 ,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使学生想到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套”必须知道剩下的数量。三读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能够填写…  相似文献   

18.
审题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好这一教学内容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我认为,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读题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读题时要认真仔细地把题读一两遍,边读边想,并划上相应的符号。通过读题...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采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谈点体会。一、读是基础读题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理解题意。学生只有认真读题,才能对题中的关键词、句有准确的理解。例:修路队25人,5天修路6250米,照这样的速度,如果再增加5人,要修路15千米需要多少天?1郾初读:把题读通,明确题目中讲的是什么事(修路),用的是什么单位(人、天、千米、米),分清应用题的层次(分两层)。2郾重读:把题目读懂,读完后能准确地找出题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并简单摘录:(25人邛5天邛6250米,30人邛?天邛15000米)3郾理解性地读:把题…  相似文献   

20.
审题就是答题前仔细了解题目的要求。审题要弄清楚题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审题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和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不审题而盲目解题的坏习惯,要求学生解答之前至少读三遍题,“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教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