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顾海燕 《考试周刊》2012,(23):62-63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准备好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现代教学技术与数学的整合.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等.可以充分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进入最佳思维状态.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相似文献   

2.
聋生由于先天不足.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难.这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恐惧感。为了帮助聋生消除学习数学的恐惧,就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怎样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真谛呢?  相似文献   

4.
数学推动了文明.辅助了科学,加之小学是学习的基础,如何策略地教学.传道功成,解惑果就,需长期研磨。下面笔者谈谈教学体会,期指正为感。一、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喜欢数学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喜欢数学老师.然后学生们才能够喜欢教师所教学的数学。在培养学生们自信心方面。教师对学生要勤加赞美。及时鼓励他们,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打消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厌烦。二、善于提问在教学的时候.要明确数学学习任务。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培养他们正确地认识数学的价值。每次在上新的课程时。我会先问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学习当中。你学会了什么?”从而引出新的知识.开始新的课程.三、高度评价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5.
张扬 《考试周刊》2011,(63):85-86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6.
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得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耐,凸细致地琉导.增强学生的信,厶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对待这样的学生,认真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去“偏爱他们”。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精心创设条件.让学生们体验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情感。他们在过去数学中受到肯定、鼓励相当少.因此要积极创造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某一层次学生的需要,促使教与学的适应.教与学的促进.教与学的统一。克服“用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的倾向.树立起“要教就要使学生掌握”的观点.纠正过去“教得好不好不是教师的责任.至于学得好不好是学生的责任”的观点.多从自己教学方面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去影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拓展学生熟悉数学的空间.重视他们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生活巾的数学,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
曾仁平 《考试周刊》2010,(25):74-75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1.
职业高中服装专业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数学课上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对学习数学表现出非常消极的态度.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消极的态度,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作用有何认识,带着这个问题,在2008年9月,我对学校的近400名服装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对学习服装有何作用”的问卷调查,结果多半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没有数学知识的需求,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所以要想让服装专业学生学好数学,有必要在教学中体现数学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他们尝试数学创造,激发他们进行数学创造的热情,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敏 《黑河教育》2009,(3):43-43
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让他们去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心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心.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数学后进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反复失败形成的。他们常常表现为数学基础差,接受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对数学知识学习缺乏信心和毅力。数学后进生几乎每校每班都有。数学后进生转化的合理办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把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转为反复成功的良性循环.通过帮助学生反复成功,通过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热情和耐心,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唤起他们的觉悟和参与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发展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基础。以下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基本保证。然而.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实践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并从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内容、要求,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措施等方面谈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7.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又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启发他们的智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创设启智课堂模式,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成长机会.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基本上是以教材为蓝本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教材不断解读的过程.教师开展基于启智模式下的教材解读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真有趣”“我喜欢数学”.这些话是我引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后他们最常说的,也是他们学习数学的真切感受.日记中,小朋友们记录了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表达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心情与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