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玉华 《物理教师》2006,27(5):1-22
条件隐含是指题目中的某些条件在题中含而不露,虽然是解题时所必需的,却在题中没有直接的文字表述,对解题者来讲,正确思维,认真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准确解题的关键。因此,了解条件隐含的几种常见方式,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有裨益,条件隐含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解题题眼?解题题眼就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点。只有抓住了解题的关键点,解答应用题就很容易了。所谓找解题题眼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下面通过分析四个例题来进行找解题题眼的训练。例1:一根电线截去5/7,余下的比截去的短18米。截去了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条件与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俊 《中学理科》2007,(3):40-41
审题时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是巧妙地隐蔽在题设的背后,不易被发现.挖掘隐含条件,实质上就是要使题设条件明朗化、完备化和具体化,以便明确解题方向,寻求解题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信息来源广泛,题设障碍巧妙。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怎样才能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迅速切中题目要害呢在解题时,如何才可以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钩第一、抓住关键词句,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第二、学会避陷阱、破定式,要善于发  相似文献   

5.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经常觉得时间很紧,试卷题目来不及全部浏览一遍就已经收卷,部分学生认为是自己的书写、读题速度太慢了,归根结底是学生解题的速度太慢,不能很好地抓住题目中的解题要点,对解题没有数感,导致思维转动迟缓拉长解题时间。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解题策略而不是一味做题。  相似文献   

6.
<正>物理课程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知识点很多,要掌握物理学科的重点有一定的困难性。在解题时,要注意找到题目中的"题眼",根据关键词分析题目所给出的信息,理解题目,才能解出题目。一、"题眼"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作用(一)大家清楚理解题目内容"题眼"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高中物理解题的关键点,是考试题目中的重点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开放型题目成为了中考试卷中的一个亮点,开放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这些题目或条件开放,或策略开放,或结论开放,本文主要用两个例子来说明解题策略开放型题目的解答方略。  相似文献   

8.
学生说题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引导下利用生物学术语围绕习题的已知条件、未知待求、考查知识、解题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内部思维的外显化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迁移与反思。本文建构了高中生物学学生说题的一般模式,包括初步准备、正式说题、拓展途径三阶段,提出以课堂说题为主线,课下说题与线上说题为辅线,要求学生从题目含义、考查知识、解题步骤、解题卡点、题目延伸这五个方面详细分析题目并表述自身想法。同时建议学生说题模式要注重问题的情境化与层次性,学生的积极性与迁移性,结果的反馈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一、联想能力 要做到高效解题,审题是关键.怎样才能审好题呢?要根据条件展开联想,弄清楚与题目相关的知识、方法、注意点及数学思想,理清题目中每个条件及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一些数学题目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在解题时只要将其中一个题目的解题原理、方法分析透了,其他相同类型的题目就可迎刃而解。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训练,实质上是一种培养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等逻辑思维来寻求事物内部规律的训练。这种训练,能提高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把常用的解题方法适当归纳总结,达到多题一解,也可以通过变换题目中的条件达到多题一解。  相似文献   

11.
丁丽萍 《考试周刊》2013,(19):66-67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给出的条件,需要从题设、结论或相关知识的联系上体现出来.在初中数学解题中,常常会因为学生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而出现解题错误,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通过一些题例来阐明隐含条件中的分析及应用,旨在寻找巧妙的解题思路,优化解题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隐含条件是数学问题解答的关键,需要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深入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中的数学关系,全面系统地把握定理、概念和公式,以此作为题目解答的突破点,才能充分提高解题效率。一、注重审题环节,发掘隐含条件解题前,对题目内容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找出题目中的重点,根据关键词、关键条件对其中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排除题  相似文献   

13.
在解(证)几何问题的过程中,为了沟通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常常要作出一些辅助线,而辅助圆便是辅助线中的一种.对于有些问题,从题设和结论来看似乎与圆没有什么关系,此时如果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解题就会束手无策.若能够深入挖掘存在于题目中的隐含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上的思辨能力主要是指思考辨析能力。这种思考是多角度、多层次、发散性的思考,而辨析主要是对不同的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辨别出其优劣所在。从深层意义上讲,思辨是指我们要善于在解题后进行反思;要学会发现解题中的错误和错误的根源;要善于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更要善于从题目所给的信息中或解题的过程中,以及从自己得到的结论里进行引申推广,以便能开拓自己的思维,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下面笔者以教  相似文献   

15.
所谓特征分析法,就是在认真审题、深入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的基础上优化思维、拓展解题思路的方法.下面结合实例谈一谈特征分析法在解元素推断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经常在读题后,不加思索便根据平时一些题的解法开始解答,从而忽略题的某个条件或遗漏条件的某一方面而造成漏解。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平时缺少周密的思维训练;其二:定性思维的束缚。特别是缺乏对题目全面、细致的分析,造成解题过程中的漏解现象。例1:x2-8x+m+1是完全平方式,则m=。症结:由于习惯思维,学生一看题便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是:m是一个数,根据题目的特点,求得m=15。评析:此题只说x2-8x+m+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并没有说明m的条件,因此认为就是一个数是一种片面的思考方式,正确方法是对m要从数或式两个方面去考虑,这样m可…  相似文献   

17.
化学计算是化学知识与数学计算的有机结合,在解题过程中,既要重视对能涉及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的分析考察,又要重视它们之间量的变化关系,既要充分把握题中各种已知条件,又要尽力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分析、综合、发散、推理各种思维方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优化解题的方法.要形成思维定势,但不能局限其中,本文就一些常见的计算基本方法作一整理.  相似文献   

18.
一个数学问题通常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题设条件,其次是要求解的问题或要证明的结论,解题的实质是架设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桥梁,实现已知向未知的转化.因此,能否审清题目的已知条件是关系到能否成功解题的重要环节.1理解显明条件解题时,联想与题目有关的概念、公式、...  相似文献   

19.
浅谈物理解题中的审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题是由审题、有关知识的回忆、课题的类化等几个环节组成[1].物理解题中的审题就是通过审阅题文和题图,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过程,想象物理图景,明确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间的关系等而进行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活动.审题的质量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正>审题是为了正确解题而进行阅读、理解题目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明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和要求,并试图找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审题时要善于观察,多方联想、学会构造、合理转化,以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寻找合理的解题途径.本文以一道三角题的研究性学习为例,窥探审题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