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老师在"认识方程"这节课中巧妙借用天平把握方程的本质,充分让学生经历方程的建构过程,课堂教学简洁、大气,学生学习投入主动,探究氛围浓烈,不时生成学生辩论的精彩,充分展示了孙老师依据学情智慧引领的高超教学艺术,彰显了以学生学习为本的独特课堂魅力。现就孙老师的精彩教学过程摘录分析于后,和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2.
五月十一日,扬州花园小学迎来了诗意洒脱的孙双金老师.孙双金老师是情智语文的掌门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孙老师站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与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次,我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一节课《儿童诗》,充分感受了孙老师情智课堂的无穷魅力.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这节课中实在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4.
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学有余力,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进一步优化学习策略,鼓励他们加强和同学的交流与合作,注重长期坚持不懈的点拨与个别指导。北京某中学优秀数学教师孙维刚向他的一位优秀学生提出:“在学习中,要热爱枯燥和痛苦,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享受不享受的享受。”孙老师在上数学课前,每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上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题目,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的题目让他们在课堂上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孙老师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5.
我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有幸听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教师、著名特级教师、江苏丹阳师范附小校长孙双金教学的一堂示范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这里介绍这堂课的教学片断,以飨同行。孙老师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让学生提问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两次听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上课,收益颇多。这两堂课,孙老师都很重视学生质疑,在引导释疑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显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对孙老师的课进行一个“扫描”,供老师们学习借鉴。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明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但回到实践中,老师们大多不敢让学生提问,一些人虽然也让学生问了,但问归问,教归教,忽视指导,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阶段孙老师教我语文,我记得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学生毕业踏向社会就好像猎人进入大森林.不能只带干粮不带猎枪。对我们老师来讲。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每个学生适舍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孙老师对精读课文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给我们讲解,孙老师更善于用图表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要说明的对象,所用的说明方法,诸如举例子、  相似文献   

8.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政治课孙老师。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礼后才正式上课。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的、所做的,几乎成了们的行动指南。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是政治辅导。上课铃敲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班主任李老师。“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的课补上去。”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事,也没…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呢?近期,我认真学习了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孙老师彻底摒弃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心态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实现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呢?近期,我认真学习了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孙老师彻底摒弃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心态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实现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欣赏孙建锋老师的阅读教学,你会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有切肤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你会被师生间那充满魔力的对话深深折服。孙老师用自己饱含魅力的语言,洞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的语言似汩汩泓泉倾心而出,爽心明智;震撼了听课老师们的心灵,让他们产生了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魅力之一:诗情———语言的诗情画。听孙老师的课,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学习状态升温快,进得早,几句交,学生便轻松投入、兴味盎然;降温,退得迟,下课铃响,学生却浑然不、余味未尽。这都得益于孙老师情趣语言导入和激情的语言总结。下…  相似文献   

12.
1.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和倍与差倍应用题”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昨天晚上孙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咱班李自强同学要和孙老师进行口算竞赛,没想到李自强同学做的可快了,最后一数,他做的竟然是孙老师的三倍(出示投影)。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以来,科学课随着课改大潮逐渐在全国铺开,许多实验区的老师率先成为科学课的执教者。在各种讨论和交流中,常听到一些实验区的老师发出执教科学课的感慨。略加归拢,不外乎以下几点:1.学生主体地位更加明显了;2.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了;3.教学时间开放了;4.教学空间开放了;5.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合理、多元化了;6.对科学课更加充满热情与期待。最近读了《科学课》2004年第1期孙金华老师的《我教科学课》一文,笔者想借孙老师的文章谈一点自己的感受。一、自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明显孙老师说得不错:“科学课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  相似文献   

14.
让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正确的观念和有效的实行,通过教学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北京教育学院的梅汝莉教授曾亲临我校进行多元智能课题的指导,她说:“你们学校的孙维刚老师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多元切入。从学生出发,这也是一个带有世界意义的问题。人跟人就是不一样,我们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不同的人都成功。所以孙老师的大面积成功的教育经验太值得学习了。”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更好地纪念孙老师,更深入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育红小学孙老师上的一节英语课,让我受益匪浅!当跟学生们提及时他们掩藏不住内心的欣喜!哪里还用担心他们不开口说话或者产生厌学情绪,孙老师的教学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22中的孙维刚老师病逝后,笔者便把能搜集到的有关材料汇集在一起,一则想从孙老师的人生旅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激励自己奋进,二则也算作自已这个无名之辈对这位“神奇教师”、“平民教育家”的一种悼念。重读一个个感人泪下的故事,我猛然发现,以前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情节——总把“做人要诚实”作为第一要义的孙老师,曾经两次用谎言“欺骗”了自己的弟子。 在孙老师的第三轮实验班中,有个叫陈硕的同学,他的父亲下岗,家里生活困难。作为班主任的孙老师,在得知学生的处境后,便定期将陈硕所需的费用送去,且在班里说:”陈硕的费用全由学校报销。”后来同学们得知,老师的话是“骗人”的,这些费用全是孙老师自己出的。陈硕在明白了这一“骗局”之后,深深为孙老师的良苦用心所感动。他发奋学习,最终跨进了清华大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正>这学期有幸参加了"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来滨讲学活动",参观了孙老师《教学组诗》课堂教学及聆听了孙老师的《诗歌与形象思维》主题讲座,感触颇多。一、学本色教学,善待差错简简单单、实实在在教学,方显语文本色。善待差错,给学生出错的机会,让学生的错误在自我反思、否定中得到纠正。纵观孙老师的课,课堂上可谓"错误百出":"滨海的特产是什么?""烤肠""肯德基""轮滑"……答案各式各样。可是孙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天马  相似文献   

18.
唐和均 《广西教育》2011,(34):33-33
一、扎实的语文课 孙建锋老师在教学课文《最大的麦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孙老师鼓励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时间约六分钟,然后可以自由发问。有个学生问:“麦垄是什么?”孙老师说:“这个问题问得好!  相似文献   

19.
在诵读中走近李白——读得飘飘欲仙。为了读出李白的“仙味”,孙老师选了李白的三首诗《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孙老师的示范读是自然的、情不自禁的,忍不住要诵读,没有说“听老师读”;是进入境界的读,读得让学生忘了这是在上课,读得孙老师“得意”地“讨”学生的掌声。李白是“仙”,写的诗极度的夸张、有着非凡的想象,但并不全部是浪漫。在诵读《秋浦歌》中第一句“白发三千丈”时。孙老师是“极度”的“夸张”,指导学生时要求读出“三千丈”,而不是“三丈”“三十丈”。孙老师收放自如,诵读得使人感觉仿佛站着一个李白,坐着几十个小李白。坐在台下的我也恍如走近了李白。在这人情入境的诵读中,孙老师和他的学生悄然走近了李白,有的说,要读出意境(孙老师随即表扬这是行家说的话);有的说,看似夸张却是极其的真实(孙老师很高兴,说这是鉴赏家的点评)。是啊,真实是可以用极度的夸张写出来的呀!诗仙,不愧是诗仙;诗仙,到底是诗仙。诗仙,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20.
一、爱,蕴含在激情评价中“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孙老师的课堂,充满了真诚的赞赏和热情的鼓励。那饱含着教师爱的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缺乏信心时:“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说错了也不要紧。”“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谁来猜一猜,猜对了表扬,猜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孙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举手的同学是最自信的同学。”……在学生取得成功时:“读得好,好在声音响亮,这是自信的表现。”“你有一双慧眼,火眼金睛,把藏在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写得精彩,读得振奋,孙老师听得也振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