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朱执信(1885——1920年)是孙中山的革命战友、资产阶级著名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他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的民主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涨、失败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韧阶段的斗争,并为此而战斗了一生。尤其是在斗争实践中,他的思想,能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向前发展,以致于到他的后期许多思想主张,不仅已经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五十七厨年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海外专题播放了《我们前进在先烈路上》的录音新闻,介绍了闻名海内外的革命学府——执信中学。 执信中学创办于一九二一年六月一日,是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朱执信先生的。一九二○年九月,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理论家朱执信先生于虎门壮烈牺牲。为了缅怀烈士,纪念朱执信先生对革命的功绩,孙中山先生特指定廖仲恺、孙科等建校。孙中山先生为建校捐款一万元,并成立筹委会,指派专人去美国、南洋等地筹款,共筹得五十六万元。学校建立时,取名“执信学校”。  相似文献   

3.
朱执信(1885—1920)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杰出理论家、思想家和激进的民主战士,其活动生涯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涨、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轫阶段。他在短暂的一生中,除了参加革命实践外,主要精力大都倾注于革命理论和思想的研究之中。其激进的革命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许多先进之处在中国旧民主主义者的行列中是颇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它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件有力武器.雷铁崖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活动家.辛亥革命前,雷铁崖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日本、国内、槟榔屿创办报刊杂志,宣传革命,宣传的重点就是民族主义思想.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民族观,在法学外衣下,带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朱执信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著名理论家与活动家,孙中山忠实的追随者,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探索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在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中,他对三民主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与广泛的宣传,有力地促进了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辛亥革命后,他又以大量的论著进一步阐发三民主义,并赋予三民主义以某些新的因素,为孙中山先生实现伟大的革命转变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6.
朱执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著名理论家和活动家,他始终不渝地宣传和捍卫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承受孙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权”思想,提出了土地国有的主张,并对土地国有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朱执信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战士,孙中山的得力助手。1885年生于广东番禺县,1920年被反动军阀杀害,在他短短的一生中,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涨、失败阶段和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初时期。在这激流巨变的历史潮流中,他始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闪耀着光辉的正是他的“细民”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他不断地朝着马克思主义道路发展前进。可惜的是,在  相似文献   

8.
在辛亥革命宣传和组织过程中,孙中山依次提出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革命纲领,首先提出的是民族主义革命主张,民权主义只是被看作民族主义的结果和延伸,民生主义也没有找到与民族、民权主义对接的现实途径,革命的起点还是民族主义,得到广泛响应也只有民族主义"反满"这一口号。辛亥革命正是在"反满"旗帜下迅速取得成功的,由于袁世凯是汉族,孙中山被迫作出让位于袁世凯的选择,过早地结束了民族革命,导致政治革命失去了依托也随之被终结。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终其一生都在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孙中山拯救国家、振兴中华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著名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以及民生主义.其中"对外打不平"的民族主义包括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平等和进步的反帝爱国思想.孙中山的反帝爱国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发展,以及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并对其反帝思想局限性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导刊》2013,(11):F0004-F0004
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为纪念朱执信而亲手创办的一所纪念性学校。朱执信先生“革命、好学”的精神,以及“崇德瀹智”的校训一直熏陶和激励着执信中学的师生,形成了“执德至弘,信道之笃”的执信精神。1994年执信中学被评为首批广东肯一级学校,2006年通过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验收。  相似文献   

11.
在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①他的三民主义,之所以“适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关键在于他的民族主义发展到带有国际主义倾向.我们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孙中山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孙中山民族主义中的国际主义倾向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呢? 笔者认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产生之际,即是他的国际主义倾向形成之时.列宁主义认为:只有当被压迫民族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民族主义中具有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结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民主革命时期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其民族主义思想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辛亥革命前十余年间,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具有双重内容,即“排满”与“反帝”,且“排满”是首要的任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思想发展为“五族共和”,创立民主共和国体制。1924年,进一步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卓越的理论家朱执信,在十月革命后,以其独特的革命敏锐感和胆识,为三民主义注进了激进的内涵,率先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他敏锐地觉察到苏俄是中国革命的真正朋友,确立了“以俄为师”的信念;他在寻求同盟者的过程中,产生了以列宁建党原则组成的苏俄共产党式的政党作为盟友的思想;他还走在同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前头,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工农群众中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应当扶助和依靠他们的理论。朱执信是三大政策富有成效的研究和宣传的先驱,对孙中山三大政策思想的形成产生过可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家和活动家朱执信,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阶段。在前一阶段,他积极阐发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反对袁世凯及封建军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后一阶段,他积极研究新形势下中国革命的道路,较早地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介绍给国人,特别是十月革命爆发后,他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他自身的思想认识超越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范畴,走上了彻底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与三民主义、孙中山是不可分割的,是中国人追求政治文明的伟大尝试.本文立足于用好教材,对教材内容重新设计和整合.从政治文明角度审视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理解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理论、民主共和思想,深思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备课应着力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广东教育》2008,(5):F0004-F0004
广州市执信中学是1921年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纪念性学校,廖仲恺、林森、李大钊、蔡元培等民主革命先驱、著名革命活动家和教育家为执信中学首届校董会校董。执信中学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首批广东省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执信中学是1921年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朱执信烈士建立的。近年来,为适应“四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需要,学校在强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广辟第二课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全校已有太阳能  相似文献   

18.
在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的三民主义,之所以“适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关键在于他的民族主义发展到带有国际主义倾向。我们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孙中山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孙中山民族主义中的国际主义倾向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呢?笔者认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产生之际,即是他的国际主必倾向形成之时。列宁主义认为:只有当被压迫民族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民族主义中具有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结盟三个原则时,他的民族主义才具有国际主必倾向。以国际主义倾向的三个原则为尺度,孙中山民族  相似文献   

19.
朱执信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著名的思想理论家.他的哲学理论蕴含着许多精彩的思想闪光.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对他的“思想闪光”进行概括,认为朱执信所主张的是实践的认识论,并从认识来源、认识目的、认识的能动性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朱执信是革命党中与会党关系密切的革命者,他注意把会党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之一,在辛亥革命前后,朱执信与广东会党进行了大量的接触,使广东会党在广东光复和二次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