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考文言文语段阅读都有关于实词题的 考查,而近年来,大多数地区的文言文语段选 自课外,考查的知识点出自于课内——看似 考的课外文言文,可答案都可以在课本上找 到。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又考查 了学生对课本上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难度 可能更大一些,但是它能体现素质教育和新 课改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把平时学习中的积累变 为考试答题中的能力和技巧呢?笔者根据教  相似文献   

2.
胡平 《考试》2010,(Z3)
高考文言文测试一般是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意思是说高考文言文命题所选材料是课外的,是学生没学过的,题目也是没做过的,但所考知识点是课内学过的,只要牢固掌握了课本上文言文所涉及  相似文献   

3.
曾碧珍 《快乐阅读》2011,(10):139-140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作用没有受到教者的关注。诵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点、把握文中情感、感悟作品深意,为写作积累素材,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作用更显出其重要的作用了。本文作者从诵读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出发,阐述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并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自身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4.
作文在初中语文学科当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是历次考试中分值占有比例最高的一个知识点.因此,语文教师将关注焦点逐渐转移到作文素材积累以及写作技巧训练方面,并通过课内积累与课外积累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清了作文写作思路、明确了作文写作脉络、掌握了作文写作技巧,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进而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应受到教者的关注。朗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点、把握文中情感、感悟作品深意,为写作积累素材,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6.
沈小娟 《语文天地》2009,(12):56-57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结果表明.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的文言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趣味写作,是一种文字游戏,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自然内化、对文言文表达形式产生一种感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学习、积累、运用文言词句。趣味写作不以提高表达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言语、观察、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对汉语产生学习和运用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学鲁迅。"学生对文言文的无奈、畏惧可见一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觉得学生学习文言文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没有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不重视积累文言词汇及用法;淡化文言文的诵读;忽视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做了以下尝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在于阅读积累,阅读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二、精读与博览相结合。三、定向与定量、个人与集体相结合。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这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既关注课本,又注意从课外书籍的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并调动集体的力量督促学生自觉完成课外书目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李传鹏 《教学随笔》2015,(Z1):12-17
<正>文言文,一直是学生感到害怕的一部分考试内容,关于课内文言文,只要学生肯下功夫,多读多记,一般都能解决问题,关键是课外文言文,有些学生是"谈虎色变",还没仔细看已是怕上心头,其实课外文言文只是课内文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笔者就做课外文言文谈以下几点:一、阅读文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对于课外文言文更是离不了"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由易到难,由整体到局部,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文本,领悟主旨,并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不同于浅显、明白、易懂的白话文,它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时代越久远,越枯燥无味,越艰深难懂。文言文俨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老师难讲,学生费解。尽管如此,但文言文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是古典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故而,作为课堂驾驭者与参与者的教师理应转变思维,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上积极探讨,大胆创新,多做尝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其多方面的灌输知识点,不如寓教于乐,寓庄于谐,转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诠释文言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领学生积极愉快地探讨知识的奥妙。巧设导语、诗歌故事、熟语提问、编舞台剧、活学妙用等方式便是我为了更直观更具体讲解文言文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陈小琴 《现代语文》2006,(1):113-114
文言文的阅读,如同英语科目中的“阅读理解”一样,需要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并懂得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对于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真正把教材里的文言文读懂、读透了,大多数学生都能具有较为扎实的文言基础。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用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尽管是选自课外的文言片段,但其涉及的词语、句式以及某些背景知识却是课文中学过的,而且也并不排除对课内知识的直接考查,如99年至今的高考题。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课内文言文学得比较好、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平常的单元测试中,往往能取得高分,但在做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时,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这些学生平时虽然注意了知识的积累,但却忽视了阅读技巧的掌握。所以,文言文的综合阅读,除了要有较为系统的文言知识作基础外,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3.
重视与强化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教材,以教材为本,课外延伸,多途径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注重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阅读课外书籍能拓宽写作思路,重视作文修改与讲评能使学生找到得失。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努力去做,就会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课外文言文阅读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相较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题题型基本固定。大致是由划分停顿、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以及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等组成。可是,由于初中学生接触文言文时间较短,文言文词汇积累较少,所以每次考下来,看似简单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得分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贾有禄 《学周刊C版》2014,(6):145-145
文言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指导学生进行文言常用词语及词义的积累。《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学生需要积累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而传记文言文在表述历史人物的职位变迁时又有其特殊的术语,根据人物职位的升降、任免、调动以及对其功过的褒贬都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而且具有常规性。积累这些术语,对于学习这类课文是十分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纵观历年高考文言文选文,大多是人物传记,且文中常会出现一些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如能很好地掌握这些词语,对于解读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本文从教学《张衡传》入手引导学生积累古代官职常用术语的做法作简略举例解说。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指导学生进行文言常用词语及词义的积累。《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学生需要积累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而传记文言文在表述历史人物的职位变迁时又有其特殊的术语,根据人物职位的升降、任免、调动以及对其功过的褒贬都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而且具有常规性。积累这些术语,对于学习这类课文是十分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纵观历年高考文言文选文,大多是人物传记,且文中常会出现一些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如能很好地掌握这些词语,对于解读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本文从教学《张衡传》入手引导学生积累古代官职常用术语的做法作简略举例解说。  相似文献   

18.
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特别是文言词汇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文言词汇,理解起文言文来才不至于吃力,学习文言文也才能由浅入深、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那么,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词汇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归纳了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比阅读现代文更难一些。通常学生学习文言文多是硬记课文和教师的讲解,能融会贯通的甚少,因而自主阅读能力偏差。学生反映在中考时,解答阅读课外文言文题目时多凭猜测。这一现象如不改变,对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不利。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关注提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关键要夯实强化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整理文言文知识体系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拓展课外文言文阅读思维,注重古文名句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