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弱势群体大学生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与心理的康复,高校通过开设体育保健课,创设高校弱势群体大学生体育锻炼场所,购买体育器材,加强教师培养等促进高校弱势群体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开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高校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体质弱势群体不断增多的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为以后尽早构建和完善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殊体育教学体系”提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由于大学生入学体格健康标准的修订,使很多高校出现体质弱势群体,由于他们身体素质和伤残现状的存在,就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些体质弱势群体不能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因此很多高校纷纷设立了保健体育班,而保健体育班如何授课也成了很多体育教师面对的问题,因此本为提出了运动处方在保健体育班教学中的可行性,希望能够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4.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战场,体育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顺利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思政教育分析》为课题,从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入手,对其优势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校体育教学开展思政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运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科学的锻炼方法与手段全面提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细致分析了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情况,并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安全保障工作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认为高校在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还需要采用更为科学可行的方式,切实有效的保障大学生安全,又试着提出了一些推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及大学生安全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建议,即通过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大安全保障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强化体育活动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期望能够为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消极表现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把握高校中弱势群体的表现及危害,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教育和疏导,化消极为积极,变弱势为强势,不仅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水平较低,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大都集中在一些非激烈性项目和考试科目上,很少参与其他的锻炼项目;体育弱势群体参加身体锻炼的强度主要集中在中,小强度之间,一般身体锻炼的时间多在45min以下;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为“实物型”消费,对于“参与型”消费意识较低。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因素有: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缺陷,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与态度,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局限,学校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组织等。  相似文献   

9.
谭贡霞  张允蚌 《考试周刊》2014,(86):114-115
本文从适应体育相关概念的界定、运动弱势群体教学现状的弊端着手,对影响运动弱势群体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理论上分析了加快该类群体学生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期引起有关学者主动探究运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长效机制,构建符合运动弱势大学生实际的体育行为干预教学模式,激发该类群体学生的隐形体育行为,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先天或者是后天原因,在体育活动或比赛等方面处于不利或比较劣势的群体。造成女大学生体育弱势除了女性先天的生理原因外,现行教学体制下的学业压力以及体育课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等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针对女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传统固化的体育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和大学生发展需求,也难以充分发挥出体育教育功能,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产生了反向影响。在此环境下,体育游戏深受关注,并获得广泛应用。基于此,阐述了体育游戏的基本特征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介绍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应用原则,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应用策略。体育教师应积极尝试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体育游戏,建设完善且新颖的游戏化教育模式,持续增强高校体育教学科学性和趣味性,调动大学生参加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整体成效,为后续高校教育工作顺利实施和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对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对即兴表现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进而汲取即兴展示教学模式的精华部分运用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来,创新体育思想与理念给高校的体育课注入新的活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努力,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需求的日渐丰益而变得尤其重要,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逐渐向精神文明社会转型,对于作为未来社会接班人的大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体育已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需求,因此在大学生体育教学方面应该有更高的标准与更明确的目的,调动他们对于体育活动保持充分的积极性,从真正意义上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与出发准则。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提出说明,链接现在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根据已有的为实现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体育教学策略实践进行优劣概述,提出体育教学建议与策略,给高校体育教学第一线老师以实现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一个日渐扩大、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也在高校中出现。关注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成长的需要,也是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经济窘迫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受疾病困扰的大学生、痴迷网络及陷于电脑游戏不可自拔的大学生等四种基本类型。针对高校的弱势群体,要健全学生工作制度,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工作,强化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学生工作专职队伍建设,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助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休闲体育是满足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精神需求,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养成的有效抓手。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就休闲体育开展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弱势群体"问题日益显现,不仅影响了高等学校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危害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本人首次归类"网络弱势群体",探讨了解决的对策,意为高校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弱势群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终身体育观是一项系统工作.针对大学生当前终身体育观存在的薄弱环节展开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研究,“探索”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与培养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关注高校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和疏导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改革现行教育制度,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二是关注弱势群体,给予其更多的情感关怀;三是开展心理咨询,对弱势群体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四是要鼓励弱势群体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五是社会、家庭和学校要全方位配合,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平台,体育教学生态化构建的效果,将会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达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受到应试教育、中小学与大学体育衔接等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影响了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健康促进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就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本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弘扬安徽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为前提,针对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融合工作展开分析,介绍两者融合对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阐述了当前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方向,总结地域传统体育教学和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施现状,总结了体育课程体系中融入安徽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获得的成效、现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赋予地域性、独特性,以期能够使大学生有更多渠道接触到安徽民俗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