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有幸参与了“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与香港教师们一道,在读写结合方面,进行了不无裨益的交流协作。也许,香港教师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读写结合,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香港教师是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读写结合“的呢?作为“2009~2010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与协作计划“的一名交流教师,我有幸能与香港的教师、香港的教学“面对面“。  相似文献   

3.
我有幸参与了"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与香港教师们一道,在读写结合方面,进行了不无裨益的交流协作。也许,香港教师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一、以"标"为本,规划读写结合项目1.关注写作训练重点,做到心中有数香港教师善于以《中国语文课程指引》的整体目标为准绳,充分考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上,在整体上,明确读写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还能关注年级之间的前后联系,注意  相似文献   

4.
我作为“2009~2010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与协作计划”全国语文组的一名交流老师,亲历了香港老师们的“《鹬蚌相争》故事新编”“小写作”教学的全过程。他们的创意教学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条传统经验。实践证明,它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有效的。但是,反思部分语文教师“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总觉得“读写结合”的提法容易引起认识上的偏差。且看部分语文教师“读写结合”的教学常式: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笔者有幸参加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联合开展的“2010—2011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活动,得以直面香港语文教学。与香港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备课的经历弥足珍贵,两地不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文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读写结合”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指出了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密切联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广泛运用。可当下的读写结合在提高学生“写”的能力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的落实上还存在不足,让我们一起来审视。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通过实践,笔者的体会是:首先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其次教师要“导”在点子上;再次是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9.
笔者有幸参加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联合开展的“2010—2011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得以走近香港的语文教学。香港小学课程表里的“默书课”引起了我几分好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教师主张读什么就写什么,加强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联系。我认为这种意见是正确的,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读写结合”的问题,还必须科学地认识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关系。现在有人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书面语言的积累和表达问题,对此种观点我不同意,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我有幸被教育部选为“2009~2010学年第五届赴港担任教学指导教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2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赴香港驻校工作一年。我希望,本次内地与香港教师的交流与协作活动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教学专长,与香港地区的幼儿教师近距离交流与互动,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深入了解香港地区的学前教育,吸纳可借鉴的新理念和经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几乎还都固守“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这个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使本该充满鲜活生命色彩的作文教学变得暗淡无光。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切实加强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一、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见“动笔”对于“读书”的重要,也可见“写”与“读”的关系。“读”是理解,“写”是表达,理解了的东西不一定能表达清楚,而表达清楚的则肯定得到了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13.
杨裕海 《小学语文》2010,(11):62-64
有幸成为了“2009-2010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全国语文组的一名交流老师,能够与香港的学校、香港的教师、香港的课堂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在协作学校和香港老师集体备课,成为我的重要工作。在和香港老师一起备课的过程中,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教学经验不断碰撞,实现了智慧的共享。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其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然而,目前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读写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便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其教学的模式进行分析及探究,充分发挥出读写结合教学所具备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本文从围绕教材内容教学、创设写作教学情境、提供针对性教学指导、培养读写结合习惯、制定有效评价制度这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八月,受教育部委派到香港加入地教师交流协作计划,使得我有机会与香港学校与教学零距离接触,当编辑问到香港也效课堂吗,他们具体怎么这样的问题时,我的直觉是他们没有什么口号,但他们的在做。我把香港同仁对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归纳为教师的真和训练的实促进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笔者受广东省教育厅委派,赴香港担任小学语文教学顾问。在潜期间,除了指导教师的语文教学外,也要上一些示范课。笔者谈谈自己在示范课中是如何实施语文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7.
孔:四位作为“香港与内地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的成员,和香港的教育,特别是中文科的教学,有着零距离的接触。首先请你们谈一谈,和内地语文学科相比,香港的中文科教学给你们印象最深的不同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课堂练笔——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在课堂练笔中,我们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让它们在课堂中和谐共处呢?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学设计》2011,(4):48-48
一、征稿内容 (1)对“读写结合”教学的认识、思考、探讨。(《教学论坛》栏目)(2)有关“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策略的具体探索与实施。(《教学策略》栏目)(3)人教、苏教、北师大版上册“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可以是某个单元有关读写结合点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读写结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被语文教师广泛应用。然而,在一些公开课上,读写结合却总是如道具一般,未能从实处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无意中读到香港一位教师设计的一篇多元读写结合的案例,引发了我的思考。【案例描述】课文:慧娟怎样长大慧娟很想快些长大,跟姐姐、妈妈、外婆一样。不过,怎样才能长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