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初中古文教学的现状 古文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从课程标准上来看,古文教学是一种国家意志;从文化流传史的角度来看,古文教学是民族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其上承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下启优秀文化传统的延传.无论教者与学者愿意与否,古文教与学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我校引入了小古文课程,致力于研究和打造小古文的校本教材,将经典的文言句段引入课堂,引领学生在小古文的世界里感受中华经典的意蕴和情味,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妙。在上小古文研究课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小古文教学从哪儿出发?教什么?怎么教?我  相似文献   

3.
我教《中国历史文选》课已经多年,在育人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虽然不能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是有所体会。一般人认为,教干巴巴的记史古文,不好进行育人。但是,我在实践中体会,教记史古文可以育人,而且效果不错,下面分五个方面粗浅地谈一谈。  相似文献   

4.
刘春桂 《甘肃教育》2014,(21):47-47
正古文,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的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古文"是一个新的名词,非常陌生,不仅难读而且难懂。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白话文,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古文与白话文在词意和语法上有较大的差别,对于初次接触古文的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那么,如何改变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的状况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步骤。一、读准读通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好一篇古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  相似文献   

5.
<正>国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初中生学习小古文,一方面是为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然而,通过观察发现,目前初中语文小古文教学存在以下误区。个别教师在授课小古文的过程中只是为了教而教,当学生了解了相关小古文的核心思想及汉译之后便算完成教学,至于学生是否在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思想体验,几乎很少思考。学生的思维受到教师的牵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文学宝库中,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古文言之中都凝结着前人的思想精华。教好文言文对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一块"鸡肋",重要而难啃。  相似文献   

7.
咿呀学语时,我便从"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中接触到了古文。从此,对古文的好奇便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步了解了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化。追溯古文的历史,探索古文的演变,我深深地被它的神奇和丰富所折服。古文,它向人们展示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古文,它向人们诉说着中国灿烂的古文化。它深沉而又古朴,它精练而又优美,它富有神韵,它意味深远。  相似文献   

8.
古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历史的文化价值,陶冶情操的教育价值,提升汉语的认知价值。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学习古文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这就对古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使古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应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构建民主、平等、创新的课堂;同时教学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杨氏之子》是一篇古文。很多时候,我们感到古文没什么好教,除了一些实词虚词意思要注意,每句话的意思要让学生搞明白之外,就没什么可教给学生的了,因此往往感到古文  相似文献   

10.
古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古文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语言文字发展演变过程,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扇窗户。古文教学不能和现代文教学一概而论,教学古文有它特有的技巧。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初中语文古文教学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1.
学习古文,熟悉实词的常用意义及其用法是一大关键。词汇的意义是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有些词,古代常用,现在变得罕用或根本不用了,一词多义就更是古实词的特点。阅读古文时,一不留神,就会望文生义,误解了词义。鉴于此,古文教学时,应适当教给学生求证词义的一些方法,授之以渔,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古文语感,提高学生的古文学习兴趣,积淀学生的古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2.
把初中古文教活.做到活教活学.要注意注重古文学习前的铺垫.强化古文学习时的诵读.这样就可以把古文教活.深化古文学习后的感悟.会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把古文教活。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由古文经学立场,判定《韩诗外传》无关诗义。《韩诗外传》断章取义的解诗模式是先秦儒家孔、孟、荀通经致用、弘扬诗教的正脉。《韩诗外传》的编撰目的、编排体例、解释立场都是围绕儒家诗教的宗旨而展开,《四库全书总目》对《韩诗外传》无关诗义的误判应该从今古文斗争与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去理解。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编入了大量的小古文,这是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丰盈其文化品格的重要素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古文早已失去了实用性而变得神秘陌生,造成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的困难。为此,正确地把握与处理小古文在"古"与"今"两个维度上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上一是比较古与今,把小古文教"趣";二是还原古与今,把小古文教"实";三是链接古与今,把小古文教"活"。  相似文献   

15.
张海英 《教师》2022,(4):24-26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常常以寓言、历史故事等文化载体来进行传播,小古文更是其中的典范和精华.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古文是学习的难点,所以,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对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现状及其文体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巧借故事导入、介绍创作背景、探究重点字词以及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6.
一问三不知     
古文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可惜我们从中学一开始接触古文就是"之乎者也",弄得一头雾水,以致望而生畏。其实,好多古文是很明白的,很有趣的。如果从这些明白有趣的古文读起,我们就会觉得古文并不是很难懂。等读了相当数量的这一类古文,再去读深奥一点的,也就觉得不难了。那时,你就步入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殿堂,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古文,我没有理由不爱你!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为载体,它包含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学习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语言精粹,也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中渗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文,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恰好排除了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的心理障碍和学习困难。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会使教和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9.
王爱娣 《广西教育》2013,(20):32-33
语文是母语课程,它具有语文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也具有传承民族语言和文化传统的使命。前者使得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学科课程的学习规律和学科特征;而后者,则使得语文与其他学科又有所区别,拥有独特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语文更应受到重视,尤其应加强对古文经典作品的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植民族文化之根。本文拟从中学古文经典作品“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方面作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一大途径在于深入研读古文。但是,由于古文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年代较为久远,再加上现如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的古文阅读能力越来越差。而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字、词、句的逐级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忽略了整篇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