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战国时期的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把学生当作“病人”,把教师当作“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学生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中医诊断,有所谓“望、闻、问、切”法.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掌握学生学的情况,也可借用“望、闻、问、切”.通过“望、闻、问、切”,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速度,争取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望、闻、问、切”本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作为教师,如果也能正确运用“望、闻、问、切”来诊断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对症施教,将使每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效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矮子爬楼梯——步步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之四诊,主要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归类来认识疾病的历史和临床表现的全过程,作为中医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成秋 《师道》2000,(1):48-48
望、闻、问、切、谓之“四诊”,是我国传统中医诊治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要使班集体健康发展,班集体成员健康成长,也有必要“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6.
“望、闻、问、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的杰作。而在当今日益蓬勃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这四种中医沿用的诊断方法也有了用武之地。弃医从文后的“望、闻、问、切”不但能  相似文献   

7.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作为中医了解病情的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望、闻、问、切”四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玲 《文教资料》2010,(23):132-133
"望、闻、问、切"是我国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不仅有利于班主任了解班级状况,而且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名医扁鹊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他运用此法给人治病,诊断准确、疗效颇佳。笔者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法”,如果运用到教学中,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驾驭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学校管理其实也可以借鉴这一国粹。  相似文献   

11.
我在英语教学中尝试着运用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望"就是通过观察学生听课表情来发现问题;"闻"就是通过训练学生的"说"和"读"的发音来发现问题;"问"就是通过耐心细致地课堂提问发现问题;"切"就是通过实施质量检测来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学上,“望、闻、问、切”是一种传统的诊断病症的方法,把“望、闻、问、切”四诊法应用于电脑故障的检修方法上,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有效的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中的大部分计算机故障,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3.
姓名:汪成材(父亲)   席成凤(母亲)   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诊断过程:   望:两位家长眉头紧锁,唉声叹气,似乎心事重重.……  相似文献   

14.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引申和借鉴这四种方法,及时收集课堂反馈信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寻找最佳切点,可有效调控数学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校地处边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物理学习"学困生"面大.为提高民族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我们提出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物理的统整方案,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望、闻、问、切"是我们中国中医的诊疗方法,通过上述的步骤可以准确的诊断病人的疾患.教学中我们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巧妙的把"望、闻、问、切"转移到物理教学中来,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学是研究诊察疾病、辨别症候、决策防治、判断预后及其原理的科学。传统的中医诊断学以古代哲学、古代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为核心内容,形成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外揣法、整体观、病传论为基本原则;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主要手段,不但过去和现在,而且在将来,都将按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17.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它和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呢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研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深深地感到“望、闻、问、切”这种中医诊病的方法,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如果把它总结出来,用于教学,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医的“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是指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目前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  相似文献   

18.
王刚 《河南教育》2005,(11):35-35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它和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呢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研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深深地感到“望、闻、问、切”这种中医诊病的方法,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如果把它总结出来,用于教学,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医的“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是指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目前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在诊察小儿疾病方面,主要依靠"望"与"闻"。一、望诊望诊即运用视觉来观察小儿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望神气所谓"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健  相似文献   

20.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它可以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四诊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样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