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太空望远镜——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3年6月被送入太空。进入太空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替第一代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月球之外"凝视"浩瀚的宇宙。韦伯太空望远镜以"阿波罗"时代的NASA局长的名字命名,除了NASA,欧洲、加拿大的航天主管部门也参与其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太空开发方面最近又出惊人之举.总部设在西雅图的"高电梯系统"公司近日宣称,计划在21世纪建造一座能将人和货物送入太空的电梯.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来,许多梦想家一直想要建造太空电梯,这种电梯能通过轨道向月球、火星等星球输送货物,且与发射火箭相比费用低廉。然而,虽已耗费数十亿美元,仍见效甚微。一项众筹资金的太空电梯实验项目或许将向太空迈出一小步。实验设想位于华盛顿州塔科马港市的太空电梯集团专门从事太空电梯技术的研发,该公司提出了一个有史以来最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向空中发射一个高空气球,气  相似文献   

4.
<正>要想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如今唯一的选择就是火箭。然而,这种情况未来可能会发生改变,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其他的太空旅行方式,比如,用太空电梯、水下太空枪、弹射器甚至气球来旅行或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虽然其中有些方法看起来就像白日梦,但它们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现实。科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生活的人差不多每天都要乘坐电梯,但你有没有想过坐电梯到太空旅游?也许有一天,人类只要从太空中放下一根绳索就可以将卫星和飞船拉到预定轨道,像玩木偶一样轻松。这种大胆的设想是俄罗斯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美国航天科学家进一步对此进行了论证。著名太空科幻小说作家阿瑟·克拉克根据他们的设想写出了《天堂的流泉》一书。在这都科幻小说中,工程师利用最先进的材料建成了一个太空电梯,电梯站设在位于地球赤道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草图已经拟就,理论上也没有任何问题。也许是15年,也许是30年,美国科学家将在赤道附近建成近10万千米的太空电梯,它矗立在一座25千米高的巨大平台上。它的轨道骨架是用碳纳米管合成的超级材料。它最多可承载200多部电梯,每小时可运行200千米,7天后抵达同步轨道。届时,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成本将由1千克1.1万美元降至110美元。这样将物体送入太空的成本只是目前各种运载工具开销的“零头”。设计者估计,谁抢先建成太空电梯,谁将至少统治外太空100年。未来,有可能造出10部这样的电梯,也有可能造出延伸到月亮和火星的巨型电梯。  相似文献   

7.
打造一架通往太空的“太空电梯”,原本是一些科幻小说中的大胆梦想,然而从上世纪末起,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大力研究从地球上建造“太空电梯”通向10万公里高的太空中的可行性。然而,由于建造“太空电梯”所用的碳纳米绳技术过难,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8.
打造一架通往太空的“太空电梯”,原本是一些科幻小说中的大胆梦想,然而从上世纪末起,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高科技公司就开始大力研究从地球上建造“太空电梯”通向10万公里高的太空中的可行性。然而,由于建造“太空电梯”所用的碳纳米绳技术过难,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9.
安利 《百科知识》2003,(10):7-8
你有没有幻想过乘坐“电梯“直上云霄,到太空遨游一番?你有没有设想过,将来的卫星和飞船发射根本用不着火箭,一根绳索就可以把它们拉到预定轨道?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然而,美国的一个名为Highlift Systems的公司不久前宣布,它将在未来几年内开始建造一座能将人和货物送入太空的“电梯”。这座太空“电梯”用一条约10万千米长的缆线建成。它的底端位于地球的一座大洋平台上,另一端则向太空延伸。这种垂直升降装置最终将取代火箭,从而开创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科苑 《今日科苑》2006,(5):11-13
也许在15年后,“太空电梯”就会竖立起来——那时,一根长达数万千米的缆绳,将一头拴在海洋中的平台上,另一头连在太空中的一个平衡锤,机器人升降机则沿着太空梯升降,将卫星、宇航员等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1.
<正>"太空国家"听起来像一个直接从科幻小说中拿出来的概念,如今却成为现实。去年10月中旬,一支国际性科学家团队宣布成立首个太空国家"阿斯伽迪亚",旨在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的撞击。从现在起,可在阿斯伽迪亚项目网站上注册,前10万名注册者将成为阿斯伽迪亚的公民。太空国家背后的航天专家团队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罗马尼亚、俄罗斯和美国。按照建国计划,他们首先将在2017年发射一颗机器人卫星,以纪念人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17-I0019
[导读]月球建电站靠谱不靠谱?制造电梯所用的“绳索”可供选择的材料是碳纳米管,但焦维新指出,目前生产的碳纳米管无法达到太空电梯所要求的长度,所以太空电梯必须先过“材料关”。  相似文献   

13.
据国外媒体发表的一项最新概念评估称,太空电梯似乎是可以实现的,但我们必须借助技术进步减少风险,而且太空电梯的基础设施可能需要真正的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14.
去年9月份,美国70多位太空科学家和各界高级工程师聚会讨论如何制造一种“太空电梯”。根据设想,这种电梯建成以后,人们可以通过它自由地来往于天上人间。据悉,“太空电梯”的原理并不复杂:一根10万公里长的高强度的纳米电缆,一端固定于地球赤道附近的一座海上平台上,另一端连在一个与地球同步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太空  相似文献   

15.
<正>虽然现在的太空食品营养丰富、种类繁多,进食也非常方便,远非过去"牙膏式"食品可比,但人们仍然觉得不满足。试想,如果不能时不时地喝上一杯酒,品尝一杯咖啡,那么太空生活将会多么无趣!喝上一杯可乐1985年7月12日,身穿"太空服"的可口可乐坐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了首款进入太空的碳酸饮料。为了保证宇航员在失重的状态下能顺利喝上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还专门设计了"太空罐"。罐子里安装了固定的带封口的吸管,可以防止饮料倒流。唯一令人遗憾的是,饮料不是冰镇的。可口可乐不仅受到美国宇航员的欢迎,还引起了苏联宇航员的兴趣。1991年,"和平"号空间站上也进行了可口可乐太空罐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用一条通向太空的绳子来发送卫星,其发送费用将比目前的火箭输送降低数千倍以上, 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构想!它就是未来极有可能取代火箭的太空交通工具——太空电梯。  相似文献   

17.
科学历程     
文西 《百科知识》2014,(17):39-39
正1977年9月5日——"旅行者"2号带着人类的问候进入太空1977年9月5日,"旅行者"2号进入太空,在它进入太空前不久,"旅行者"1号也于同年8月20日启程,开始了太空之旅。"旅行者"计划源自于一个176年一遇的外太阳系行星位置排列。利用这个机会,探测器能够连续借助前一颗行星的引力加速飞往下一颗行星。两架"旅行者"各自带有一张"地球  相似文献   

18.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2,(15):20-21
正中国于6月16日成功发射了"神舟九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了对接。这次任务的一大看点是,中国女宇航员首次进入太空。49年前的这一天,前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单独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升空,成为人类历史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继她之后,又有很多女宇航员进入太空。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女性在太空探索史上创造的一个个"第一"吧!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4月,以色列首个登月探测器"创世纪"号登月失败,最终撞向月球。这给人类日益活跃的空间探测敲响了警钟——越来越多的垃圾进入太空。卫星、探测器、载人飞船、火箭推进器的残骸等,不计其数的太空垃圾以惊人的速度绕地球飞行。为此,科学家计划用"渔网"和"鱼叉"两项技术清理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20.
<正>"太空航母":轻松游太空近日,维珍集团投资的"太空航母"——"白骑士2号",在全球著名航展"飞来者"大会上成为焦点。"白骑士2号"由美国斯凯尔德复合技术公司设计制造,投资方希望它能将普通乘客送上太空,使乘客在零重力状态下体验奇妙的太空游,从而掀起"太空旅行"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