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下,国内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好新闻、好作品层出不穷.记者放低身段,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将镜头对准普通的劳动者、社会基层群众,反映他们的苦与乐、喜与忧,表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境界,给新闻界吹来一阵清风.  相似文献   

2.
汶川“5·12”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把镜头对准了灾区,央视一套、新闻频道立刻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出,开始24小时直播地震灾情,充分体现了我国电视媒体的快速反应及应变能力,在我国灾害电视报道的历史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2015,(3):2-3,97,98
中阑广播联盟走边疆、跑哨所,访老区、赴灾区一羊年春节,来自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的编辑记者放弃与家人团聚,走向基层,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记录中华儿女的火热生活。记录基层变化,书写时代篇章——这是新闻战线5年来"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延续,是"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的延展,也是‘‘走转改"活动的深化。中央台温暧  相似文献   

4.
4月5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宣布了第86届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结果。 获2004年度普利策新闻奖两大摄影奖的记者,不约而同地将他们的镜头对准了战争,对准了那些在贫困、冲突和 死亡阴影下生活的人们。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摄影记者是在用照相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用照相机关注并记录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照相机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一名称职的新闻摄影记者,他会时刻关注民生,经常站在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把镜头对准社会,对准百姓生活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把握正确方向,用"社会眼"讴歌时代  相似文献   

6.
“电视镜头要更多地对准群众”,这是温家宝同志在考察中央电视台时,语重心长的一句话。这不仅仅是对电视宣传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媒体的希望和要求。就是说,电视镜头中要更多一些群众的身影,报纸版面上要更多报道一些群众的事情,广播里要更  相似文献   

7.
徐生 《军事记者》2008,(7):12-14
“这是一个危急时刻,特大地震把汶川等地摧垮。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你们用手中的笔、镜头记录灾区的悲情大爱,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灾难抗争的精神风貌……人民永远将你们铭记!”  相似文献   

8.
后勤 《新闻前哨》2004,(9):16-16
新闻摄影工作者如何“三贴近”?笔者认为,李长春同志“把镜头对准基层”的概括极为准确。 以平民视角取景 只有把镜头对准基层,捕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火热实际,避虚就实取景,才是最佳取向,新闻图片才会有冲击力、感染力,报纸才会产生实效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人们朴素而又简单地称之为“海”.一夜涛声起,众人赶海忙.时势推动,舆论喧哗,新闻镜头顺理成章地聚焦瞄准了“海”上.把镜头仅仅对准“海” 上,够吗?  相似文献   

10.
《都市一角》是文汇报“为读者服务”专刊中的一个图片专栏。这个专栏以新闻照片的形式,把镜头对准都市生活中的一些不讲文明、不讲礼貌、不讲道德等不良现象进行聚焦,对准各种违法乱纪等腐败行为进行曝光,大胆地剖视了社会生活的断面,大角度地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该栏目从1987年11月开设以来,便以这种独树一帜的风采博得了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回到繁华美丽的南昌,想着这十天四川地震灾区的经历,震撼、感动和收获非笔墨能形容。有这样几个镜头至今还时常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12.
林娜 《青年记者》2006,(12):43-43
在新闻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多多倡导体验式报道不失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新途径。体验式报道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既加深了报道的深度,也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体验式报道要走进生活,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重铁分局内江机务段坚持把新闻镜头对准一线工人重庆铁路分局内江机务段坚持把新闻镜头对准一线工人,宣传苦、脏、累、险的机车乘务员和模范标兵,激发了一线工人主人翁责任感,收到实效。这个段党委明确表示,新闻报道要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要有利于铁路运输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一次考察中央电视台时说,电视镜头要更多地对准群众,更多地宣传群众,宣传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想知道的事情。记者在坚持新闻采写的客观与真实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民生关爱作用,多关注一些对国家、社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情。记者要在政府与老百姓之间做好桥梁与纽带的沟通作  相似文献   

15.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是要求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和所有的电视从业人员把焦点对准基层,把镜头对准百姓,其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要深入基层,汲取养分,从中增长自身的本领和才干,办出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6.
当下,国内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好新闻、好作品层出不穷。记者放低身段,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将镜头对准普通的劳动者、社会基层群众,反映他们的苦与乐、喜与忧,表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境界,给新闻界吹来一阵清风。  相似文献   

17.
信息速递     
事件 温家宝考察中央电视台 据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下午考察了中央电视台,并与中央电视台部分干部、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座谈。温家宝指出,电视宣传要更多地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电视镜头要更多地对准群众,电视报道要更多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电视节目要更多地创造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不知道中国跟踪摄影第一人徐永辉和他的传奇故事以前,我不敢相信有人竟会执着地用整整60年的时间,将镜头对准余杭乡下的一户普通农家.而当获知徐永辉老师目前仍住在杭州,并一直用镜头跟踪、记载着余杭乔司镇农民汪阿金一家的变迁时,我由衷地觉得,余杭区档案馆有责任将这60跟踪的珍贵瞬间收入馆藏,实现其永久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把镜头对准人民群众,用形象的画面和准确的语言来反映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反映时代的生活、时代的人,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这是每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历史重任。 因为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电视记者只有把镜头对准群众,对准生活,才能反映时代的真谛,才能揭示时代价值的精髓。 1996年,笔者在农村深入生活时,发现一些老年人经常聚在一起唱京剧。他们的活动像滚雪球一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这不仅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还因而引起了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我们便以此为素材,拍摄制作出专题片《京腔京韵唱晚情》,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村由此受到启发,进而起之效仿,兴起了文化文明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一些不良风气,如迷信、赌博等活  相似文献   

20.
靖鸣 《新闻记者》2007,(2):52-54
采访对象接受媒体采访会呈现“霍桑效应”著名记者艾丰认为:“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