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肆虐洪水的巨大破坏力造成的灾难后,形成了一个以灾情为核心,纷繁复杂的"新闻场".洪灾"新闻场"呈现的是俯拾皆是的碎片式新闻图景;洪灾报道应该围绕最严峻的灾情,选择性地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一、科学建立灾情档案,对于防灾救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期,当地突发重特大暴雨洪灾,造成人死亡、失踪,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大面积中断,多家省市重点农业园区、景区景点受灾,大面积农田被毁、民房被冲,经济损失达32亿元。为防范这次强降雨,县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启动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建立了气象预警预报数据库档案;洪灾发生后,县成立抗洪抢险、应急保障和灾后重建指挥部,建立了灾情数据统  相似文献   

3.
慰问信     
《四川档案》2004,(5):9-9
达州、南充、巴中、广安等市档案局:2004年9月3日至9月6日,我省东北部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达州、南充、巴中、广安等地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百年不遇的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给我省的档案事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灾情就是命令”。达州、南充、巴中、广安市档案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紧急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抗洪抗灾的战斗。洪灾发生后,档案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立即深入到灾情较重的地方,实地调查,指导受损档案的抢救修复工作,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减轻档案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1983年7月31日,陕西日报摄影记者胡武功结束了在陕南的采访,就要赶回报社了。突然间,风雨交加,汉江水奔腾吼叫,一场特大洪灾在安康县城发生了。灾情就是命令!摄影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惊天动地的抗洪抢险场景,使胡武功毅然投入这一战斗中。胡武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拍摄了近百张纪录灾情、反映抗洪斗争的新闻照片,并择优于8月3日、8月8日分别在陕西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上发表。其中之一的《洪水袭来之际》(见本期封二),在荣获中国日报1983年度摄影比赛一等奖之后,在全国新闻摄影1983年作品展览中,又荣获中  相似文献   

5.
自5月下旬到7月上旬,广西遭受了多次大暴雨,特别是6月中旬出现的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造成广西有史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大,损失惨重。全区78%的县市遭殃,平均每3人中有1人受灾,因灾死亡至少2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80多亿元,广西经济因此大伤元气。 广西洪灾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先后打电话询问灾情。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邹家华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广西了解灾情及灾后重建家园问题。广西各族人民在自  相似文献   

6.
洪灾来临,全省广播电视系统紧急行动起来,投入了抗洪抢险的斗争中。7月8日上午,省厅召开机关党员干部大会,传达了省委、省政府的抗洪部署,动员全厅干部职工为抗洪救灾斗争作出应有的贡献。会后,厅领导分别带队赶赴大江南北受灾地区了解灾情,慰问战斗在抗洪第一线的广播电视职工,指导抗洪救灾的宣  相似文献   

7.
选取典型现场突出记者"亲历"位于泰国中部的大城府因拥有多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寺庙以及容纳多家汽车厂商和电子元件生产商的工业园区而备受关注.大城府的灾情牵动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汽车产业链下端以及电子产品厂商的关注,因此记者选取大城府为洪灾报道的第一个地点.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中旬以来,南昌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其范围之广、时间之长、态势之险、灾情之重,都是历史罕见的。广大抗洪军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心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团结奋战,殊死搏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堤之将倾,豪情壮志惊天地、泣鬼神。我市广播电视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畏艰险,不顾疲劳,用饱含深情的笔,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的悲壮画面,传递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夺取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面对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面对…  相似文献   

9.
近日,《1950—2020年四川灾情疫情应急处置概览》一书正式出版。该书由四川省档案馆主编,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发生过的重大灾情、疫情为主线,精选汇编了省档案馆馆藏的99份档案,客观、翔实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应对各类灾情、疫情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俊华 《青年记者》2017,(11):82-83
2016年夏季洪灾中,VR全景直播、可视化H5作品、记者手机4G直播、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被多家媒体应用,使洪灾得以全面呈现.洪灾作为一种自然风险固然应该防范,但此次洪灾中出现的社会舆论风险更应该引起关注.我们已经进入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当代的社会风险,大多是由传媒的信息传播行为呈现出来的,因而是典型的‘呈现性风险’,或者说‘媒介化风险”.①灾难中舆论风险引起的社会情绪恐慌往往甚于灾难自身,就某种程度而言,风险社会中媒介舆论引导不当将会撕裂社会共识,舆论引导得当则会弥合社会共识,2016年洪灾发生后新媒体舆论的引导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夏天,长江中下游等地遭遇数轮强降雨侵袭,多地洪水肆虐,受灾严重,牵动人心.其中,主要受灾省份之一的湖北,降雨之强、江河流量之大、险情和突发事件之多、灾情与损失之重,历史罕见. 如此洪灾面前,作为一名年轻的驻站记者,如何配合报社与记者站,拿出相对及时、准确、深度的报道,成为对个人职业素养、坚毅品格等多方位的锻炼与考验.以下四方面,让我体会颇深. 提前准备,心中有数.上半年,国家防总已多次强调今年“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早在今年主汛期来临之前,我们就提前关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官方网站相关信息;查阅1998年抗洪典范报道,熟悉、了解抗洪知识与相关术语等.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以来,我国南方发生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灾情严重,给交通、电力、能源供应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面对灾情,成都军区部队坚决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号令,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全力以赴投入抗灾救灾。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21日,四川达州境内宣汉清溪发生天然气控制性溢流事件,造成上万人大转移。这是近3年里达州市连续发生的第三次较大的灾难事件。在此之前,2004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9·3”特大洪灾,2005年遭遇“7.8”洪灾。对这种灾难性报道应当进行怎样的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引发了当地媒体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3,(6):41
2013年4月23日,在四川雅安地震灾情发生后的第三天,中国扶贫基金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灾情发生至今所有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捐助的情况。其中,作为川企代表,黄老五食品第一时间发起了捐赠产品的号召,黄老五生产线全线生产,优先为灾区同胞供应黄老五酥类产品,推迟对全国市场所有订单的供货,直至灾情解除。如此快速反应,举十分之力援助同胞,感动全国。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中国境内发生的特大洪灾,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到8月下旬,全球有数百家新闻机构近4000名记者云集湖北、黑龙江等灾区,对中国的洪灾进行了直接采访和报道。中国国内的媒体自然把抗洪救灾作为头等大事,以前所未有的规定进行了报道,西方媒...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6日,抚顺市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超强降雨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洪流。座落于该市群山深处的辽宁省档案局(馆)电子档案备份中心,顿时陷入汪洋之中,情况危急……险情就是命令。备份中心的险情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省档案局党组和全局(馆)干部职工的心。16日下午5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报告会一结束,局党组立即指示备份中心主任张跃山和干部梁翰超设法摸清灾情,并于当晚召开党组扩大会,  相似文献   

17.
李颖 《新闻窗》2008,(4):90-91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媒体在第一时间赶赴四川灾区,对灾情进行了全方面的报道。各新闻媒体在短短一段时间里就发布了大量信息和现场报道,从他们及时传递的图片、消息、新闻和现场报道中,我们及时了解到灾区的信息,得知了灾情的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关注新闻、了解最新灾情的强烈愿望,也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指挥、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救人,  相似文献   

18.
抗洪之歌     
# 6月中旬以来,江西省连降暴雨,洪水泛滥,汛情紧急。由于雨量异常集中,水情特别凶猛,灾情非常严重。截止7月是旬,江西共有88个县,1696个乡(镇),1600多万人口不同程度受灾,29个县(市)城区进水受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这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武警南昌指挥学校党委把抗洪抢险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提出了“人民是父母,灾情是命令,放假不离校,抗洪保人民”的战斗口号,全校广大官兵学员奋力拚搏,勇斗洪魔,以战天斗地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壮怀激越的抗洪之歌。● 8 Hll】柚“船..【州苜吐脚器m.洪水涯监·汛情紧.急 山j-m{#辑常糍-h水…  相似文献   

19.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温州都市报社作为浙江东南部的主要都市综合性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启动快速反应机制,赶赴灾区,从温州元素着手,力求以新闻服务灾区,赢得了读者好评。走近现场快速挺进灾区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当天下午4点,特派记者卢俊敏、蒋超搭乘飞机赶赴灾区报道灾情,寻找地震中的温州元素,并寻  相似文献   

20.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巿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以下简称"雅安地震")。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在随后的数小时内,以最新灾情、安全提示、求助呼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微博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迅速获知了雅安地震的实时灾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