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希平 《中华武术》2006,(10):28-29
太极拳史的研究已有百余年了,经过历代武林前辈和拳史专家的多方探讨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和共识,也发现许多疑点和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六条:1、“宋张三峰为武当内家拳始祖说”,有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之史料为据,虽神拳不足信,而武当拳派传人奉其为祖师是史实。2、“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者”无据。经查证,世传之名张三丰者,不下十数,均未言其习拳术、善武功,他与创太极拳无涉:3、太极拳之“张三丰祖师说”,源自武禹襄王宗岳《太极拳论》注文的误导。  相似文献   

2.
无极拳通论     
祁美娟 《武当》2014,(7):9-13
看了2012年11期《武当》杂志刊登的“漫谈太极拳之源流”一文,文中的“先天拳”一节中提到“张三丰得华山陈抟老祖无极门功夫,也传有无极拳”。我对此说早有耳闻,故而一直在寻找哪种才是三丰祖师所传的真正无极拳,其间得识两种无极拳,一种名虽同却与道家不是一个源流;而另一种虽称为道家拳,却与三丰祖师不同宗。后来,好在天道怜我,终于见到了张三丰祖师真传无极拳谱。今将其中的无极拳“通论”与“序文”捧献于贵刊。  相似文献   

3.
李师融 《武当》2000,(10):33-35
1925年,杨式太极拳正宗传人陈微明,首次代表杨氏著作《太极拳术》,公开向社会发行,影响甚广。该书是杨澄甫宗师口授,微明代笔,故书中有杨澄甫拳照(杨氏家传)的正宗拳谱。该书经澄甫公审定首肯,拳谱的真实性是有保证的,是一本价值很高的古籍。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的确是张三丰创造发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肇平 《武当》2005,(10):35-36
最近.道友介绍我阅读萧天石先生主编的《道藏精华》第二集之五《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笔者在《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卷二《太极长生诀》中,发现几篇有关《太极拳》的论著,足以说明“太极拳”的确是张三丰刨造发明。比如《太极拳论》、《太极拳歌》、《太极七十二图势》等五篇,篇篇都是讲“太极拳”与“行功”之奥妙。  相似文献   

5.
张方 《精武》2010,(8):66-67
闫志高先师传下的太极拳谱之开篇是“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第一句就是:“盖欲天下英雄豪杰延年养生,非徒技艺之末也。”于是我想到了“养生之道”,内家拳正在逐渐丧失其技击的功能,武学的悲哀从冷兵器时代结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技击必然要退位给养生。我听陈老先生说过,  相似文献   

6.
从文献、实物、考古三个方面论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关系。通过文献考证认为,张三丰的籍贯、名字号、体貌特征以及生活习惯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道教思想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是道教理论家和实践者,但并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明朝皇帝寻求张三丰的踪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治病仙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仙游行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实物之《张三丰遗迹记》碑内容可知,无论是记载张三丰的籍贯、行迹、与人交往,还是记载明成祖派人寻访张三丰其人,都未看出张三丰在太极拳或内家拳上有任何建树。从碑文记载内容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不发生任何关系;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关于张三丰的大量遗物、遗迹、遗诗等证据链分析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对《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的研究认为,太极拳附会神仙张三丰是从内家拳附会的张三峰移植过来的;《三丰全书》中王渔洋摘录的所谓内家拳源流来自于黄宗羲作的《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玄武大帝授拳于张三峰荒唐无稽;从《墓志铭》记载对王宗与王宗岳误传推断宋之张三峰传拳也是附会;无证据证明太极拳就是内家拳,从而推证内家拳或太极拳并非张三峰(丰)所创;移植内家拳的张三峰为太极拳的张三丰,是《三丰全书》出版以后的附会;王宗岳的理论和张三丰没有任何关系,太极拳非张三丰所创。  相似文献   

7.
李滨 《武当》2006,(5):26-28
影视剧《太极张三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张三丰的名字,现在多与中国拳的一个派别——太极拳联系在一起。”著名太极拳家吴志青说:“考各家太极拳之源流,均称系丹士张三丰所传授。”(《太极正宗·弁言》)  相似文献   

8.
杨立志 《武当》2008,(1):30-32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流派中的两大名宗之一,素称“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武学界少数人至今仍对武当内家武术与武当高道张三丰的关系持否定和怀疑态度,如顾留馨先生在其编著的《太极拳术》第九章指出:“关于太极拳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与王宗岳等五种说法。”但他最后认为“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顾留馨《太极拳术》,第352—353、25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由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张耀庭担任主编的《中国武术史》一书中,根据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与《宁波府志·张松溪传》的记载,介绍了明末武术界的“内家”、“外家”之说,对“宋之张三峰”创拳之况未置可否,认为《明史》记载了张三丰,但“没有提到他会武术”。作者最后存疑说:“故张三丰与内家拳之渊源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书中还介绍了黄百家的《内家拳法》。通观该书内容,侧重于少林拳的考论,而对武当武术基本没有涉及。关于太极拳的起源,该书采用现代学者唐豪、顾留馨等人的考证,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族人传习的拳法。陈氏拳技始自陈王廷”(张耀庭主编《中国武术史》第250~318页,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  相似文献   

9.
赵幼斌 《武当》2008,(7):15-17
杨澄浦口授、陈微明笔录的《太极拳术十要》,论述言简意赅,解释清楚易懂。无论是太极拳初学者,还是经年习拳者,都将它作为必读的学习指南。即使是功夫已有所成的拳家,也把这“十要”作为评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可见其在拳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李建祯  李仲良 《武当》2004,(7):16-17
太极拳运动,是“天理运人生,人生适合天理”的运动。天人相应.悟道养生。太极拳与哲学之祖——《易经》之五行八卦相照应,由八五十三势组成,分别代表运行之八门方位,与顺逆生克之五行转换:以阴阳鱼之玄机为标志的太极图象征着天地阴阳之无穷变化.太极拳祖师张三丰所传授的“拳诀歌”日:  相似文献   

11.
张冠杰 《武当》2006,(4):5-7
犹龙派太极拳,又名“隐仙羽化犹龙嫡派太极拳”、“七星太极拳”等,当地人为区别于其他门派太极拳则称之“龙形太极拳”。该拳据说是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根据《易经》太极阴阳变化的理论,及观看蛇鹊之战的  相似文献   

12.
山令誉 《武当》2004,(9):20-21
考证正统太极拳,必须有理论根据。因为张三丰创造太极拳,这个考证理论根据必须与张三丰直接挂钩。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认为杨澄甫1934年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附文中《张三丰太极拳论》和《王宗岳太极拳论》二篇论文,是太极拳的理论经典,也是张三丰创太极拳唯一的理论依据。其他也称太极拳理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王修雨 《武当》2009,(2):22-23
笔者经仔细研究发现,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理论,虽都同用“太极”一词,但二者区别较大,在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可寻找出“经络”、“易经”“兵法”等痕迹,拳架与拳理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武当三丰太极拳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等,太极两仪之理是张拳应用之本。  相似文献   

14.
李滨 《武当》2010,(7):35-37
太极拳源远流长。李亦畲整理《王宗岳太极拳谱》,1881年抄存郝和珍藏本有《太极拳小序》说“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马印书从姨丈李亦畲处抄得《太极拳谱》,为1867年之初稿,小序首句作“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太极拳寻踪,是太极拳史学研究的课题。拳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有人提出张三丰创拳之说,其中典型的说法有几个。一是吴图南在其《国术概论》中讲的太极拳传递:张三丰(元末)——王宗岳(明孝景间)——蒋发(清康熙间)——陈长兴(1771—1853年,作者注);二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邢喜怀——张楚臣——;另一种说法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陈王廷——。几种说法,虽矛盾很多,但都讲张三丰传拳王宗岳。此说真假,弄清王宗岳的生活年代是个关键问题。但是否真有王宗岳其人?如果有,是何时代人?主要活动在哪里?一直是个谜团。  相似文献   

16.
钱良  王勤俭 《精武》2009,(12):57-57
拳谱云:“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孙式太极拳诀亦云:“太极拳本内家拳,不用拙力意当先。”  相似文献   

17.
龙力子 《武当》2009,(10):17-18
一、太极功法的文化境界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拳谱曰:“太极者,阴阳之母也。”以太极而名功法曰“太极功法”,全称应是“太极养生修道功法”。此功法起源于道学。三丰祖师曰:“太极拳乃人道之基。”  相似文献   

18.
山令誉 《武当》2003,(10):16-17
论掤劲八法招法与张三丰十三势功法差异 陈鑫的掤劲八法等十三势理论与张三丰十三势理论相比较,虽然都冠名太极拳,但陈的十三势是进攻招法,张的十三势是防御功法。名称相同,拳理却不能相提并论。它们主要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李万斌 《武当》2010,(2):34-37
(4)“元善从复始”记述《张三丰承留》。据《太极法说·张三丰承留》说:“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子来,字著宣平许。延年药在身,元善从复始。”这“元善从复始”,元善者,即李元善也。原来,《太极拳宗谱·张三丰先师十三势法说》是唐村李氏八世李春茂得之于千载寺太极官博公武道传授,而秘传李家子弟,至十世李元善恢复张三丰先师十三拳名目传扬。  相似文献   

20.
李国兴 《武当》2003,(3):10-12
张三丰是明代著名的道教人物,其功绩在于开创了武当教派,深化了内丹修炼技术,创编了太极拳与内家拳等。据《道统源流》记载,该派渊源于陈致虚和陈抟。清李西月则认为:“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即陈持),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或以为隐仙派者(《张三丰先生全集》)。所谓的“隐仙”,是指隐居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