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个小说创作学习班上,有位年轻的业余作者一连讲了几个构思,结果都被与会者否定。原因是:他所要写的,别人已经写过了。这位年轻作者长叹一声:“唉,总是撞车!”“撞车”,究竟是什么原因?许多青年朋友提出这一问题。似乎难以讲明白。一位与会的作家忽然想起了写情书。热恋中的人,只要有点文化,总免不了要写“情书”.所谓“情书”,就是有情人之间表示爱情的信。世界上的“情书”究竟有多少,谁都没有统计过,恐怕也难以统计。但它肯定要比人们所创作的小说作品要多得多.“情书”多如牛毛,却“风格”各异、长短不一。或直率,或迂婉,或质朴,或华美,或理智,或冲动,或情  相似文献   

2.
老婆时常揪着我的耳朵问:“余阿毛,你这辈子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总是满脸委屈地说:“不就是给你写过一点嘛。”她总是露出不屑和不信的表情。她这样是有理由的。我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假如把它们都收集起来,我相信可出一本厚厚的书。遗憾的是,它们恐怕早就被人撕碎扔在风中了。但有一封情书,是我亲手撕碎的。  相似文献   

3.
我从去年3月开始学写新闻报道。一年来,被十家新闻单位用稿三十余篇,我有一条体会就是:写稿要有‘丑媳妇’敢于见‘公婆’的胆量。开始写稿那阵子,就像写情书那样遮遮盖盖,生怕自己写的稿件被别人发觉后见不了报,亮丑、  相似文献   

4.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3,(4):64
解密档案显示尼克松曾为克林顿献策并代向俄传话日前,美国于2013年1月6日为尼克松举行了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其中,尼克松总统图书馆为纪念尼克松百岁诞辰展出的备忘录和其它档案显示尼克松曾在幕后为克林顿献策,教他如何在后冷战时期处理外交事务,甚至毛遂自荐为克林顿向俄罗斯时任总  相似文献   

5.
翻检旧物,找到—包老情书,不是别人写给我的,而是我写给别人的——这一点很能说明我的本质了,一旦掰掉,锱铢必较,休想留下我—分一毫,连情书也是要还回来的。但是这堆情书里的一句话,还是叫我小小震惊了一下,9年前的一个夏夜,我给某男写:“你是我的香水。”  相似文献   

6.
情书     
某年舂晚,冯巩有一个小品:在成为大款之后,他巧遇当年同桌的女生,回忆起学生时代曾给这位女生写过情书,女生很快就给他回了封信,他喜滋滋地打开,只见上面只写着—个字:“呸!”  相似文献   

7.
刘毅 《北京档案》2000,(12):36-37
毛岸英同志牺牲近50年了,年轻时我有幸与他相识,又与他在一起工作过,战斗过,在抗美援朝50周年到来之际,写此短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美国副总統尼克松到八个非洲国家作了訪問。美国副总統長途跋涉,并不是因为他对非洲的叢林和黑人感觉兴趣。这次訪問事实上是标志着美国要把它的势力进一步伸进这塊富饒而又正在發展变化中的大陆。凱撒說过:“非洲,我牢牢地抓住你!”从尼克松結束訪問后所提出的报告中,人們看到了美国統治集团同样的貪欲。对于这样一次有强烈的政治意义的訪問,可能有不同的报道方法。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缺乏独創精神的記者,他可以套用公式,写那种例行公式的新聞。但是,报道尼克松到达摩洛哥首都的合众社记者是一个用心的記者,他从另一个角度来写这条新聞:  相似文献   

9.
王羽佳 《北京档案》2016,(12):36-38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尼克松此次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北京动物园作为接待尼克松访华团的场所之一,负责接待尼克松总统夫人和部分官员的参观访问.从1972年2月21日到2月29日,北京动物园共接待尼克松访问团56人参观游园,在选择、护送赠送给美方的国礼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京动物园的档案全宗里有几件档案记录了参与接待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团的相关情况,从这些档案的背后可以探寻到与这次轰动世界的外交活动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尚杰 《网络传播》2006,(12):89-89
我敢肯定,现在的年轻人恋爱,已经很少写我这一代人笔下的那种情书了。我指的不是悄悄话,只要人类存在,男女相爱就有这样的卿卿我我——我想说的,是情书的形式。在21世纪,恋人们阅读的,只是数字化的电子邮件,不再是那,贴着邮票的牛皮纸信封中,裹夹的那张纸,那带着体温、透着心上人性格的道道斑斑。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章含之著《风雨情》一书中,叙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这是中美建交之前的一段小插曲。 1972年尼克松派遣黑格将军率领庞大的先遣队来华作全面准备。黑格将军与中国领导商谈起草公报要点,落实尼克松访华细节,并沿着尼克松访华路线  相似文献   

12.
1月21日,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正式开始对外发售前总统尼克松的讲话录音磁带。对外出售尼克松的讲话录音在1992年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美国历史学家斯坦利.库特勒和一个名为『公民』的民间组织对国家档案馆提出了起诉,控告他们没有尽快把尼克松的讲话录音对外公...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是汪静之(1902—1996)诞辰100周年。是年,由他的73岁的儿子汪飞白教授整理、编辑出版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写给他的6位恋人中的一位即符竹因的情书集《汪静之情书:漪漪讯》。该书2002年5月份已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它约有150封情书,  相似文献   

14.
尼克松下野之后,著作接连问世。首先是于1978年的《尼克松回忆录》,洋洋百万余言。其后有:1980年《真正的战争》,1982年《领袖们》,1983年《真正的和平》,1985年《再不要越战》,1988年《1999:不战而胜》,1990年《角斗场上》。上述诸书中,尼克松格外偏爱的就是《1999:不战而胜》。他在该书后面“作者的话”中,不无深情地说:这部书是我毕生从事对  相似文献   

15.
越南战争是二战后历时最长、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美国损兵折将,无数越战老兵抑郁自杀,公众对美国政府也大失所望。据美国广播公司2008年12月2日报道,美国尼克松总统博物馆和美国国家档案馆首度披露了关于尼克松发动越南战争的一批内幕资料,包括时长200小时的录音带和多达9000页的文件,记录了尼克松对越战和他的一些同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12,(10):70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1972年2月  相似文献   

17.
1972年2月21日上午.尼克松总统的“空军一号”专机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加油后飞往北京。11时15分.尼克松专机机组辅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跑道上。15分钟以后,“空军一号”准时落地。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0月,我们因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瞿秋白学术讨论会而聚会在北方的小城市—徐州。在一次会间休息的闲聊中,不知是谁起的头,我们从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生活,谈到鲁迅和许广平从师生变成夫妇,继而又扯到郁达夫和王映霞……忽然,谁冒了一句:“我们何不编一本中国现代作家情书集呢?”虽则我们三人,一个是教师,一个是编辑,一个是编剧,平均年龄已三十五岁了,而这时却象小孩子一样兴奋起来:“对对对,一个星期编好,这肯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至于书前的序嘛,请贾先生给我们写吧。”坐在一旁的贾植芳先生笑着还没来得及回答,贾师母就开了腔:“都老头子了,还情书呀情书的。”一席话,说得大家都哈  相似文献   

19.
尼克松的"黑匣子"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 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一架美国运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一个秘密的集装箱从机上卸了下来,这是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活动型卫星地面站.在中方有关人员的协助下,美国的这个卫星地面站便安放在北京首都机场.  相似文献   

20.
说来让人见笑,我学习写作初始于谈恋爱时的写情书。在给恋人的近百封书信中,我博引了一些诗歌和散文的名句,就这样写作帮我传了情,我也渐渐地迷上了写作。我先是在单位里编简报、写总结、整理先进事迹材料等等。以后,我又把笔触伸向社会。有一天,我把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