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杨和小河     
教材分析《白杨和小河》是一首采用拟人化和借喻手法的儿童歌曲,形象而生动。作品热情地沉歌了友谊和团结,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歌曲的旋律为小调式,结构为二段体,以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音调为素材的8小节引出了第一乐段。这个乐段包含4个乐句,各乐句的小节数为4、4、4、11。前两个乐句连续使用了“”这一节奏型,显得轻盈跳荡,描写了小河与小树活泼、俏皮的形象,学唱时应采用声断气连的方法,既保持节奏活跃的特点,又避免因休止符的阻断而造成句子的支离破碎。第三、四乐句的音调转为连贯,多次运用切分节奏加强语气,其…  相似文献   

2.
巢湖民歌调式以徵、羽两类为主。在这两类巢湖民歌中,调式特点是:同宫系统五声徵、羽调武色彩相融相生、交替进行。从调式构成上看,这种特点不仅表现在乐段、乐句之间,也表现在乐句之中。处理方法是:第一,“2”音的功能角色转换,第二,直接游移。在为数不多的宫、商、角三调式中,从调性色彩上看,倾徵、羽色彩现象特点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这是在新疆喀什维吾尔族人民中流传的一首儿童歌曲。这首歌描绘了维吾尔族小姑娘古莱莱,生活在新时代里是多么幸福、愉快。同时歌曲中又赞扬了古莱莱是个有志气、不怕艰苦、勇于克服困难的孩子。这首歌采用七声羽调式,盵監拍。音域在五度以内。全曲共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三、四句完全重复第一、二两个乐句的旋律,第二、四两句还复唱一次。第一、三两句是由后半拍起句,唱时要注意把时值唱准确。这首歌也可编成小歌舞进行演唱。这首歌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当你又爱上别的人”,“我心里多么悲伤”。这首民歌的独特之处是,前后各十二拍…  相似文献   

4.
陈莺 《儿童音乐》2008,(11):64-66
一、教材分析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通过重复轻快的节奏和大跳音程塑造了热情、灵巧、开朗的小主人公的形象。在句末辅以击掌或用打击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乐句?从概念上可以理解为:乐句是旋律单位,它的长短不一。我们打个比喻:一篇文章是由段落和句子组成的,一首乐曲是由乐段和乐句构成  相似文献   

6.
<正>一些歌曲作法教科书及某些普及读物,常常将复乐段这种较之单乐段更为特殊的乐段结构,与“起、承、转、合”结构的乐段,并列归于四句体单乐段中两种不同类型。这样,带给人们的印象即是:一,在构成上,复乐段与单乐段无本质区别;二,复乐段只能包含四个乐句。  相似文献   

7.
经过小、中班时期的音乐教育,大班幼儿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除继续引导他们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绪,理解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音色等基本因素外,还尝试培养幼儿对乐句、乐段的感受能力。乐句、乐段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单位和表达音乐主题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培养幼儿对乐句、乐段的感受能力将有助于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幼儿感受乐句、乐段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探索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体会音乐是一句句、一段段地讲述事情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曲式学中,由四个乐句可以形成的曲式结构有乐段重复、复乐段、四乐句乐段和单二部曲式等四种。这四种曲式结构在音乐作品中是非常常见的,然而能否准确地区分以上四种曲式结构,对于初学曲式者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一方面,从结构功能运动的层次来看,四种曲式结构可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有的可体现出二阶段(如:abab、aabb)、有的可体现出三阶段(如:abba)、有的体现出四阶段(如:aaba、abca);另一方面,影响曲式结构形成的因素又较多(如:乐思材料、调性、和声终止式等)。因此,要想准确地辨析四个乐句构成的四种曲式结构,应当清晰地掌…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1.歌曲:摇篮曲:2.欣赏:鳟鱼(舒柏特)。教学主题:由欣赏引入新歌教学。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是他19岁时以克劳第乌斯的诗谱写成的。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乐句都是四小节,因此结构十分规整,第一乐段的两个  相似文献   

10.
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之友》2011,(5):I0002-I0003
《洪湖水,浪打浪》歌曲旋律明快绮丽、亲切动听,富有浓郁的襄河民歌色彩。全曲为三段式结构:前奏有双簧管和弦奏出。描绘洪湖秀丽的自然风光。第一段是“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的复乐段,结构严谨、婉转流畅。第二段是对比段,采用二重唱形式.全段为三乐句乐段构成:第一乐句节奏明快、曲调欢跃,第二句旋律舒展与第一段在音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2.
乐曲分析钢琴小曲《小鸟捉虫》以鲜明的音乐形象及生动浅显的表现手法历来为幼儿所喜爱。该乐曲旋律为五声音阶大调式,抒情、活泼,全曲结构工整,分A、B、A3个乐段。A段共有4个乐句,旋律婉转而优美,宛如正在飞翔中的小鸟。B段共有两个乐句,用乐句重复的手段构...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乐句?从概念上可以理解为:乐句是旋律单位,它的长短不一。我们打个比喻:一篇文章是由段落和句子组成的,一首乐曲是由乐段和乐句构成的。乐句就像文章段落中的句子。而两者的区别是:文章中句子是由标点符号来标识的;乐曲中的乐句划分是要凭听赏者的感觉以及已有的音乐知识经验来划分的。 音乐作品也像文学作品那样,有它需要表达的内  相似文献   

14.
摘草莓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摘草莓》是一首活泼抒情的儿童歌曲 ,它以流畅跳荡的旋律 ,轻盈灵活的节奏和生动细腻的歌词 ,刻画了小姑娘的可爱形象和关心老人、尊敬军属的美好的心灵。歌曲为羽调式 ,采用五句式的乐段结构。第一、二个乐句是平行乐句 ,句首都作五度上行大跳接一个八分休止符 ,造成切分节奏效果 ,使音乐显得富有生气 ,充满活力。第一乐句的旋律比较平稳 ,是对景物和心理的刻画 ;第二乐句后半部分的音调跳跃跌宕 ,描绘了小姑娘活泼轻捷的身影 ;第三乐句由两个重复的、具有舞蹈节奏特点的旋律型构成 ,模仿了采摘草莓的灵巧动作 ;…  相似文献   

15.
正课型唱歌课年级四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友谊的回声》;学习力度记号:f、p教材分析:《友谊的回声》是一首充满童趣的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为二四拍,二段体结构,A乐段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富有起伏感,仿佛是视线随着延绵起伏的群山而移动。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并  相似文献   

16.
小竹笛     
“有一支小竹笛,谁只要吹它一下,就会从里面飞出7只小鸟,这7只鸟儿唱的歌儿可好听啦……”教唱这首歌时,用上面的话作为“开场白”,一定会吸引住小朋友的注意力:“这7只鸟儿是什么呀?”这便引发了孩子们学唱这首歌的兴趣。全曲4个乐句,羽调(6)式,每句都从“6”开始,因此唱准这个音,显得更为重要。其中的8分休止符,要唱得短促、自然,似乎小鸟在轻轻跳跃。当唱到第8、9小节的“×”时,要唱得圆滑,并要适当拉长,和第1、2乐句的8分休止符形成对比。  相似文献   

17.
单三部曲式可以看作是由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变化而来。当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中间部分扩展为乐段规模,再现乐句也扩展为乐段规模的时候,曲式结构就演变为单三部曲式。  相似文献   

18.
一、赏乐合唱歌曲《乡思》选自《嘉禾印象——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曲谱集》的水乡美景系列。歌曲为4/4拍,五声调式,意境优美抒情,旋律跌宕起伏,醉人的歌声浓缩成一片思乡之情。歌曲收录了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的第24、27、90首古诗,三首诗咏古时春日嘉兴艳丽的风光。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段八个乐句,用嘉兴方言演唱,情绪优美、舒缓,多为弱起乐句,歌词描绘了情满春城,歌传万家的美好景象。第二乐段为四个乐句,旋律下行,二声部的加入后更能推进诗情的抒发,充实了思乡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9.
小学视唱教学中我们应该要重视"句"的教学,从最小完整乐思单位"乐句"为起始,先分句,后联句,以句带段,以句表意,再过渡到乐段乃至全曲视唱,才能把完整的音乐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视唱中感受旋律美,体验旋律美带来的心灵愉悦。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笔者从几年来的乐句教学探索中萃取几个案例,  相似文献   

20.
<正>第二节乐段乐段是儿童歌曲中具有独立表现意义的基本单位,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思,是完整曲式中最小的结构。乐段由若干乐节或乐句构成,有明确的终止。乐段既可在儿童歌曲中作为独立的曲式结构出现,也可作为较长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