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互联网带动下的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备受喜爱。由于市场广阔,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共享单车商家不断涌现,单车投放量也与日俱增,最终导致现在供应远远大于需求。随之而来的,便是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人们的出行。因此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北京市共享单车停放现状,找出了导致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研究,为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出一份力,从而使共享单车更好的为我们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2.
作为互联网带动下的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备受喜爱。由于市场广阔,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共享单车商家不断涌现,单车投放量也与日俱增,最终导致现在供应远远大于需求。随之而来的,便是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人们的出行。因此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北京市共享单车停放现状,找出了导致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研究,为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出一份力,从而使共享单车更好的为我们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追求更便捷有效的生活节奏的需求,共享经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共享单车正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也是矛盾的时代新宠,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对于"共享单车"显现的诸多问题,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应从政府、市场、公民多个方面探究原因,并据此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随着无线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有桩"公共自行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016年底,"无桩"公共自行车,作为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的一种新模式在内地大中型城市获得了飞速发展,摩拜、OFO、小蓝等无桩共享单车以井喷的方式投入市场,满足和迎合了当今人们低碳、绿色出行的需要,各大竞争企业对共享单车的研究和投入也非常可观。本文从中国共享单车的发展概况、专利技术发展和核心专利布局的情况出发,对共享单车专利申请量、核心专利技术、核心申请人等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并对共享单车的核心专利进行了分析探讨,着重解析智能锁结构、开锁方式、租赁系统等核心技术,探讨共享单车未来发展的制约、繁荣背后的隐患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滴滴打车到ofo共享单车,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业态,正在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概述了共享单车目前存在的典型现象和问题,借此为背景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学指纹锁的"速用"共享单车,并重点介绍了光学指纹锁的工作原理,以期对共享单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和互联网金融等为标志的平台经济是否就等于共享经济,以及部分平台经济的"真租赁、伪共享"模式是否也属于共享经济范畴等问题,通过对现阶段几种似乎与共享经济高度相关的新兴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共享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关联概念以及共享经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学理性解释,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若干商业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基于共享经济的基本经济学属性和特质提出若干相关政策建议,尤其要突出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及闲置社会资源再利用的共享特质,以期对当前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治理,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背景下的相关产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谭剑 《内江科技》2019,(1):126-128
通过使用"共享单车产品属性量表"、"用户体验感量表"和"再骑意愿量表",以南京共享单车的骑行市民为研究对象,共计339人(其中包括男性216位、女性包括123位),以多元阶层回归进行分析。探讨:①共享单车产品属性与用户体验感对市民再骑意愿的影响力;②共享单车产品属性与用户体验感在预测市民再骑意愿有交互影响的作用。得出结论:①共享单车的"性能体验感"是影响市民再骑意愿的重要因素;②共享单车的"非性能产品属性"与"性能体验感"在市民再骑意愿的预测上具有交互影响;③当共享单车产品为"非性能属性"强时,"性能体验感"可以提升市民再骑行意愿。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互联网+"模式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共享单车经济迅速席卷全国。本篇文章针对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及原因,为共享单车运营商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及具体的发展模式和利益增长点。研究重点是基于位置的精准营销模式的创新,为共享单车运营商、商家和消费者寻求三方共赢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信息化日益进步的时代,以"互联网+"为运营模式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随着移动智能支付技术的日益提高,结合当前绿色的出行理念,以"共享经济"为主题推出的共享单车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然而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圣城拉萨,共享单车的"进化版"太阳能共享电动车的市场前景是怎么样的呢!文章结合对共享太阳能电车的行业环境、市场结构和需求等进行分析,对其市场前景和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及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互联网与共享经济时代,共享单车成为一种广受社会大众欢迎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在我国高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对大学生校园出行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景德镇高校还尚未引入共享单车,探究高校对共享单车的需求潜力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景德镇高校引入共享单车的优势,运用调查问卷与深入访谈的方法,对景德镇高校共享单车的需求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显示,景德镇高校大学生对共享单车引入校园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希望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能够在押金收取、计费方式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因此,为推进共享单车在景德镇高校的投放与有序发展,从学校和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两个方面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禅城区摩拜单车使用数据分析禅城区共享单车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得到共享单车的分布在工作日存在着明显的早高峰特征,且在一天的早晚高峰时期,共享单车分布较集中于交通方便,商业发达等地段。基于研究结果,对禅城区投放点进行合理分配调度,对共享单车分布投放的规划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共享单车本质上是共享经济的一种类型,丰富和发展了出行生态系统,颠覆了传统的公共自行车运营模式。但是共享单车企业尚未实现持续盈利,现有的价值网络体系难以支撑共享单车企业的长久发展。本文分析了共享单车企业价值网络重构的主要动因,认为价值源的转移是企业难以稳定、长久地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在共享经济背景下,免费经济将成为趋势,共享单车企业的价值网络重构必须从价值主张和目标客户2个方面切入,进而构建多元化、动态化、盈利能力强、注重信息交换的价值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法对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共享单车行业存在一定的资金壁垒,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动态调整。共享单车行业特殊,规模竞争策略和差异化竞争策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共享单车行业的重资金模式,使其市场绩效良好的同时又存在一定的风险。文章以是否新建平台和是否新入共享单车行业2个维度将企业参与共享单车行业分为"旧业务,旧平台"、"新业务,旧平台"、"旧业务,新平台"和"新业务,新平台"共4个路径,并结合案例加以说明,以期为企业在决定是否加入共享单车行业及选择怎样的路径加入共享单车行业时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共享经济领域的两大投资热点,一个是共享单车,另一个就是共享充电宝了。然而,与共享单车相似,共享充电宝也在近期遭遇"寒冬"。  相似文献   

15.
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和Timmons模型,对ofo和摩拜两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创业活动进行研究,从机会、资源和团队三个方面分析了共享单车企业的创业过程,揭示出两家企业不同的创业路径,最后针对共享单车及共享经济领域的其他创业形式得出实现创业成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货币冲击固然能够造就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但如果其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那么这种商业模式出现危机和失败也将是必然的。"单车+互联网+电子货币支付"三位一体构成的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在许多情况下供给和需求之间难以合理匹配,以及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不少问题,都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的"硬伤",并由此导致该商业模式出现危机。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运营公司不断修正其商业模式、培养与弘扬共享经济道德和建立电子信息指引系统等,都是化解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在北京国贸这样的热点区域,早高峰时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辆共享单车被骑走。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再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停车位,这串"共享+"的名单还在不断延伸。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共享"以极高的热度融入国人的生活。有报告显示,6亿国人加入了共享经济的大潮,这意味着每两个人中就有近一个人正在享受共享经济的"红利"。但与此同时,共享经济的安全性、资源浪费等问题也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5)
基于"随用随借、节能减排"的选择观念,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大众解决"最后一公里"难的一种高效选择。目前,公共自行车在各大城市已经相对成熟。自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概念逐渐在自行车市场上发光发热,势头超越公共有桩自行车。公共有桩自行车是否会就此没落?共享单车模式是否能长久运营下去?本文通过公共有桩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比较分析,旨在探索出自行车未来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在我国迅速火爆起来,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引起我们对它的运作模式、发展原因、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思考,本文从这些方面出发,以期对我国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当下,共享充电宝自共享单车后成为又一投资"风口",正在"攻城略地",不断做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份额。在共享经济引领下,共享充电宝的推广已逐渐引起市场关注。然而,业界对它的发展仍存在疑虑,对其风险还缺乏有效的防范对策。本文从共享充电宝发展的现状入手,针对目前共享充电宝发展面临的需求真伪、技术冲击、数据安全和盈利模式四大问题,重点分析推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助力共享充电宝市场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