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考察谢灵运诗中的息迹归隐意识,以求了解谢灵运的创作心态及作品主题,认为:谢灵运的息迹意识受玄学及〈庄子〉思想影响,旨在追求个人身心的最大自由,任性自适.息迹体现了他的适己贵我、随物任化思想;反映到山水诗,山水成为其释放纵诞天性、保持宿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苏青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和《续结婚十年》表现了女性在封建礼教、封建文化的束缚下而形成的道德、伦理观念的沉积与心态,喊出了四十年代沦陷区的妇女反抗不平的呼声,表现了一个被压抑女性的反抗意识和对自我生存价值地位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情感的思想主题的先例。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重要表现主题,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味,可以说这一主题的呈现对他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章辨析了谢灵运山水诗歌中的主观抒情色彩的成因,以及这一思想主题与诗人本身的遭遇、性格、家族和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谢灵运<<拟邺中集八首>>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诗为六朝诗坛一种极其重要的现象。同时,由于拟诗作者的心态、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这种现象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形态。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就是其中一种特殊类型的代表。本文通过考证、推论,认定谢氏《拟邺中》诗并非一般的模仿、拟言之作。他假借拟体却不是着意于对前人创作范式、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模仿与学习。其真正的目的却在于仿拟前人之境,借前人之境来抒发自我之情。实为述怀、言志的立言之作。  相似文献   

5.
谢灵运曾是东晋末期谢家子弟"乌衣之游"的重要人物,他在仕途屡遭坎坷后,转而寄情山水,与谢惠连、何长瑜等人结为"四友",共为"山泽之游"。谢灵运在山泽之游中创作了大量情、景、理相融的山水诗,这标志着谢灵运诗歌创作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第一表现主题,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色彩的思想主题的先例。谢灵运是一位杰出而又成功的山水诗人,但却又是一位十足的政治失败者。他一方面执着于仕途而紧抓不放,但一生仕途蹉跎。另一方面又对隐居生活表现极强的愿望,但一生时官时隐。他把那种仕途失意的愁绪和悲伤,传递给山水让其洋溢着浓郁的主观情感。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和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与田园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陶渊明诗朴素淡雅,谢灵运诗华丽雕琢;陶诗语言清如水,谢诗丽如虹;陶渊明以无为的心态在写实,谢灵运则以激荡的心情在排遣.  相似文献   

8.
内卷语境中,个体有意或无意地将他者视为自我的竞争者,他者的在场已经不再重要,在场的具体他者被虚构的观念他者取代。与虚构他者的竞争使得个体的焦虑心态渐重,外显出更加激烈的竞争行为,从而加剧了内卷程度。最终,内卷、竞争意识、焦虑和竞争行为构成了一个闭环。利用学习共同体重构自我—他者关系,重视共同体精神,将教育与学习视为个体生命展开的活动,从而改善教育现况,缓解教育内卷。  相似文献   

9.
作为南朝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具有怎样的文学观呢?他的文学思想又是如何影响到他的创作的呢?这应该是每一个研究谢灵运的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然而谢灵运一生并未留下独立的文论作品,对此,我们只能通过其诗文创作中有关的只言片语来进行分析和探求了。本文将仅就谢灵运文章所透露出的文学思想进行初步的论述。首先,关于文学的价值和社会功用,谢灵运继承了曹丕所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充分肯定了文学在表现个人情感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他在早期  相似文献   

10.
"自我"意识之觉醒是当下的普遍追求,"自我"的存在论根基在于在"对象性"活动中自我与他者的积极呈现,"自我"之觉醒目的在于"自我"与他者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之觉醒是当下的普遍追求,"自我"的存在论根基在于在"对象性"活动中自我与他者的积极呈现,"自我"之觉醒目的在于"自我"与他者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2.
(1)庄子“游心大道”的体道观,启迪了谢灵运的山水审美观照;(2)庄子“物我为一”的“物化”境界,影响了谢灵运的审美意境创造;(3)庄子“虚而待物”的“心斋”说,为谢灵运的山水审美心态所取法。  相似文献   

13.
平和心态不仅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一个称职教师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反省自己当年类似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尽可能不采取训斥、责骂甚至体罚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要把自己因人生的挫折而产生的不平之气发泄到学生身上。教师的平和心态对学校办学与教育工作意义深远。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保持平和心态,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社会也应理解尊重教师。  相似文献   

14.
皎然自称谢灵运的十世孙,并将其祖的文学成就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究其原因,除家世血统的渊源外,更多是对谢灵运政治意识和政治精神的认同,这也折射出在唐德宗"中兴"的时代背景下士人积极入世的心态。  相似文献   

15.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景与理,在抚慰他的忧虑苦闷上获得一致,并进而统一在一起。景与理都是谢灵运用来消忧的工具,二者的地位是相等的,谢灵运的山水诗与玄言诗中的景色描写有很大的不同,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多的还是学习当时的山水之作,而不是玄言诗中的山水描写。  相似文献   

16.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济世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灵运山水诗的内涵并非象传统上认为的盘桓山水、崇尚高蹈那么单纯;他的"达人"兼抱济物之性、功成身退的终极人生价值取向,贯穿其一生的"仕"与"隐"的深刻矛盾,寄情方式的一一幻灭,表现了他执着的济世意识,从而构成了其山水诗主题的丰富深刻的内蕴和多元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一生的创作涉猎广泛,他不仅是开一代新风的山水诗人,其乐府诗也自有一定价值。与山水诗风格迥异,谢灵运的乐府诗题材上继承建安以来的传统,多吟咏时光流逝、人生短暂之悲。风格上多模拟陆机之作,并能灵活地运用乐府歌曲的形制特征,创造性地发挥民间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名士兼佛学家,慧远乃庐山高僧。谢灵运“志学之年”便崇拜慧远,发愿“希门人之末”,而且也曾游庐山,见慧远,为檀越,凿池筑台植白莲,应邀撰《佛影铭》。其庐山情结不为不笃挚,但“诚愿弗遂”,最终没有成为慧远的弟子。他与慧远的交往情形比较复杂和特别,若即若离的深层原因乃在于谢灵运诸端“心杂”的个性与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贺诗歌的主要特征就是写心态,表现出“师心”的鲜明创作倾向。李贺遭受社会(因举遭毁)和疾病的双重打击后,将诗歌创作的重点转向对内心的观照,抒写个人的心灵感受,表现其有才不得施展、有志不得实现的愤意与不平,以及忧病畏死求生的哀激孤愤之思;描绘自然景物,反映社会生活时也都鲜明地“著我之色彩”,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特征;通过大胆、丰富、神奇的艺术想象,虚构出子虚乌有的奇幻神鬼世界,构筑起宏大的艺术时空。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散文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表现心态,即自身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以及不断严厉解剖自我等自悔、自责的丰富、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展现出知识分子扬弃自我、更新自我而不断前行的心灵轨迹和心路历程,表现出一种浓郁的主观情感色彩。其散文结构安排、景物布设也随着作者的心态、心绪而变化,表现出“意识流”、“感受流”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