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12月,中国青年报接连发表了青年记者张建伟采写的连续报道《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共八篇,每篇两千来字。这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在校大学生感到“打了预防针”,中年知识分子说“为什么不来‘追踪’一下我们!”同时,也程度不同地吸引了各级领导干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去年9月至12月,我们组织了《车经理“悬赏问计”》连续报道。在今年3月初参加全省好新闻评比时,评选委员会认为,这组连续报道把宣传改革和参与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改革。大家一致将这组报道评为1986年度湖北省好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11月28日到今年2月16日(即今年的除夕),《平顶山晚报》推出了一组“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连续报道,这组报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走近农民工”系列和第二阶段的“讨薪进行时”系列。报道历时两个多月,共发稿30余篇。两个阶段的报道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前者是后者的情感铺垫,后者是前者的目标指向,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可以说是一组较为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1996年3月14日至3月21日,《如皋市报》抓住如皋市如城西郊村集贤实业总公司兼买市属企业印染厂这一特殊现象,在头版进行连续报道,不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电台、电视台也相继做了报道。在1996年度各级好新闻评比中,这组连续报道分别获得全国县市报、南通市政府好新闻一等奖和江苏省县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三等奖。探究这组连续报道的成功原因,我们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经济报道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由逐步确立,开始过渡到向纵深挺进。纷纭复杂的改革大潮,期待我们时事编辑拓宽思路,用立体的、多侧面的、多方位的连续报道,取代平面的、单向的、一个侧面的及“短、平、快”式的报道。时事新闻工作者主要借助于新华社、中新社及各大网站丰富多彩的电讯稿,在一定时期内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或有价值的疑难问题,进行“追踪式”宣传,反映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典型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获得集中、突出的宣传效果。时事版面有没有连续报道,是衡量时事编辑业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时事编辑只有孜孜不倦地抓好“高、大、全”(高起点、大容量、全方位)式的连续报道,努力使时事新闻以完整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才能卓有成效地肩负起市场经济激烈竞争条件下的舆论导向,才能真正发挥时事新闻解难释疑的作用。当前,时事宣传在连续报道上普遍存在着几个问题,即:———对连续报道的重视不够,认为可有可无。少数报纸的时事专栏,甚至成了广告版的“替补”。———连续报道缺乏计划性,主动组稿、系统宣传少。苦等电讯上门,零打碎敲、浮光掠影的报道多,给受众的印象不深。———对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或疑难问题的宣传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6.
楚天时报创刊一年多来,一直探索利用连续报道来关注热点、设置议程,让报纸持续有亮点、读者阅读有期待,提升新闻品质及影响力。一、价值深掘,让连续报道提升新闻品质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将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进行多次或持续性的"追踪式"报道。报道的题材多为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报道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力度较强,让受众在第一时间里了解新闻的最新、最重要的信息。连续报道贵在写深写透,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深掘新闻价值,从多角度、  相似文献   

7.
日本新闻界称:组织实施一次大型事件的摄影报道为“打一场战役”。比如,报道北海道西南海岸地震、日本皇太子婚礼庆典,被作为近年来日本报业公司成功组织大型摄影报道的范例。日本的一些大报,如《每日新闻》,关于这两组报道见报照片都分别多达五十和三十多张,前老连续报道长达一周。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形:某个先进单位或个人,在一段热热闹闹的连续报道后,不久便垮了下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往往与报道的一哄而起有关,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典型报道中“热”与“冷”的问题。刘明金,是湖北省特等农业劳动模范,闻名全省的养猪专业户。可是,他近几年在生产上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由“万元户”变成“负债户”。去年4月,老刘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当专业户,搞商品生产,不能头脑发热图虚名。说句心里话,当初接二连三的报道,也是促使我头脑发热的一个因素。”听了老刘这番  相似文献   

9.
连续报道是一种分量较重的报道形式,与通常的单篇报道相比,它可以称得上是新闻报道的“重武器”。“如皋郭园中学教师体罚学生”事件的连续报道就有效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0.
所谓连续报道,就是对同一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连续的不断追踪最新信息的报道方式,它是当今各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连续报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报道对象是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在事件的报道上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佘建兰 《军事记者》2006,(10):26-27
连续报道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相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所作的持续性报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的不断出现,连续报道的使用频率不断增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报道当续不续,造成新闻资源开发不足,十分可惜;有些不适合“续”的,却人为拉长,受众厌烦,最后烟灭火熄,不了了之。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关键是准确把握连续报道题材不同于单篇报道和系列报道的特征及其独有的选题原则,从而在新闻报道中用好连续报道这一形式。一、题材时间1、高度的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共有属性,但连续报道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所谓连续报道,就是对同一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连续的不断追踪最新信息的报道方式,它是当今各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连续报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报道对象是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在事件的报道上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且以揭示事件的最新进展为要义:体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报道内容具有不可预知性。这些特点构筑了连续报道独特的魅力,也使得它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一”节期间,《北京晨报》连续三天报道了化名为“高振宁”的一个北京家庭长期捐助湖北一所聋哑特教学校的故事;5月11日,记者携带着“高振宁”送给孩子们的儿童节礼物远赴湖北这所特教学校采访;19日《北京晨报》推出一整版报道《这就是高爷爷捐助的那所学校》,介绍了孩子们拿到礼物的喜悦心情和老师们把“高振宁”的钱用在刀刃上的情况;25日,又在一版刊出《“高振宁”全家露面》一文,为这组报道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组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报社陆续接到捐助特教学校的汇款单。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形:某个先进单位或个人,在一段热热闹闹的连续报道后,不久便垮了下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往往与报道的一哄而起有关,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典型报道中“热”与“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报纸和通讯社做得怎样呢?应该说,同以往类似的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相比,这次也有改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等全国性大报,1月30日部在头版刊出“挑战者”号失事的消息(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日报编排也比较醒目),并在当天及以后几天的国际版上,分别作了程度不等的连续报道,其中人民日报尉际版的连续报道最好,基本满足了广大读者渴求了解这一重大事件详情的愿望,弥补了电视报道的不足。但是,我国通讯社和报纸等传播媒介对“挑战者”号失事的报道,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令人遗憾的问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播出了许多“连续报道”。这些报道内容丰富,编排新颖,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有的连续报道还在全国引起较强烈的反响,并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特等奖。这说明,电视新闻连续报道适合电视传播的特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连续报道“小海涛十万里载父求医”荣获了三等奖。这组报道历时一年多,先后发稿50余篇,计3.2万字,形成7个单元,环环相扣,高潮迭起,不仅帮助冯海涛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结合这组报道形成的过程,这里谈一谈我的几点体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26日至5月19日,人民日报对辽宁纠正错捕三律师案进行的连续报道中除了在头版发了两个头条新闻一篇评论外,还连续在《国内专页(政治·法律)》版发了一篇答记者问,一篇长篇通讯,一篇由著名法律专家写的分析文章。从这一组连续报道的社会效果看,应当说是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事件的典型性早在五年前,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机械厂轧钢分厂青年女工赵艳凤服毒身亡。3天后,死者的姨父、时年30岁的轧钢分厂厂长徐军以“强奸致死人命罪”被捕入狱。  相似文献   

19.
读今年第一季度人民日报头版新闻,很有面目一新之感。它除了重要的会议报道和国内外要闻外,最突出的是几个专题报道。一个是农业报道,开设了“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专栏,连续报道全国各地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动态新经验,又以“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发表了一组系列评论,对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些要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再一个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报道,开设了“企业改革试点巡礼”专栏,介绍了一批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典型经验;还有一个专题报道是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它抓住市民们最敏感最关注的“菜篮子”问题,2月10日首先发表《节日追踪问菜价》的报道和《管好中间环节》的评论,随后从2月15日至3月21日,连续发表了12篇《菜价追踪》的后续报道和《用市场经济观点认识市场现象——写在<菜价追踪>报道告一阶段之际》的评论,其间又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题连发了5篇系列述评和《抑制通货膨胀靠全社会努力》的评论员文章。读过上述几组报道,闭目深思,感到问题很重要,针  相似文献   

20.
段勃 《当代传播》2008,(6):101-103
调查性报道这一概念在中国是舶来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在近代中国已出现了这一报道形式。《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连续报道体现了调查性报道揭示性、独立性、显著性等特点,是早期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