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中国的传媒业已成长为国民经济中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产业。传媒经济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传媒经济增长有哪些主要因素?传媒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在国际上正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百姓也以各种方式,积极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在这一背景下,媒体当以怎样的视角引领经济潮流,解读经济现象?在报道方法上又当以怎样的创新使百姓乐于接受并获益呢?本刊以怎样搞好,搞活经济报道为主题,特邀一批工作在编采第一线的经验丰富的从事财经报道的新闻人撰稿,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以思路上的拓宽或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本书中,时寒冰逐年分析当今经济趋势,纵论宏观经济、战略金融、政策逻辑、地缘政治、投资大势、货币博弈、债务危机、金融围猎、石油之战、大国角逐……未来20年每一位国人如果想要使财富保值增值,都会关注书中透辟论述的这一系列问题:货币为何持续超发?房价转变的趋势如何?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当下与未来的风险和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未来的大趋势将如何演变?投资者该如何做选择?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决策、大国角逐、全球博弈三条主线,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解答,把宏观趋势和微观技术分析结合起来,既给读者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也帮助读者认识、掌握系统分析趋势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下,中国经济的人均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实力还不能与美日相比,尽管部分经济发展指标名列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中国媒体是否能够比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先行一步,在国际上获得竞争优势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五年了.我们的经济生活正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可以说,今日的经济实质上已没有纯粹的地方经济可言.各个地区之间、国内各地与国外之间,都体现出互相依存的大前提下的竞争、互利关系。这种时代特点.决定了地方经济报道面临着新的任务。例如:经济的全球化对地方经济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出现的变化给地方中、微观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国外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主要差距在哪里等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菏泽日报社于1998年创办的《经济周刊》,试求以全球视角报道地方经济,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体会收获良多。  相似文献   

6.
高艳 《出版参考》2009,(24):32-32,37
2009年,中国经济早于世界经济逐渐企稳回暧,人们对经济复苏充满信心,消费意愿不断上升。然而,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通常滞后于经济走势的图书市场表现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翁伟庆 《网络传播》2009,(10):54-55
当前,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形势和经济生活中许多热门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比如,我国经济是否走出低谷、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如何看待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一系列问题让许多网民迷茫而担心。而成品油价格的涨与落、房价不断攀升、股价持续上扬、水价调整等则无时不牵动着百姓的心。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尚未企稳的情况之下,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尤为值得关注。如何改善民营企业企业生存条件,为中国的民营小企业发展拓宽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这是中国的媒体人共同努力的目标。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报纸、广播、电视台到网络,各媒体的全方位大外宣格局已经形成。那么,地方媒体如何能在大外宣的环境中做出自己的特色?地方电视台如何利用电视的特性,在当地国家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10,(18):62-63
5月13日,期待已久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由国务院正式发布,此举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今天,面对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期待新的动力,民营经济如何抓住机遇,告别无奈和“边缘”,谋求发展?政府和相关机构如何提供真正的支持和保障,扶助民营企业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田怀聪 《新闻界》2001,(6):44-44
如何运用新视角去观察、透视经济活动中的得与失,因与果?如何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表现动态的经济活动?党的各级组织如何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经济的浪潮中“实践三个代表”?广大干部群众渴望了解什么?和兄弟区县相比,自己区县处在什么位置?毗邻区县有哪些好的思路、好的举措值得学习和借鉴?……,对这些问题作及时的报道,有助于各区县人民目标明确,同心同德地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去拼搏。泸州日报社通过“实践三个代表,加快泸州发展”的县区经济大型系列报道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8月23日至9月7日,泸州日报在本报头…  相似文献   

12.
在蹒跚走过今年年初的衰退波折后,2005年9月5日,日本内阁府宣布日本经济已经度过波动。这被经济学者称为日本经济的第三次小阳春,会如何影响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  相似文献   

13.
封葑 《记者摇篮》2010,(8):20-21
何为经济新闻?由于审视的角度不同,说法也就各种各样。《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经济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是媒体的重头戏?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媒体的经济报道来关注经济现象,学习经济知识,解读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09,(6):66-66
经济报道能否在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引导公众扩充经济知识面,从而更好地理解经济形势,打理个人财富?一、梳理历史,强化经济热点的纵深感。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通常不会是突然出现的偶发事件,因此在对一些经济热点进行报道时,不仅要尽可能还原其本来面目,还要搞明白其前世今生。二、中外联通,增加经济现象的对比度。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金融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却出现了一系列“回暖”的指标。7月3日,A股市场再次站上3000点。此前一天,北京的新“地王”再次诞生。此种经济“见底复苏”,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结果,还是市场的自我恢复?这种恢复是否具备逆全球经济之势而涨的持续能力?很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判断,不论是来自经济学家,还是实体经济内部,答案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头等热点。顶尖投资银行土崩瓦解,甚至东欧、南美多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威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美国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会带来怎样的动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已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李翔 《新闻实践》2008,(12):6-7
始于华尔街且正危及全球的金融海啸,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国际热点。金融海啸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的破坏力为何如此之强?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到底造成了怎样程度上的影响?民众应该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话题,需要一个权威、理性、专业的媒体来指点迷津。央视经济频道就抓住了这一特殊的时机,  相似文献   

19.
现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奥运”作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窗口和舞台,已经载入史册。“后奥运时代”的时间和空间,无限广阔和无穷大。作为历史的一个新起点,它又具有急迫的当下性。今后中国经济将往何方发展?国人和地球人都在瞩目。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作为中国发达地区之一,其高速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活动日益成为浙江的名片和符号。在已经开播十多年的广播外宣节目《今日浙江》中有这样一句宣传语:“了解中国,可以从浙江开始”,同样,了解浙江,也可以从了解浙江的经济开始。经济报道,越来越成为浙江对外传播领域的富矿。那么,如何挖掘对外经济报道这座富矿,把浙江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传递给海外受众?结合本人数载外宣从业实践,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