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感恩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幼儿的感恩品质由感恩认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三个成分构成,三者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表现出各自发展的独特性。教育者需要在把握幼儿感恩品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培养路径,才能有效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在孩子自身基础上.”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也要以幼儿自身为基础,因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期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孩子的习惯容易养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主体对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及回报的过程,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适宜途径,为此家长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好感恩的表率;要帮助儿童把握好感恩的度;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对促进其健康人格和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普遍存在的幼儿感恩意识缺失,分析其原因,幼儿园通过与家庭和社区合作,三位一体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幼儿时期是一生中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阶段。然而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本文通过两种行为的对比,浅析家长行为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幼儿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因此培养幼儿感恩意识势在必行。本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两所幼儿园的大班幼儿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法、自然观察法对幼儿感恩意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从家庭、幼儿园、社会方面对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幼儿感恩意识培养的家园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品德。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幼儿普遍缺乏感恩之心,因此培养幼儿感恩意识势在必行。本文将从案例引发的思考,幼儿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及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三个方面对幼儿感恩道德品质培养展开浅述。  相似文献   

8.
赵敏  王冬兰 《考试周刊》2011,(51):227-228
感恩是主体对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及回报的过程,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从儿童期就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无论是对儿童及其家庭,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苏霍  相似文献   

10.
龚顺梅 《考试周刊》2011,(58):236-237
人应该有感恩之心,对所拥有的一切都心存感激。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通过多年的实践,作者总结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有益经验:以身作则,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加强家固联系,使感恩教育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们在不断推崇感恩教育,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幼儿园抓起。幼儿园可以多多开展些感恩类的活动,通过家庭和幼儿园联合,开展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给幼儿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明白感恩的意义,懂得如何去感恩,并且将感恩二字转化为具体行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尊英 《文教资料》2011,(13):214-215
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严重,重视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上功利主义蔓延、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不合理。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培养感恩意识的合力;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保持与发扬感恩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十分必要。本文试图通过中华文化的视野,阐述中国文化对培养幼儿感恩意识的作用,从而促进幼儿感恩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感恩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里具有特别的价值。我们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指导,让幼儿从小养成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四二一”的家庭模式加剧了独生子女的“骄”、“娇”二气,导致了他们的感恩意识、同伴互助行为缺失。他们大多对父母的关爱表现漠然,对同伴的困难视而不见,存在着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责任等自私行为。如何对幼儿实施情感教育,培养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感恩教育是以关爱、关心、尊重、理解、责任等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强化感恩之情,发展个体的感恩行为,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回报的一种亲和态度和人格特征的教育为目标。感恩教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认知能力培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并在心里认可;一方面是情感的培养,要让学生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愉悦、温暖、幸福的感情,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和  相似文献   

18.
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还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情感淡漠、感恩行为缺位等问题。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树立感恩教育新理念,拓展感恩教育内容,创新感恩教育方式,营造大学生感恩意识自省、感恩实践自觉、感恩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效应,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园正是一个人童年时期受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幼儿期也是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期。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应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使孩子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培养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样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予以支撑。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美好情感是童年形成的,如果童年教育蹉跎,逝去的将永远都无法挽回。"孝顺父母、感恩父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美德。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最为亲近的人,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应该从自己的父母入手,从爱父母、爱家庭的角度出发,逐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本文提出要链接自我,在紧扣形象素材中实施感恩教育;把握契机,在紧扣真实事件中实施感恩教育;整合运用,在开掘节日资源中实施感恩教育,从而促进幼儿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