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雪梅 《农村教育》2007,(7):122-122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文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事实上大部分却由教师在越俎代庖。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一气呵成”,很少回头去看,即使是看也是走马观花.把改的任务交给了老师。这样,老师则成了批改作文的主体,而学生反倒成了“旁观者”。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只注重写,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文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事实上大部分却由教师在越俎代庖。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一气呵成",很少回头去看,即使是看也是走马观花,把改的任务交给了老师。这样,老师则成了批改作文的主体,而学生反倒成了"旁观者"。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重点要做到: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搞好第二次批阅,培养“改”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文修改是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但是许多学生对修改不够重视,认为自己作文主要是写。改。是教师的事情,因此学生每当把作文写完,不管好与差,一交给教师“阅读”,就算万事大吉了。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地将批改后的作文发给学生,学生看看分数.浏览一下评语。心不在焉地听听教师的评价,就随手翻过去.开始了新的一篇写作。结果上次作文的症结依然如故,这样的作文教学可称得上事倍功半,教师的批改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作文评价常流于程式化。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批改作文一直是教师的专利,与学生无关,学生写,老师改,这成了一条铁的定律。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多年的实践,我认为,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着教师批改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冯军梅 《现代语文》2006,(5):111-112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长期以来,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做老师改的传统方法。尽管教师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就已经指出了这种弊端。在国家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确定为课程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把老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呢?怎样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修改作文的习惯,才是“解放”与“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批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达到“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地,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作者,这才是合乎规律的教学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作文批改现状:由老师一人改花费不少心血,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学生只看等级,很少关心老师批改的内容,这样,老师的批改成了收效甚微的劳动。俗话说:"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要想写出好文章来,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其实,修改文章的过程也是练习写作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实施以读促改,进行"导改、自改、互改、悟改"四步系列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不失为  相似文献   

9.
唐耿雄 《湖南教育》2005,(15):32-32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说文章写好后不要怕修改,越改会越好。凡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自己改和别人改,但主要是自己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初步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师示范批改。这一方法是教师当众就某一篇作文进行公开批改,以示范例。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大家讨论并领会文章的优劣得失,再进行集体修改,使学生明白修改文章的目的、方向、内容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修改文…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种见解虽不尽全面,但却说明了修改的重要性。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严重忽视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学生一味写,教师篇篇批改,不乏案牍之苦,可学生却对教师的批阅反应漠然,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为此,我认为要提高作文水平,一定要重视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其基本途径有四:一、自润式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写出后不要急于誊写,而要回过头来认真修改。修改时要通读全文,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看文章结构和选材是否需要变动,力求做到结构符合内容的表达,选材具有深刻的内涵。等到大的框架成型…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是学生写,教师改。只重视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而忽视学生对自己和同学作文批改的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积极性被老师的辛苦劳动代替了。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语文教师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自改作文训练,在培养自改作文能力的同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批改,很久以来一直是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不少学生文章一写好,从不检查、修改,有的甚至连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写上,一交了事,让教师去修改。而教师呢?一大堆的作文本,评呀、改呀,煞费苦心,不少可由学生自己改正的错别字和病句,也要教师去修改,难怪批改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结果呢?花的时间很多,可收获不大。本子发下以后,学生一看分数,就束之高阁,教师的千辛万苦就这样付之东流。这种"写作文是学生的事,评作文是教师的事"的想法和做法,是片面的,它丢掉了  相似文献   

13.
修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质之一。在教学中 ,令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就是作文的批改 ,既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 ,也耗费了很多精力 ,而教师评改后的作文学生往往只注意总批和分数 ,很少琢磨教师圈点和眉批的良苦用心 ,好象修改作文只是老师的事。这是一种糊涂认识 ,也不符合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古人讲 :“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作家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一文中说 :“写完了 ,狠心地改 ,不厌烦地改 ,字要改、句要改 ,连标点都要改 ,毫不留情。”也有人说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并把自改提到重于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完善看成是更高起点的加油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作文乃至修改都应该以学生的自我实践为主,从而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批改,学生不看"的陋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循序渐进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注重写作方法的引导,加强写作技巧的积累;制定出作文评改的量化细则,把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相结合;创设丰富的师生交流共享平台。通过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达到迅速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根据这一要求,现将自己运用“五步指导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赘述于后,就教于大方。 一、针对“学生写教师改”的弊端,提出问题 传统的作文批改(即同步教学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费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改一直是令语文教师伤透脑筋的难题。学生的作文写完后,常常是笔一放、本一合,万事大吉,至于修改想都没想过,因为那是老师的事。作文上交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宇、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学生拿到被老师修改后的作文,一般只看分数,至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自己在这次作文评改中有哪些收获,就不了了之了。“精批细改”的方法,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文评改中,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作文修改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仲蕾 《考试周刊》2013,(38):55-56
<正>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常听到学生这样感慨:"写作能力是最难提高的,每次考试作文写好写坏分数差不了多少。"不时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作文作业最难批改,每次花很大的力气写评语,可学生拿到作文看一眼就放到旁边,总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师生都很头疼作文的原因,其实是没有把习作者也就是学生自己放到写作主体的位置上。因此,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修改,而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又成了被宣判死刑的囚犯,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学生每次习作都没有太大的改变,越写越没信心,而老师越批越没希望,久而久之,写作便成了恶性循环,成了语文教学中的痼疾。  相似文献   

19.
叶老曾说过:“小学生将来离开我们,各方面都离不开写作,而写作都有一个修改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提倡学生自改作文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教学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新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我们不但要教学生如何写作文,还要教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改变过去那种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做法,有效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作文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一直在努力追求作文的“不改境界”,即老师基本上不批改学生作文,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修改,直至接近习作要求,不断提高鉴赏作文、修改作文、写好作文的能力。下面说说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