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1051年至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他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游褒禅山记》。文章记述了游山过程中的两件小事,并借此生发议论,阐明了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古代游记往往以状写山川自然美景、记游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取胜,然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却一反常态,不以写景状物记游为主,而是借一次不成功的游山探洞经历,生发议论,阐明治学之道及人生哲理。正因为王安石游山探洞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才有这位思想家对这次游览的深刻思索,也才有了这篇与众不同的游记,我们如何品评其中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3.
尽心无悔     
彭华 《当代学生》2013,(Z2):95-96
或许,人生旅途最可看之处正在于她的不完美,于是在人的迟暮之年,许多老人仍在为往昔的事情痛心后悔。②可我却想说:"尽我心,不见可悔。"③宋人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他说的是游山,但又不仅是游山。在当时国势倾颓的情况下,满怀壮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为什么被人们长久地传颂呢?纵观全文有两大特点:一是他记叙游览过程自然酣畅。足迹所至,笔亦随之。读起来就象跟着他攀上褒禅山,深入华山洞一样,山中洞中的一切景物,均历历如在眼前。二是他从游山入洞中所联想的关于治学的道理,既贴切深刻,又叙述得平易感人。让我们就这两个特点来作一分析。人们游览山川景物,观赏草木虫鱼,  相似文献   

5.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的课文《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至和元年(1054年)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作者一反一般山水游记写作的常法,在文中结合记游,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的治学态度和政治抱负,使这篇游记别具一格。在文章里,作者记叙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及游山所见,着重写了游后洞的经过。褒弹山有前后两个山洞,前洞下面平坦而空  相似文献   

6.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是列入职高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名篇,文章分别是北宋时期具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王安石和苏轼的名作。它们与一般的游记的不同,就是不只注重山川景物、风俗人情的叙述和描写,还重在说理,使文章带有浓厚的议论文味道;但它们又与一般议论文不同,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写游褒禅山的经过,但又不多描写景物,而是尽量就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也就是明写游山,而喻写治学,得出了治学“要深思而慎取”和“要有志”的结论;《石钟山记》作者苏轼通过自己“夜泊绝壁之下”的实地考…  相似文献   

7.
李芬 《学语文》2004,(9):21-22
大文学家王安石离职舒州通判后,探亲途中与朋友四人拥米把游华山后洞。入之愈深,其景愈奇。但后因一朋友提出了“再不回头出洞火把会熄灭”的问题,于是他们都出了山洞,但发现这时火把还能烧好一会儿。王安石这才后悔没有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于是有感而作《游褒禅山记》。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是古典文学中具有哲理性的姊妹篇。两文形似游记散文,但都落脚于议论。它们不像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两文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但在思想内容上又各异其趣,在行文构思上又各呈其妙。首先,在思想内容上,两文都借题发挥,因事说理,都写出了观感和体会。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两文又同中各异。王安石在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洞,却因轻信随从,中途而返,是一次未能“极乎游之乐”的半途而废的游览,未免乘兴而来…  相似文献   

9.
耿素霞 《考试周刊》2013,(28):37-38
<正>1.挫折教育1.1挖掘语文作品中所蕴藏的哲理实施挫折教育。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师深刻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例如,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悟出世界上奇伟、壮观的景点都是经历过一番艰难险阻才能到达的,所以一般人难以到达,必须是志气高远的人才能达到。而王安石做官做到参知政事,期间几经宦海浮沉,在离任回家的过程中路过褒禅山,此  相似文献   

10.
赵燕问:《游褒禅山记》中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 《游褒禅山记》的三、四两节在前文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即写了作者的游山之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呢? 在第三节,作者先发感慨:“于是余有叹焉。”这一句由记转议,由悔变叹。接着作者层层深入地谈了三点游山之得:1.要求思。作者认为古人之观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观”后深广的求思,也就是作者悔恨自己没有古人那种深广的求思精神。作者告诉人们要观更要求思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由悔产生的一种游山之得。2.要有志。作者先写了游华山洞所见:“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后写作者的感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再根据作者的所见所感总结出游山之得:故非有志者  相似文献   

11.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王安石和他的弟弟王安国、王安上等一起游览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北面的褒禅山,写了《游褒禅山记》一文。他在文中抒发了自己游山后的感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段话的表层意思是说要登山观赏到奇丽的风光一定要有志向,深层意思则是只有不畏险阻,知难而进,才能攀登知识或事业的高峰。  相似文献   

12.
明天     
明天,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 明天,多少人对你寄予无限的希望与憧憬?谁不想在明天收获累累硕果?谁不想在明天拥有一份实现理想的幸福感?又有谁不想在明天回首往事时能无悔地自语:我的一生没有遗憾,我已拥有我所追求的一切。  相似文献   

13.
<正>人教社课标版《语文》必修2的课本中,《游褒禅山记》的课后练习三是这样的:课文第三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试查找有关资料,联系王安石的政治  相似文献   

14.
《游褒禅山记》写的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用作者王安石的话说,是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按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什么值得写,然而王安石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其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一反游记常规,确立以“求思”为主旨,并进行了精心的构思。一、以“求思”为中心展开内容主题的确立和提炼是构思的核心环节。一次不得极游之乐的游览,虽然也看到一些奇景,但末看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谁不后悔、遗憾,甚至埋怨、责难。而王安石就没有停留在“不得”之悔上,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存疑于心,感叹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谛,反思自  相似文献   

15.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虽然因为多种客观因素,他的变法失败了,但他的许多思想至今仍光芒夺目,极为可贵。他在《游褒禅山记》这一名篇中提出了  相似文献   

16.
马志伦 《语文天地》2011,(11):43-44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唯一的一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是年王安石33岁,任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安庆)通判。宋代写山水一类"记"的文章不少,知名的有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  相似文献   

17.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从游山览胜的角度来看,所记不过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一次“不得极夫乐”之游览。照理,这样的游览是并无多少价值可写的,但本文却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读来发人深省,回味隽永,为什么呢?恐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章里蕴涵着一种深沉的思维之美,理趣之美。 美是艺术的闪光,是心灵的升华。牡丹也好,金孔雀也好,一切生物都把美表露在外观。唯有人类这万物的灵长,才把美渗透到心灵深处。恩格斯曾说过:“思维着的精神”乃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力量,也是  相似文献   

18.
儿子很顽皮,毫无时间观念,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早上不叫个三五遍是没有办法叫他起床的。到了晚上,儿子又玩得忘记了回家。为了让儿子做一个守时的孩子,我可想了不少办法。后果自负法以失败告终"后果自负"——不是不想早起吗?得,不想早起你就懒懒地睡,上学迟到的后果你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19.
《游褒禅山记》一文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名篇。由于成文时代距今已近千年,其语言和现代白话文有了明显差别;又加之王安石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致使本篇行文严谨,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同是记游,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各异风彩。新编职高语文教材将它们放在同一单元(见第一册第八单元),更利于进行比较教学。 一、同是记游,但心情不同、所感不一。 王安石游褒禅山,是一次未能“极夫游之乐”的半途而废的游览。作者是怀着懊悔和遗憾的心情来写此文的。作者感叹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并对由于古书不存而造成的碑文漫灭的事实深表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