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地方党报立足于地方,其副刊则生存于这个地域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地方党报必须具有地方特色,而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之一,党报副刊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郭皓 《新闻实践》2005,(7):48-48
副刊是报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办好地方党报副刊,同样需要在增强“三贴近”上下功夫。一、增强服务性,使地方党报副刊贴近实际地方党报副刊要办得吸引人,应在增强服务性上下工夫,把视角停留在百姓关注的问题上,帮助百姓释疑解惑、提供服务。台州日报的《社会家庭》副刊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就是因为该版的服务功能强,开设的如“家教一得”、“走近时尚”、“健身养生”、“家居天地”等都是服务读者的栏目。这些栏目中,既有作者教育子女的方法体会,对时尚流行走势的提示,又有保健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许多报纸副刊,尤其是地方党报的副刊编辑们感叹,副刊越来越难办了,空间小、题材窄,竞争日益激烈,早几年办副刊(专刊)的黄金时代已风光不再……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主流报纸副刊大致都有过从“勃兴”到“繁荣”到“成熟”的轨迹,除了其自身的规律支配外,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其它媒体的兴盛介入和竞争,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也是副刊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地方区域性的报纸副刊,目前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在众多实力雄厚的大报、专业报的夹缝中,地方党报副刊还有没有发展的余地,能不能继续繁荣下去?笔者以为,竞争…  相似文献   

4.
党报副刊版办好了、办活了,不仅可以增加信息量,扩大读者群,同时还对提升党报品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办好党报副刊关键是要端正办刊意识,把副刊"正"着办。  相似文献   

5.
杂文因为其思想的深刻,文笔的生动,越来越成为党报副刊的重要内容,不少党报的副刊开办了杂文的专栏甚至专版。但党报的杂文,有其特殊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何让党报的杂文,既姓杂又姓党,保持党性,又不失杂文的批判性和风采,是党报副刊应该探索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各行各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一些地方党报副刊也不幸滑入利益的深潭,于是“休闲”掩护下的文化轻浮、“大众”口号下的文化轻薄、“娱乐”旗帜下的文化轻佻纷至沓来,向以权威性著称的地方党报副刊正面临着虚幻的繁荣。笔者以为,重视党报副刊不能承受之轻这一严峻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办好地方党报副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它和近期社会相契合的定位。就地方党报来说,“近期社会”所包含的既有大时代,又有本报所覆盖的“小社会”,其副刊要找到一个较好的定位,赢得读者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大时代和“小社会”中的相关要素就不得不一并加以充分考虑。这是我在实践中得出的一点“真知”。一、“文”“新”结合,贴近读者在纸质媒体副刊越来越萎缩,文学副刊似乎将要失去存在价值的舆论抬头时,嘉兴日报社今年的读者调查结果却显示,在日报24个版面中,“南湖”文学副刊读者满意度名列第六。  相似文献   

8.
中央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三贴近”,给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原则和精神动力。地方特色是地方党报副刊发展的生命之源。让广大群众成为副刊版面的主角,让老百姓走上副刊片面的舞台,就会使读者觉得副刊里所叙述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所阐明的哲理就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从而在报纸和读者之间营造一个共鸣区。地方党报副刊走“平民化”道路是一种趋势,但是,“平民化”绝不是“庸俗化”,盲目趋俗,大量刊登一些花哨引人、庸俗无聊甚至有悖于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文章。这是与报纸副刊的本质要求背道而驰的,是曲解报纸副刊“平民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人文副刊版是地方党报常见的一个特色版块,它的主要特点是可读性强,又富于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味。在采编实践中,人文副刊版主要是依托地方人文优势并通过对相关人文资源的主题化解读,来彰显地方历史与文化特色,满足受众审美要求,提升受众文化品位。舟山日报人文副刊版,在本土化解读上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党报副刊与正刊的关系,副刊以文学形式为大局服务,副刊作品提升人民精神境界三个方面论述了党报副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党报,特别是地方党报,它的副刊该怎样办?可以怎样办?我一直在思考。以前,《黔西南日报》的副刊主要是文学板块《盘江潮》和为数不多的几个诸如《万家灯火》之类的专版。《盘江潮》发表的是文学、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篇幅较长、内容较深,作者和读者都以州内一些成熟写手为主,有点曲高和寡;《万家灯火》则是以人物通讯为主,严格地说,不属于副刊的范畴;其他的一些专版都还没有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给读者的印象不深刻。似乎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2.
胡凯 《新闻世界》2013,(10):116-117
就安徽省范围内地方党报看,由于受传统观念、人员专业素养等诸多因素影响,虽然目前各家党报纷纷加大了财经新闻的报道力度,但整体收效不明显。财经报道仍然是制约全省地方党报做活做深新闻报道的一大“跛腿”环节。作为一名在地方党报工作多年的新闻工作者,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对地方党报如何做好财经报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地方党报是党的思想走向人民群众的传播媒介,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党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地方党报没能起到引领时代发展的作用,如何解决地方党报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是当前地方党报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我们解决了地方党报发展的问题,我们才能让我们党的领导体制更完善,让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行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地方党报要想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就要培养编辑的创新能力,这样党报编辑的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地方党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力的位置,才能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地方党报编辑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方党报的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魏焱 《新闻知识》2000,(9):38-39
党报“周末版”是党报副刊的一种,也就是每逢周末出版的党报副刊。 我国早期的报纸副刊,内容大多是诗文、琴棋书画、掌故轶事,还有“鸳鸯蝴蝶派”小说,甚至谈妓女、捧“戏子”,与“正刊”内容并无关联。至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副刊为了进行革命宣传,开始将副刊的宣传报道与新闻版作配合。而今我们的党报副刊,更是报纸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说党报正刊是报纸的主力军的话,那么“周末版”可称为报纸的一个方面军。 80年代,鉴于十年动乱中报纸的千人一面,着重刊登文艺作品的报纸副刊格外受欢迎,各报纷纷创办的“周…  相似文献   

16.
郝锴 《新闻世界》2013,(3):14-15
时评作为新闻评论的主要体裁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地方党报的重视和读者群的青睐,并在社会舆论和媒体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分析地方党报优势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地方党报时评“本土化”的要求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党报文艺副刊是党报版面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张党报如果没有文艺副刊就很难说这是一张完美的党报。而文艺副刊作品的体裁除了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篆刻、文艺评论以外,围有花边的杂文则是党报副刊的旗帜和灵魂。历代名报和名报总编都十分重视打造副刊杂文这个品牌。  相似文献   

18.
赵旭雯 《传媒》2002,(12):28-28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市党报的副刊较之过去传统的党报副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我们应不断分析现状,引导其  相似文献   

19.
党报副刊是一份报纸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它呈现出与新闻版不同的个性和特色。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要永葆生命力,须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又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此时”和“此地”的融合中彰显个性。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报的副刊该如何面对新世纪的受众,使我们的副刊走出传统文学副刊的怪圈,面向大众,引导大众,服务大众,愉悦大众,从而使党报副刊成为党报这个整体的一块不可或缺的、有吸引读者魅力的独特的园地?这是摆在每个党报副刊编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