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例文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形式。它全部编排在中年级,在教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1.属于阅读课文性质,要求通过教师的指点启发,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读懂课文。2.体现了写作训练的重点项目,是引导学生迈进作文大门的向导。中年级阶段安排了五个重点训练项目,即:仔细观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突出重点、抓住特点。每篇习作例文都体现了其中的1~2个训练重点项目。教师可利用这类课文,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作文基本功训练。3.习作例文和讲读课文、基础训练形成读写训练的序列整体。习作例  相似文献   

2.
从三年级开始,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设立单独的习作单元,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习作方法,方便学生借鉴、模仿。习作例文在选编上呈现编排立体化、题材生活化、指导具体化的特点。基于习作例文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借助例文落实单元习作要素;借助例文联系生活,唤醒经验与构思;借助例文学方法,搭建写作支架。从而帮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行小学六年制语文课本在中年级安排了习作例文,它对于小学生的作文起步训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在习作例文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阅读、模仿、应照的路子,有效地解决了学生起步作文难的问题,找到了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习作例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语教学大纲》指出:低、中年级作文教学,主要是加强五个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即一是言之有物;二是言之有序;三是重视培养观察能力;四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五是要有叙述的重点。这五点概括起来,就是要求学生能把所见所闻所思,如实地、有顺序地、有重点地叙述出来。“习作例文”就是从这个教学目的出发,分层次有重点地提高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5.
习作训练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年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习作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指导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学生习作的兴趣、爱好及语文素养的形成。但在农村中年级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6.
中年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转折期。词语教学在此阶段发挥着联结低年级与高年级语文学习的桥梁作用。在词语教学中,联系语境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悟文字所传递的深刻意蕴,并将其迁移运用到习作中。本文将结合统编版语文中年级的例文,以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根本目标,从联系语境进行词语教学这一角度出发,具体阐述中年级词语教学的三点策略——走入语境,体会奥妙;融入语境,深化运用;创设语境,学以致用,以期提升这一阶段词语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习作例文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的一种既是阅读教材,又是指导学生习作的文章。它体现读和写的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习作例文时,既要通过指导学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剂析文章中的写作方法,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现将习作例文的特点和教法概述于后: (一)习作例文的特点 1.习作例文的内容丰富多彩。纵观小学中年级二十多篇习作例文,其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具体有以下几种:①记事类,是写学生亲身经历的、看到的或听到的事。如第六册的《捉鱼》、第七册的《小木船》、第八册的《雨中》等。②状物类,是写  相似文献   

8.
习作训练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年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习作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指导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学生习作的兴趣、爱好及语文素养的形成。但在农村中年级习作训练中.多数教师对这一阶段习作的指导性不强或无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王红婷 《教师》2020,(12):49-50
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中年级是习作表达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习作的条件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深入观察、体验,采集习作素材;鼓励广泛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品味感悟,丰富习作语言;巧借教材文本,学习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实践习得技能;指导精批互改,创设展示平台,发表作品,体味习作成就。教师应多渠道降低起始阶段学生的写作难度,消除其畏难情绪,鼓励其个性化表达,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至六年级,编排了八个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本套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围绕"留心观察"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2篇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以及1次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笔者通过研读精读课文、运用观察记录表、活用例文旁批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成观察意识,养成观察习惯,为本册后几个单元的习作习得方法,更为学生今后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小学生作文更难。如何使学生走出“难”的困境,让他们轻松愉快地作文,作好文,我采取了三种方法。一、例文习作例文,首先给学生习作提供了一个导向、引入、仿作的机会,同时又对学生的习作起着诱发、推动、促进和渗透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例文的教学是习作的前提、基本。分析、掌握例文的写作特点、结构,则是例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习作的关键。例如,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例文《雨》,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总体安排。作者采用“雨前→雨中→雨后”的时序安排法,而作者在描写“雨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读写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坚持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读写结合方法是以阅读教学为载体,通过对例文的阅读教学,学习例文的表达艺术,习得习作方法和策略,以丰富习作素材、提高习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教材中精美课文的价值。具体到教学中,应从例文之中学立意、学构思、学表达、学策略,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年级学生刚进入习作起步阶段,已对习作感到胆怵。原因在于:学生语文基础差,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缺乏观察、感受和阅读积累,无内容可写;教师缺乏指导,要求过严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从基础知识教学、作文指导讲评、观察方法指导、写作兴趣激发等方面制定相应对策,逐步提高中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习作能力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本次习作为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习作7》的内容。教材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例文《写春联》,主要写了小湛同学到外祖母家送年画,按照舅父的要求作对子的经过;其二,围绕例文内容,概括出写记事文章的基本要求———叙事清楚,重点突出,还要注意前后照应,为学生借鉴、迁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三,指明本次习作的题材范围和具体要求,即要求学生选择学习生活中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叙事清楚、重点突出。【训练目标】1.自学例文,感知例文重点突出、叙事清楚、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2.回忆这学期的学习生活,运用习得的方法,将其间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学习要以培养兴趣为重点,而如今小学生习作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非常严重。本文从讨论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习作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出发,找到加强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习作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核心素养赋予了小学语文教学新的使命。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基地。核心素养下的中年级作文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巧用微型日记,积累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能力;植根文本,随文写话,放飞学生的想象力;作文指导目标专一,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多元化评改,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习作例文是供学生习作时参考的文字举例,用来让学生模仿的文章。习作例文,在提供习作文章举例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写作基础知识,为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写作知识练习作文,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教学习作例文时,我们要注意写作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用文字表达内容的几项基本要求,以便在运用中逐步形成作文能力。我们要注重哪些写作基础知识的教学呢?对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所要注重的,就是中年级教材所安排的五个读写重点训练项目,即学会观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抓住重点、抓住特点。这五个重点项目安排在中年级的四册教材中,由单一到综合,循环反复出现,以便学生体会感知、理解掌握,在实际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习作例文,就其本身而言,有着明确的训练之点,就小学阶段整个作文训练的链来说,又是其中一环。也就是说,每篇习作例文都体现着不同阶段作文训练的内容,将每次作文训练的内容串连起来,正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主线。而所有这些,都体现在每篇习作例文后面的习作要求中。所以,只有把握习作要求,才能扎实地完成每一次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9.
中年级学生是学习习作的初始阶段,教会学生习作方法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从"抓住重点,范文引路;单元入手,各有侧重;读写结合,尝试练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往日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习作例文"的篇目。顾名思义,习作例文是为帮助学生作文时借鉴模仿,结合高年级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而安排的。一般来说,习作例文都比较浅显易懂,语言、情节和读写方法等,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习。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出现,习作例文也随之消失。如今进行作文教学,教师通常在教材外寻找作文资源指导学生习作。这样不仅工作量大,有时还与教材脱节。于是,我们尝试利用现行教材,将文本的内容进行整合,作为新的"习作例文",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