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2.
张爱平 《考试周刊》2013,(94):152-152
<正>兴趣又称兴致,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是初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喜好或关注的情绪。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对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下面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起来的,教师注意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优化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老师以自己的方式,获得主观或者心理  相似文献   

4.
<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古人云:"信其师,亲其道。"学生喜爱学习哪一门功课,首先是从喜爱这个学科的任课老师开始的。一个老师的素质高  相似文献   

5.
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四十分钟内思维都处于活跃状态,这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目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强,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如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他们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董霞 《成才之路》2013,(10):80-8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尤其在数学学习上更是如此。然而,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去引导和培养。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该怎样去培养呢?  相似文献   

8.
邢俊广 《考试周刊》2014,(58):56-56
<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下面我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去探究和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且兴致勃勃地投身其中进行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可想而知。那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对于肩一小学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孩子们对"剪纸"都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正因为如此,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坚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好所任学科的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校本特色实际,充分开发校内外资源把培养学生兴趣贯穿于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这就是说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只有感兴趣后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地观察、研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历史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入手,一堂历史课只有生动有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采用各种方法将历史“再现”在学生面前,就会触动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培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旦形成,他们就会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习数学的乐趣,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会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呢?下面就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数学来源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行积极探索,燃起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下面,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兰小朝 《甘肃教育》2014,(15):96-96
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是密切相关的,有兴趣则效果好,无兴趣则效果一般。可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一、导语入境,培养兴趣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语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一上课就充满  相似文献   

15.
<正>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自然万物,都起源于对事物本身的惊异、好奇。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纵观数学教学,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现代课程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陈雪妍 《辅导员》2011,(33):64+62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激发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把美术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可见,只要一个人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并且会在自己的探索实践中获得丰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并在求知和探索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就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就会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砺练,独立地获取知识。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  相似文献   

20.
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认知科学的研究显示: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