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做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2.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学论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而不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只要教师教的好,学生就一定能学习好。因而,只重视研究教师如何教,忽视学生如何学的学习规律的研究。为此,有人把传统教学论称为没有学生“学”的教学论。随着人们对教育对象——学生看法的转变,认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教学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甚至认为。“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的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为此,现代国外都十分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评改时,要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主学习的主体,把作文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是作文自身规律的要求,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新课改的要  相似文献   

5.
“应试教育”把学生完全看作是教育教学的客体。学生学习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学习方法也主要是死记硬背。而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方法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使其具备终生的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因而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放给他们,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时,  相似文献   

7.
当代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教师永远要去探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课堂这个阵地,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习惯。一是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弘扬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发展和完善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特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重心,构建学生在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地使…  相似文献   

9.
刘红旗 《考试周刊》2012,(25):121-121
"导思式教学法"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把地理教学过程分为"激情体验、引导自学、讨论归实、总结创新"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地理"双基"教学,并使教学成为开放的系统,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进而实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教师永远要去探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课堂这个阵地,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习惯。一是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相似文献   

11.
形成、发挥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是近代教育的主题,也是教育技术的主题。学生的主体性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的问题不仅是建构、推演教育技术理论的“原点”,也是当代教育哲学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虽然前者把学生当作客体,后者把学生当作主体,但是其教育哲学的思维范式是一致的——“主体—客体”思维范式。在这一思维范式的引领下,虽然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形成,但是又把学生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学生客体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的发展规律。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在“主体间”思维范式的引领下,在“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因此,教育技术的理论建构必须以合适技术支持的“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为基点进行拓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强调主体参与。如何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如何促进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这是每位教师现阶段都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实践新课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旨,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学习的主人,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素质。首先,实施英语素质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培养人才的需要,是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职高英语教学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从教的方面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把主体教育理念转变成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是有个性的。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张扬,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把学生的充分发展作为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教育的自身规律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目的、有策略地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求得主动发展和充分发展。为此,笔者以《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为例,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一、动机:学生的主观需要主动学习的动机来自于学生对学习的主观需要。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必须把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努力使学生将学习的主观需要外显为自觉的、主动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要求我们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从关注教师教学过程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课堂,从关注学生学习秩序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从关注学习成绩分析转向关注学习方法指导。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关怀"每个"、培养"每个",这是给教育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人才观、质量观的科学阐释,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基于一般认识规律的特殊认识过程(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师指导下认识过程的高度浓缩和简约),而且还应该是一个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种种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学生。传统的教育使小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即“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很弱。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去实现这一目标,给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郭明果 《学周刊C版》2011,(3):152-152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主体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园丁"和"花朵",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共同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传授知识,从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错位.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