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色彩对人的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作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彩不仅能构成生活的绚丽画面,而且能影响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情绪。它们的合理搭配可以产生重量感,造成体量感,产生远近感。  相似文献   

2.
情感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音乐能通过物理和心理两条途径对人产生影响,它通过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来改变、调节人的情绪,给人带来愉悦感.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也会产生一些心理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提高,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开发和培养智力和能力。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是有感知、质疑、自尊、成功的需要以及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心理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围棋奇迹般的教育功能使它能对人的心理素质产生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智力、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产生这些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围棋对人脑功能的开发具有良好效果.因此,研究围棋活动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及大脑功能的开发作用这样一个课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车俊伟 《课外阅读》2010,(12):102-102
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如喜、怒、哀、乐,易随情境变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李成金 《新疆教育》2012,(11):123-12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能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教学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如果能在教学内容、方法、教学态度和情感等方面充分体现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将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色彩既是一种物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色彩能唤起人的不同心理感受,甚至会对人的生理及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例如红色、绿色、蓝色、黄色、橙色、紫色及白色等都会对人的心理及情绪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作用,进而影响到人的生理及健康。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色彩能引起人一系列敏锐的、复杂的、连锁的心理反应.色彩不仅使人产生明和暗,冷与暖的感觉,还使人产生兴奋或抑郁、轻松或紧张、安逸或烦躁等心理效应.这种色彩效应也能对学生听课的情绪、记忆、想象、思维、注意力等心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但随着时间的迁移.多媒体课件的出现,教师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时,对于容易写错和难以区别的字,板书常采用"以色彩强化记忆"的方法,在公开课教学板书中,比较注意色彩的点缀外,平时教学已不再注重色笔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对人产生的生理、心理、情感及文化象征的效应,在建筑室内环境中,色彩具有神奇的功能,它不仅能唤起人的第一感观,而且能使人产生联想,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在色彩设计中,创造有层次,有性格,讲科学、讲情调的色彩效果,能使人身心健康并给人以美的享受,并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和休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安琴 《陕西教育》2011,(9):52-5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反之.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如:愤怒、憎恨等。情感总是一定客观事物引起的.离开了客观事物,无缘无故的情感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12.
兴趣作为人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对人在学习、科技创新等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积极主动性,能使学生勤奋刻苦、知难而进、乐而不倦、专心致志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情绪、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有的态度体验。那些满足人需要的对象,能引起各种肯定的态度,产生高兴、满意等情绪;反之,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产生厌恶、痛苦、恐惧等不快之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情感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心理压力在行为上往往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理智性行为,另一种是非理智性行为。理智性反应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产生心理压力时,能冷静地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缓解压力的对策,进一步分析实现目标的各种主观条件,适时调整目标,改变方法或变换行为方式等。变压力为激励力量的一种反应形式。这种反应一般不会带来心理问题。从辩证的观点看,压力对人有利也有弊,它既能使人产生积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也能使人产生消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学要重视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反之,则产生一种消极的情感,如嫌恶、愤怒、憎恨等。“喜生于好,怒生于恶……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左传》)  相似文献   

16.
吴晓红 《宁夏教育》2008,(12):65-65
人际交往不仅是维护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而且是形成舆论、士气、时尚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人际交往既需科学性,又需艺术性,在交往中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交往效果,改善人际关系。善于交往的人,不但能使起初不相识的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能广结人缘,到处受人欢迎;而不善于交往的人,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06,(7):51-51
导致人产生恐惧感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肯定认为是大脑,可是专家们说:让人产生恐惧感的不是大脑,而是内耳。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精神治疗师莱文森说:90%的病人患上恐惧症是由内耳故障所引起的。别看内耳在人体结构中并不起眼,它却能对人的日常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人类的内耳系统构造比较复杂,负责控制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平衡、方向感、移动感、深度感和焦虑程度等,即使内耳系统出现了一点小毛病,人都会产生恐惧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地震时产生超低频声波(次声波)。次声波人耳听不到,但器官能感受得到。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在次声频率范围内,次声波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一致时会产生共振,这时就会出现头晕等反常感觉。另外,地震时耳朵内部的位觉感受器感受到了人所处  相似文献   

19.
运动能健身、养生,众所周知。但运动还能修养与健全人格,你知道吗?现代运动心理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不论是短暂的或长期的运动,都会产生赋予人格特征的心理效果。例如,不常运动的人容易感到疲劳,产生压力,也容易产生孤独、躁郁等低落情绪;而经常坚持运动的人则看起来精神比较好,不容易生气、沮丧,也较不容易觉得有压力。经过最近十年的调查研究,美国哈佛大学运动心理学家波斯德博士指出:自选式运动健美身心,适性适情  相似文献   

20.
人在面对某些事物时,兴趣会激发人产生进行探究的意识,兴趣会促使人对这些事物引起更多的注意,并且产生追求的心理,进而领会它、研究它,希望掌握它,这就能够给人未来进行这个工作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初中学生如果能对语文学科产生比较大的兴趣,就能针对语文学习进行注意与探究,对接触到的语文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进而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