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文明城市的市民文明素质审视——以惠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文明城市是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市民是文明城市的主体,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当前,在我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少数市民文明素质的缺失直接影响文明城市的形象,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开展市民文明教育,通过建立市民文明长效机制、优化城市环境等,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使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邓建玲 《考试周刊》2013,(89):195-195
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政府可从开拓渠道.营造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搭建平台,形成争做文明市民的强烈意识;健全法规,强化争做文明市民的有效监督等方面入手。提高市民的素质,培育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3.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决定着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打造城市文明形象的关键在于要把提高市民的素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多种原因,钦州市市民整体素质较低,与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必须采取措施,以全面提高市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英国诗人库柏有一句名言:"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不仅代表一种与乡村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城市文明还是西方文明的本质,因为城市提供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理性的展开空间,正是在西方城市中产生了政党与政治家,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了西方艺术史上所有独特的现象,孕育了近代文明的承担者——市民阶层和市民社会。正因为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城市成为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研究热点,产生了如城市社会学、城市历史学、建筑文化学、城市文学等多个研究领域。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尽管近年来中国城市化速度惊人,但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据估计至少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的缘起与简况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近年来其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就读的比例明显增加。城市为这些随迁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和人文资源,市民文明的生活方式、习惯和相关素养,也成为滋养随迁子女成长  相似文献   

6.
古代雅典文明辉煌发达,成就巨大。本文从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入手,通过对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特点的分析,对雅典城市建设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并由此说明没有雄厚的财力和市民的支持,雅典的城市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城市建设也只有符合市民的利益,才能得到市民的大力支持,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精神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追求。学校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城市一支重要的未来市民力量。学生既受城市精神的涵养,也创造着城市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与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相契合。  相似文献   

8.
大型运动会是提升城市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的举办,对市民文明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后全运时代,市民文明素质的养成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在文明教育、活动创建、宣传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创新,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朱晓虹 《成人教育》2012,32(3):79-80
文明城市是和谐社会的现实根基.城市文明建设要从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城区、文明和谐城市做起.社区音乐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它对于不断满足和丰富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升城市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答: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综合性  相似文献   

11.
承德市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承德居民自古就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日益进取的城市精神,"承传文明,德行天下"正是这种城市精神的高度概括,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包含着对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创新,也包含着和合承德、科学发展的目标。这对于构建国际旅游城市,意义重大,我们应从及时总结文化成果,提升市民素养,树立城市品牌等多种途径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推动承德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答: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新的发展阶段,"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政冶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三个转变",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举措。二、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大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努力实现中央文明办《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确定的各项指标要求,力争首批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努力实现创建水平全国一流、西部领先。  相似文献   

13.
制度文明对于城市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管理制度存如下弊端:“官大一级压死人“、权大于法和“诸侯经济“.城市管理制度进化的方向选择是:完善法制、市民参与制、社区(社团)自治制,实行协同管理制,建立首长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管理成为当务之急,理所当然地摆上了各级人民政府的议事日程。实践证明,城市管理的最难处在于对市民的管理,市民公德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管水平的高低。提高市民公德素养是依法治市、以德治市的重要内容,提高市民公德素养、造就文明市民的根本举措是德法并举。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与市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互为因果、相互促进。青少年作为市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其道德素质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性,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升可以大大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步伐。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窗口城市,对市民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必须不断提升,而青少年这个充满活力、代表未来希望的群体,其道德素质的提升亦势在必行。重庆市合川区针对青少年的特质,开展了一系列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益实践.为研究青少年道德素质提升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首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城市发展模式发生转型、首都市民对美好生活提出更高期待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并提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生态民生、生态发展、生态治理等维度阐释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从科学规划、综合施策、责任追究、全民行动等层面提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老舍以文学家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老北京社会下层市民悲苦贫困的生存境遇,并通过市民群像的塑造,呈现了城市文明下的病态人性:一、愚昧的市民阶层因袭着封建宗法观念;二、封闭的人文空间给市民阶层带来保守性和盲目性;三、长期的封建思想文化灌输铸就了市民阶层奴性十足.  相似文献   

18.
市民素质是指某一城市居民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一般由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格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所构成,它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市民教育的普及深入,我市市民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为扬州形象塑造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市正在积极谋划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人民富裕、社会安康、生态宜居的新扬州而努力奋斗,这些都对市民文明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的文化需求问题是农民工在实现由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变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从"城乡边缘人"到城里人的转变过程,既反映了农村传统文化的嬗变,也反映了农民工对城市文明的认同与隔阂。关注农民工文化需求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青岛市要实现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要打造文明青岛,就必须加强市民素质建设。当前,青岛市民素质建设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遗留原因、时代背景原因及青岛的自身特殊原因。本文认为,要提高青岛市民素质,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加强近期几件大事的重点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