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科学家正为设计中的巨型太阳望远镜选址。这一口径为8米的地面望远镜可望在未来20年的"探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计划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主任、总工程师邓元勇说,目前国内太阳研究界已经启动了"西部太阳选址"计划,  相似文献   

2.
孝文 《今日科苑》2011,(24):45-46
来自20个国家70家机构的天文学家和工程师正在设计"平方公里阵列",它的灵敏性是现有任何望远镜的50倍,观测天空的速度则是任何望远镜的1万倍  相似文献   

3.
正SKA是"平方千米(射电望远镜)阵列"的简称。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巨大口径的望远镜,而是数千个较小的探测装置组成的阵列,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信号采集面。这些天线将分布在多个地区,它们的探测结果可以汇总起  相似文献   

4.
从400年前问世到现在,望远镜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它曾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亵渎神明”的科学仪器,但到今天,已然成为最不可或缺的科学研究观测工具之一。太空望远镜更是望远镜领域的“佼佼者”,比如大名鼎鼎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然而,它并不是科学家安插在太空的唯一“眼睛”。在之后的近20年时间里,有大量轨道观测平台加入哈勃太空望远镜行列,其中已经做出以及未来即将做出突出贡献的便有以下几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I0016-I0018
[导读]天文学家利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天线阵(ALMA,一台由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造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对回力棒星云进行了测量,这个星云的温度为1开氏度(即零下272.15摄氏度),比大爆炸的背景温度(零下270摄氏度)还低。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16-I0017
<正>[导读]恒星如何在超新星爆炸中分崩离析是天文学最大的谜团之一。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的帮助下,这个谜底终于开始被揭开。据美国国务院网站消息,恒星如何在超新星爆炸中分崩离析是天文学最大的谜团之一。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的帮助下,这个谜底终于开始被揭开。  相似文献   

7.
图为“观星者”飞机在空中释放运载“核光谱望远镜阵列”的火箭。新华社发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9,(2):19-19
享受一次由天文望远镜引领你进行的星空漫游吧。来自Meade公司的ETX—LS。是首款可以自动指向你感兴趣星体的望远镜,完全不需要你进行辅助操作。对于那些入门级的天文爱好者来说,它还有另外的好处:可以在锁定要观察的星体后,通过扬声器播放一段关于该星体的音频剪辑;如果你将这架望远镜连上显示器的话,它还能播放相关视频。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2,(17):7-7
美国航天局近日宣布,新型高能X射线太空望远镜——“核分光望远镜阵列”计划于美吲东部时间13日发射升空,它将被用于观测黑洞、超高密度中子星和超新星残骸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I0005-I0005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2月27日宣布,根据美国"核星"太空望远镜及欧航局XXM牛顿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科学家首次准确测量出一个大质量黑洞的旋转速度,这有助于了解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金秋科苑》2012,(5):111-111
近日,中国和印度均已参与夏威夷30米望远镜的制造计划。在这个十年完成制造时,30米望远镜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据悉,这架望远镜的制造成本预计超过10亿美元,中国和印度将承担部分成本,同时分享观测时间。  相似文献   

12.
动态     
<正>天文学家捕获首张黑洞照片4月10日,通过协调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宣布已经成功获得了超大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EHT是一个通过国际合作而实现的、由8个地面射电望远镜组成的观测阵列,主要通过形成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来捕捉黑洞的图像。《天体物理学杂志通信》于4月10日以特刊的形式通过6篇论文发表了这  相似文献   

13.
全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大口径全景巡天望远镜(LSST)”.已于日前开始在智利北部的帕切翁山动工建造。这部超级望远镜预计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观测能力最为强大的数字化天文观测系统.能够自动地对夜空进行观测。LSST将对太空进行不问断地扫描.以研究那些遥远的星系、小行星、超新星、彗星、恒星和其他天体。LSST计划的总投资将超过35亿美元。建成后的LSST天文望远镜直径将达到84米,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背景7月2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其"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迄今为止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目前,人类已知的大部分系外类地行星都是由"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的,它已发现了4696个系外行星候选者,确认了1030颗系外行星,其中有12颗宜居带内的系外类地行星直径介于地球的1——2倍之间,它们都有可能与地球相似。那么,"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是如何寻找这些系外类地行星的呢?  相似文献   

15.
9月27日夜.中科院LAMOST望远镜在调试中一次观测得到1000余条天体的光谱。截止到发稿,在每次调试观测中,LAMOST都不断地获得1000多至2000多天体的光谱。用于调试观测的天体一般是亮于17等,光谱是在无云观测夜曝光5分钟后获得的。与国际上迄今最多一次观测只能得到600多条天体的光谱相比,LAMOST已经成为世界上光谱观测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太空望远镜——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3年6月被送入太空。进入太空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替第一代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月球之外"凝视"浩瀚的宇宙。韦伯太空望远镜以"阿波罗"时代的NASA局长的名字命名,除了NASA,欧洲、加拿大的航天主管部门也参与其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17.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09,(10):16-17
2009年的大部分时间,当你拿起望远镜观测土星时,也许你会有些失望,因为你会发现,这顶“空中草帽”中的最好看的部分——帽沿儿,也就是土星环,仿佛消失了,它变成了一条细细的直线。1610年,当伽利略将他自制的望远镜对准土星时,他看到的就是土星环将要变成一条直线时的情景。在他的望远镜里,光环的两端仿佛像两只“耳朵”,  相似文献   

18.
哈勃望远镜是人类发射进入太空的最大而且最灵敏的光学望远镜,它发回了数不胜数美丽得让人震撼的天文照片,从此开辟了天文观测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01,(1):64-67
在美国,过去在家里的地下室里自己动手磨制望远镜、在院子里观测的业余天文学.是一种很少被人知道的爱好。但现在,它已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业余爱好,大约有30万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美国人是业余天文爱好者。随着望远镜价格的降低、质量的提高,再加上许多望远镜还配备了高效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天文爱好者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也正是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的400周年。在过去400年间,从使用两块镜片手制望远镜的“窥天”创举,到大规模、高速度、巨投入的“向宇宙进军”,伽利略及其后继者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