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中春 《垂钓》2006,6(8):29-29
夏日正是鱼儿活跃的季节,钓友们垂钓时往往在认识上、钓具、钓法上存在着某种片面观点,造成以下三方面失误。  相似文献   

2.
野钓惊魂     
符庆国 《垂钓》2004,(3):61-61
我和吕明是钓友,每逢星期天,我们都要骑上自行车,带上钓具、野餐结伴而行去郊外垂钓。  相似文献   

3.
陆景新 《垂钓》2009,(2):26-27
在大水面垂钓,水广鱼稀,鱼儿必经之路常常令我们有鞭长莫及之感。因此,抛竿定点送线钓便成为众多钓友钓取大鱼的最爱。然而,许多钓友对此钓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结果往往是白挨累却讨不得好收获。  相似文献   

4.
北京钓友何先生对我说:一些有关钓饵的文章中提到用饵要和钓场当时的具体情况关连起来。对此他问所谓的外部具体情况是指哪些,希望能细微地作些介绍。垂钓时不论你有多好的钓具、多好的钓饵,鱼儿绝不是手到擒拿,有时甚至是空手而归。这就是垂钓时的临场变化因素,影响按常规方法垂钓的表现。这些影响有的来自鱼儿本身,有的因环境、因水及气候等变化,使原有的  相似文献   

5.
朱胜喜 《钓鱼》2009,(16):30-30
夏季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也是池塘鱼儿最活跃最喜食的时候。但如果不掌握雨天垂钓的一些技巧,往往会扫兴而归。笔者在多年的垂钓史中摸索出一些小窍门,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方微庆 《钓鱼》2004,(13):19-19
按照惯例在大温差气候条件下垂钓是有一定难度的,甚至会出现无收获,扫兴而归的现象。怎样才能在大温差气候下,让鱼儿开口,钓到鱼,笔者根据多年垂钓得出的体会,有两点供钓友们参考。一是选窝,二是饵料。  相似文献   

7.
姚延军 《垂钓》2006,6(5):23-23
很多钓友都有钓中大鱼得而复失的经历,主要原因就是措不及防而忙中出错。话说回来,即使你钓鱼技术再高超,钓具装备再先进,中大鱼后的脱钩、断线情况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因为有一些状况是不可预见的。这里我就说说大鱼中钩后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走钓是钓友们冬季垂钓经常采用的一种垂走钓方法,此方法只要在钓具.上搭配得当,效果比较好。现简单地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9.
晓君 《垂钓》2007,7(3):37-37
钓具的构思与设计是需要垂钓经验的积累和创作灵感的,丰富的垂钓经验确保钓具的实用性,而灵感则凭借着非凡的想象力和洞察力,诱发出思想火花,赋予钓具更美观、更新潮的设计理念,使钓具更容易被广大钓友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进人寒冷的冬季,南方钓友大多钓具入库等待来年再战,而北方的钓友却可以与冰下的鱼儿一搏,尽享冰钓带来的乐趣。冰钓是北方独有的一种垂钓方式,它的特点是活动范围大,钓者可以随意踩在冰面上,到水域的任何一个地方凿洞垂钩。然而冰钓同其他季节一样,到达钓场后,首先面临的就是选择钓位的问题,因为水冷鱼儿的活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邹思全 《垂钓》2020,(2):38-38
垂钓时,天气变化是影响鱼类开口觅食的重要环节,这在冬天更为明显。选择适合鱼儿活动觅食的天气出钓,丰收的概率就很大,反之"空军"的概率就很大。冬天,我们在水边钓鱼时,常听钓友说这么一句话:"这么好的天气(晴朗、暖和的天气),鱼肯定好钓。"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到了下午收竿时,钓友又说:"这么好的天,怎么就没有鱼咬钩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鱼类的生活习性。在北方地区,冬钓的主要对象鱼以耐寒的鲫鱼为主,偶尔也会有鲤鱼咬钩。  相似文献   

12.
马建华 《钓鱼》2005,(2):23-24
江苏钓友张净、刘平等人来信咨询:近来,在垂钓鲫鱼时经常出现脱钩跑鱼的现象,是什么原因?该怎样克服?  相似文献   

13.
山西陶为群来信称:参加垂钓已经4年,对制作钓饵方面进行过钻研,也有一些经验。可上鱼情况不稳定,时好时坏,虽用同样的钓饵,好时达到夺冠的水平,可有时就是钓不上鱼来。难道鱼的胃口经常会变,或者是气候及别的原因所致,求答。陶君所谈的问题,还有其他几位钓友也提及:对同样的钓饵,为什么效果会时好时坏。我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垂钓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鱼儿也因条件的变化改变了胃口,而钓手却仍使用一成不变的钓饵,鱼儿自不会上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垂钓时各种可变的因素很多,任何一种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朱胜喜 《钓鱼》2012,(4):20-21
早春,一个春暖乍寒的季节,在水底酣睡一冬的鱼儿,此时也蠢蠢欲动。对于封竿几个月的钓翁来说,更是会急不可耐地去过把钓瘾。但因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钓获的鱼儿差强人意。笔者在多年的垂钓过程中,摸索出一些在早春垂钓时的几个小技巧,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铜锤 《中国钓鱼》2018,(12):26-26
在“台钓”盛行的今天,我们的传统钓法依然焕发着它不老的光彩。大江南北、河塘港汊,只要是钓友出现的地方,就能看到传统钓法钓友的身影。我们钓友俱乐部的不少钓友,现在外出垂钓,有条件的台钓和传统钓具全部配齐。因为在野钓过程中,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地形的复杂性更能体现传统钓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螺肉钓鲈     
《钓鱼》2007,(10S):62-62
正如标题所示,我在这里向钓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如何使用螺肉垂钓鲈鱼。海螺是很常见的海产品,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很常见。用它来作为钓饵,往往能够收到奇效。当大潮来时,强力的海水往往会将其卷起拍在礁石上,过后就能够在海滩上找到零散的海螺肉。有心的钓手都会在这片区域中垂钓,因为海螺残体会吸引鱼类觅食,尤其是海鲈,更是将其视为大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王飞 《钓鱼》2004,(15):41-41
在垂钓收竿后,如何将活蹦乱跳的鱼儿带回家是件让很多钓友头痛的事情。笔者在多年的垂钓活动中总结出以下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让我们把鱼活着带回家,品尝新鲜的美味。  相似文献   

18.
冬季来临,绝大多数钓友已停止垂钓,收藏好钓具,准备明年再干。钓具收藏保养得好,不仅可延长使用寿命,节省费用,而且使用得心应手,对提高垂钓质量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溪流适钓季节气温较高,早出晚归垂钓的时间又较长,加之溪流鱼儿不耐存活,所以,稍不注意鱼儿极易死亡变质。现将长期以来我所采取的保鲜方法介绍给钓友。  相似文献   

20.
冰钓三要     
鲁祥 《中国钓鱼》2006,(2):29-29
一要敲冰震鱼 进入冬季,鱼儿们开始冬眠,此时它们早已集聚了足够的能量,群居水的深处相互依偎保持体温。冰钓者往往采取撒“窝子食”的方法引诱鱼儿光顾。由于水温低、透气差,食饵的香味扩散缓慢。尽管鱼儿的嗅觉比较敏感,但由于处于冬眠状态,而难以摄食,这时,采取“敲冰震鱼”的方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择。其做法是:对怀疑某处冰层下面可能藏有鱼的地方进行不规则的敲击,将鱼儿从“栖息处”赶出来。鱼儿不仅嗅觉灵敏,其听觉也十分敏感,它们生性胆小,警惕性很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惊慌失措,四处逃生,从而为垂钓者创造了机会。在垂钓期间此法可反复使用直到有鱼光顾(一般15~20分钟敲打一次冰面为好)。但应提醒钓友们,使用此种方法以不影响其他钓友垂钓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