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嘉璈(1889-1979),江苏宝山人(今上海宝山),字公权.张嘉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融家,被称为"金融巨子"、"中国现代银行之父".他曾主持中国银行行政和业务长达23年之久,先后担任过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总行副总裁、总经理等职务.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银行逐步成为具有现代化色彩的金融经营机构,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对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无疑是近代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只是这一中心地位有着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其功能的发挥也颇多曲折,其中的原因尤其值得深思。随着开埠后作为国内最大内外贸易口岸地位的确立,带有近代意义的金融地位也开始在上海迅速上升。如外商银行麇集沪上,其数量远超过其他金融较发达的城市;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上海首先开业;在上海诞生了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办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除了中国通商银行之外,上海又陆续有信成、四明、裕商等华商银行设立,它们一般在外埠设有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从整体上看,上海金融业已具有了跨地区、…  相似文献   

3.
《档案与史学》2013,(12):F0003-F0004
外滩。人称“东方华尔街”,曾是上世纪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的征1847年首家外商银行英商丽如银行设立分支机构,1897年上海也是中国第一家华商银行一一中国通商银行正式创办。  相似文献   

4.
上海开埠后不久,以英商丽如银行1847年登陆上海为标志,外国银行陆续进入上海。1891年由外商建立的上海股份公所,开中国证券交易所之先河。而1897年在上海创设的中国通商银行,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对于近代金融业的创立,上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充其量只是一个地域性的金融中心。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的整个时期,全国金融中心和政治中心相结合,事实上是在京津地区。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从这时至1937年“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爆发,这十…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应对国际化金融竞争的挑战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等艰巨任务。而要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银行业就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上与国际接轨。而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提升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银行(包括分支机构)综合档案室保存的档案还只限于文书档案、内部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和科技档案。而信贷、临柜会计、银行卡等业务档案由于数量庞大和专业性较强而由业务部门自行管理,作为综合档案室的分室,即分室…  相似文献   

6.
《档案与史学》2003,(2):22-26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于1923年9月创立旅行部,1927年6月该旅行部正式改组为中国旅行社,遂由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下属业务部门转变为该行独资经营的附属事业机构。其主要办理国内外旅行、运输、旅馆等业务,并出版《旅光》等旅行刊物。该社下设火车、出版、轮船、行李等部,1928年改为运输、车务、航务、出版、会计、出纳、稽核7部,1930年代又增设进展部、游览部、旅馆部。为拓展业务,中旅先后在国内各大城市、景点及海外设立数十个分支机构。1949年以后,该社继续营业,增设了国外进口物资承运业务。1955年中国旅行社在大陆的业务结束。历任董事长为庄得之、陈光甫、朱如堂等,社长为黄闳道、陈湘涛、潘恩霖等。中国旅行社业务经营颇有特色,声誉良好,堪称为近代中国旅行业的典范。特别是其开办的招待所,更是中国旅行业的一大创举。本篇史料选自中国旅行社档案全宗Q368-1-37号案卷,系该社自撰的一份报告书,作于1953年4月13日,对该社三十年来的历史发展概况陈述甚详,兹予公布。由上海市档案馆孙慧选编。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银行业目前的资产结构仍是以信贷资产为主,银行贷款质量的优劣对银行的经营成果乃至中国金融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建立商业银行信贷情报体系,将情报挖掘与分析技术引入银行信贷业务,可进一步降低信贷风险,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称的"情报"是广义上的情报,指与银行信贷业务有关的一切信息,既包括可直接从客户处与银行内部数据库中获得的信息,也包括获取过程有一定难度、需要借助一定手段和技术才能从外部获取的信息;既包括传统的结构化信息,也包括日益增加的非结构化信息。1信息时代构建商业银行信贷情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1999,(1):12-13
网络银行服务用户历史发展与应用需求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世界最大的银行之一。1983年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专业银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据国家金...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02,(6):14-18
四明银行正式成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六日(1908年9月11日),系在沪宁波人出资兴办的私营商业银行,总行设于上海。初名四明商业银行(The Ningpo Commercial Bank,Ltd.),后改名四明商业储蓄银行(The Ningpo Commercial & Savings Bank,Ltd.),简称四明银行。该行于1936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加入官股,遂成为官商合办银行,与中国通商、中国国货、中国实业等另三家官商合办银行并称为“小四行”。该行历史悠久,经受晚清民国时期种种考验而屹立不倒,上海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接收,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1952年并入上海金融业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在华资商业银行中,该行的经营业绩实属平平,与南三行、北四行相比较,有一定差距,但其经营有自身特色,即注重地缘因素,以在沪宁波人及其开办的工商实业为主要的金融服务对象,同时十分重视房地产投资。因此,该行之发展历程,颇有值得考察探究之价值。本期公布的四明银行行史资料,系选自四明银行档案全宗Q279-1-119号案卷,选编者何品。  相似文献   

10.
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迅速崛起,成为近代中国的航运、经贸和金融中心,百余年间历久不衰,扬名中外。追溯其发展轨迹,量大面广的口岸贸易与金融业之间互为促进的双向关系,引人注目。上海开埠后不久,便取代广州,跃居近代中国内外贸易第一大港。口岸贸易的繁盛,刺激了商业的兴旺,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埠际贸易的开展,则离不开金融业在资金融通方面提供的便利。清中叶上海港沙船货运贸易的活跃,便是和上海钱庄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上海开埠后,受不断扩大的内外贸易的驱动,钱庄的经营业务渐被纳入进出口及埠际贸易资金融通渠道。钱庄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