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确定杜仲中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别研究果胶酶、中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对杜仲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果胶酶增加多糖提取率效果最为显著,其最佳提取条件是:酶加量0.10mg/L,酶处理温度50℃,酶处理时间3h.其次是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效果最差.结论:果胶酶可明显增加杜仲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刺五加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分别测定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刺五加不同部位可溶性多糖的含量分别为:根皮1.745%,茎皮4.210%,叶0.417%,叶柄5.069%.粗多糖含量分别为:根皮2.520%,茎皮2.934%,叶3.960%,叶柄4.144%.结论:刺五加不同部位多糖含量差别很大,茎皮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均大于根皮,叶柄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含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杜仲提取物对甲氰菊酯农药进行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杜仲提取物发挥最优降解力的温度是33℃,pH为6.5,添加时间为40min,添加浓度为0.7g/L.在预先涂抹50mg/L甲氰菊酯农药的苹果表面直接使用该杜仲提取物,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去除水果表面87%左右的甲氰菊酯农药.在预先涂抹50mg/L甲氰菊酯农药的苹果表面使用该杜仲提取物以及1g/L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对水果表面的甲氰菊酯农药降解效果达到93%以上,从而验证了杜仲提取物可作为洗涤助剂开发有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的瓜果蔬菜洗涤制品.  相似文献   

4.
竹叶、竹茹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洪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8):48-49,72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竹叶和竹茹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其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竹叶大于竹茹,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竹叶强于竹茹。由此说明竹叶和竹茹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立黑果腺肋花楸果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制剂清除亚硝酸盐的能力、抑制脲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的活性进行考察.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颗粒剂中的总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和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用半数浓度(IC50值)作为指标来评价颗粒剂的不同体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颗粒剂均在显色前360 min内和显色后60 min内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63%~102.50%和98.27%~103.00%,且RSD<2.0%,建立的方法可满足含量测定要求.3批黑果颗粒剂和双果颗粒剂中总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多糖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27、14.10、1.56、473.95 mg/g和12.35 mg/g、3.44 mg/g、0.80 mg/g、700.12 mg/g.体外活性实验表明两种颗粒剂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亚硝酸盐能力,抑制脲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能力.且建立的4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回收率符合要求,可用于黑果腺肋花楸果制剂中总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多糖的含量测定,能为评...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长丝杜仲胶,直接以杜仲整籽为原料,对杜仲籽不经粉碎处理.用0.5%氢氧化钠于70℃除去存在于杜仲籽表面的阻挡纤维素酶作用的角质层,然后纤维素酶在pH为4、温度为45℃时破坏籽中的纤维素细胞壁,以提高细胞的通透性,然后先在常温下用石油醚提取杜仲籽油,剩余物质再用石油醚(60~90℃)于80~85℃水浴回流提取杜仲胶...  相似文献   

7.
以苦瓜为原料,水作为提取溶剂,探讨液料比、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对苦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苦瓜多糖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通过研究苦瓜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苦瓜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为50:1(m L/g),微波功率60 W,提取时间2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苦瓜多糖的提取率为10.05%.苦瓜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作用,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清除作用不断增加,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当苦瓜浓度达到2.5 mg/m L时,对羟基自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3.68%、59.24%和42.54%.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市售香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检测计算香肠中亚硝酸盐含量是否在国家规定标准要求内,为相关的食品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经过沉淀蛋白质和除去脂肪后的样品,在酸性体系中,样品中的NO2-在显色剂的作用下,发生偶联反应形成的紫红色产物在λmax的光下有最大吸收现象,根据工作曲线可以获得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含量在1.178mg/kg9.893mg/kg之间,均符合国家对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结论:亚硝酸盐含量在安全值内,所测定的亚硝酸盐回收率范围在89.50%9.893mg/kg之间,均符合国家对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结论:亚硝酸盐含量在安全值内,所测定的亚硝酸盐回收率范围在89.50%109.59%,相对标准偏差在0.009%109.59%,相对标准偏差在0.009%0.133%之间,说明实验所采取的方法便捷有效,分光光度法测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杜仲主要药用含量提出了化学测定方法,对其植物的各部分进行了分析,并与药理实验进行对比。为杜仲植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竹叶中提取黄酮和多糖,用抑制亚硝酸盐显色的方法测定了竹叶黄酮和多糖清除亚硝酸盐的作用,并同Vc比较。结果:竹叶黄酮对亚硝酸盐有较强的清除率,剂量从0.1mg增加到4.0mg,清除率从15.72±1.83(%)增加到84.59±1.16(%),量效之间呈线性关系(r=0.9649);剂量再增加到5.0mg,清除率不再显著增加(P〉0.5)。竹叶多糖对亚硝酸盐也有一定的清除率,剂量从0.1mg增加到3.0mg,清除率从8.55±0.46(%)增加到36.10±0.61(%),量效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789);剂量再增加到4.0mg和5.0mg,清除率并不再增加(P〉0.4)。Vc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相当高,0.1mg剂量的清除率即达到61.24±6.31(%),剂量增加到1.0mL时清除率已达到100%,清除率随剂量增加的曲线似抛物线形。Vc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同剂量的竹叶黄酮和竹叶多糖(均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