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棋人五十     
王金玉 《围棋天地》2011,(21):23-23
2001年贵阳举办中国贵阳国际围棋文化节。吾作为《安顺晚报》记者专门在贵阳采访三日。“围棋面面观”征文作为活动之一举行颁奖仪式,颁奖嘉宾有陈祖德、聂卫平、华以刚等参加,吾作为获奖者和记者参加仪式,第一次直面国手接过证书且有幸采访陈祖德、聂卫平、华以刚并获签名留念。  相似文献   

2.
日前,世界华人围棋联合会和中南大学围棋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编撰了《中国围棋文化研究丛书》,由泰国正大集团副董事长,泰国围棋协会会长蔡绪峰及中国围棋协会顾问陈祖德九段担任主编,由中南大学“围棋博士”何云波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丛书即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为陈祖德九段撰写的总序。  相似文献   

3.
闲话聂卫平     
和聂卫平熟识屈指算来已有10年历史.这期间,不仅由于《人民日报·海外》版草创初期曾办了“四杰一经”专栏,特邀陈祖德、聂卫平、华以刚、罗建文每周一次在体育版上摆谱讲棋,更由于海外版1988年创办了中国围棋暨中日围棋名人战,因而与棋队特别是老聂更结下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缘分.再后来,大家又经常在一起切磋桥牌技艺,相互之间更为稔熟,早已超出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而成为牌友了.  相似文献   

4.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17):102-107
围棋三老,就是棋界耳熟能详的陈祖德、王汝南、华以刚三位元老,他们都分别担任过中国棋院的掌门人。只可惜陈老已经过世。笔者非棋界中人,误入“棋”途,顶着个“围棋博士”的名头,在棋界招摇,然后有了与三老的种种交往。回想起来,点点滴滴倍觉温馨。拉杂写下,权当三老外传、花絮。当然也借三老之光,顺便“王婆卖瓜”一下,呵呵。  相似文献   

5.
隔海相跨的中日围棋擂台也许太高太大了,以致十几年来成了制造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机器,一旦从擂台上晃过,就会成为浑身上下都是话题的公众人物。即使对日本棋手,中国棋迷也耳热能详。 但关本忠弘却不然。这位与中国围棋擂台赛关涉至深的NEC公司老板似乎总是站在距擂台很远的地方,显得十分神秘。 陈祖德不止一次对记者说:“关本先生对中国围棋的支持太大了。”这么说时,陈祖德的语气中总带有深长的感慨。 聂卫平对记者说过,“关本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似乎是英雄识英雄。  相似文献   

6.
追访陈祖德     
每次读《超越自我》,都有一种要流泪的感觉,也许那里讲述的才是真正的人生。虽然也有沮丧,也有怀疑,但是绝没有停顿。那是一卷智者的低语、勇者的自白;是对命运的挑战,是一封对围棋事业的情书。可以说没有陈祖德,就没有中国围棋的今天,他是建国以来围棋发展最有说服力的见证人。作为棋手的陈祖德不仅登上了个人事业的巅峰,而且为围棋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每当脆弱的围棋事业遇到毁灭性的劫难时,总是他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呵护住这株稚弱的小草,直到她长成参天大树。在赴“春兰杯”之前,我们就已经决定以陈祖德先生来作我…  相似文献   

7.
中国围棋这二十年,值得人前称道的事情屈指可数,但“趣闻轶事”却层出不穷。迷棋多年,多少看出了一些让自己不吐不快的奇怪之现象,姑妄列之,供有识之士商榷: 之一:铁打的统帅流水的兵 众所周知,中国围棋受到国人极大地关注主要是从中日周棋擂台赛开始的,二十年来,中国围棋基本上是以棋手出身的陈祖德为首,王汝南、华以刚、罗建文为辅的四大“统帅”进行具体领导的。二十年来,“领头雁”也经历了聂马钱曹刘“五虎将”、“七小龙”到“小虎三剑客”,到现在为  相似文献   

8.
《围棋天地》2010,(12):93-93
竞赛规程 前四届“华夏育苗杯”少儿围棋精英赛已在苏州、景德镇、枣庄、安阳市成功举办,每次比赛者5有约500名小棋手参加。陈祖德九段、王汝南八段、华以刚八段分别参加了第一至四届比赛的开幕式.汪见虹九段每届比赛更是特意全程参加。比赛给小棋手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本届比赛邀请了中国棋院领导和知名围棋国手参加开幕式。并做精彩的大盘讲解。汪见虹九段现场签售《阶梯霭棋步步高》系列教材。  相似文献   

9.
《新体育》2013,(1):44-44
2012年11月1日,中国围棋的杰出代表、中国棋院第一任院长陈祖德与世长辞。他的去世震惊中外棋坛,国际围棋联盟、世界象棋联合会、国际象棋世界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纷纷致唁电,中国棋院在二楼大厅举行的集体吊唁活动更是有数百人自行参加。  相似文献   

10.
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围棋一浪接一浪地冲击着日本列岛。中日棋手各种级别的交锋有增无减。令日本棋界恐慌的是他们一向炫耀的胜率无情地下降了。在近两年的较量中,甚至出现了中日平分秋色的局面。为此,日本棋界朝野纷纷向日本棋院提出质询:在中国围棋的崛起面前,日本围棋还有无优势可言?于是,为了显示日本围棋的强大实力,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颇为自信地向中国提出开始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挑战。中国《新体育》杂志代表中国棋手接受比赛条件,并选拔精英参战。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五日拂晓,中国擂台主将聂卫平在华以刚八段的陪同下乘车向北京机场驶去。中日擂台赛进行了十三场激战后,进入了白热  相似文献   

11.
庙堂江湖     
《围棋天地》2013,(22):108-108
说到新中国第一代围棋国手,“陈吴时代”的大名人所共知。作为同辈中仅有的两位九段棋手,陈祖德创下受先、分先首次击败日本九段(杉内雅男、岩田达明)之功,吴淞笙亦有番棋首胜日本九段(牛之浜撮雄)的伟业。在中国围棋从百年黑暗中奋力抬头的历史时刻,二人的成绩都可谓是划时代的。  相似文献   

12.
一场别开生面的混双比赛,让本来应该是安静无声的围棋赛场变成了“嬉笑怒骂”的乐园。 12月1日,16对男女棋手聚集北京深圳大厦,首届理光杯职业围棋混双赛正式开打。参赛男女棋手的组合通过抽签来决定,对阵形势为周鹤洋/华学明 VS 古力/曹呈、陈祖德/ 唐莉 VS 胡耀宇/孔祥明、吴新字/王倪乔 VS 罗洗河/姚小敏、孔杰/叶桂 VS 马晓春/黎春华、俞斌/郑岩、VS 常昊/范蔚菁、吴玉林/崔宁 VS 华以刚/梁亚娣、王汝南/张璇 VS 罗建  相似文献   

13.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5,(23):95-95
围棋的社会定位 看完《韩国围棋的忧思》一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韩国作为围棋强国,能居安思危,放眼未来,让人震撼。振兴中国围棋,应该是政府、社会、棋手共同的责任,就目前而言,首先应该明确围棋的社会定位:围棋应该是一项群众性的智力运动,而不仅仅是职业棋手谋生的手段。实现这一定位,就需要围棋运动主管部门发挥作用,在更多的普通城市甚至是乡镇开展围棋普及活动;要发挥二、三线棋手的作用,大力培养围棋教师,使他们成为基层地区围棋普及的主力军;制作围棋入门类电视教学片,  相似文献   

14.
中美国际象棋对抗赛于3月14日至18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该项赛事主办之一、西雅图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谢拉旺先生了解到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祖德院长是围棋高手,就把情况告诉了西雅图围棋中心,西雅图围棋中心当即邀请陈院长前去下指导棋。  相似文献   

15.
韩国围棋在90年代后期横扫各种国际比赛,《朝鲜日报〉曾撰文称本国占据“不可动摇的世界最强地位”。此论断会让围棋的发源地中国和誉围棋为国技之一的日本心悦诚服吗?中国围棋领袖聂卫平九段与日本围棋红人武宫正树九段被推为两国围棋界的代言人,发表了宣言。■请评价中、日、韩三国围棋现状。武宫:当前世界围棋的中心在韩国。日本在几年前还是世界的中心,而现在韩国棋手依靠国民的热情似乎变得更强大了。中国的围棋热情不如韩国,围棋学习也落后于韩国。但是,中国围棋具有灵活及人多的特点,在争取胜利的韧性方面与韩国相似。日本虽然职业棋手  相似文献   

16.
“‘国运兴,棋运兴’,这是陈毅同志的名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然更没有中国围棋的今天。”拨通采访的电话,陈祖德立即打开了回忆的话匣子。  相似文献   

17.
有趣的计算     
王元 《围棋天地》2006,(23):83-85
日前,在弈坛春秋围棋频道,录制了陈祖德九段作自战解说的系列节目。在这个系列节目中,我是陈老的解说助手。近水楼台先得月,陈老的棋和解说,其精其妙,我已领教,受益匪浅。其中一局,是1973年中日赛上年轻的陈祖德执黑对年轻的加藤正夫七段。该局的一个片断,表面普通,内涵丰富,尤其是,这一片断与本讲义现正涉及的“战斗力”和“计算”的话题相关,所以,赶紧向各位介绍。  相似文献   

18.
围棋与离婚     
俺这篇东东是要说围棋和离婚有内在的联系,因为这下围棋的离婚率特高。中国老少三代风云一时的高手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刘小光全无例外地离过一把(老聂这第二把也……)。特立独行的马妖在一纸休书之前所要做的也仅是怎么让那个已在米国呆了好几年的“她”少刮走点儿银子而已。再小一辈的常昊刚结婚,我嘴上积德就不咒了。这专业的不说了。业余的,不知您下不下围棋,您自个儿掰手指头数数看。反正俺认识的棋友当中,说结过婚的人里有60%.以上都离过绝对是谦虚了点儿。 下围棋能提炼激发人潜意识中的某些秉性。具体地说,有一定…  相似文献   

19.
《围棋天地》2011,(14):12-12
据报道.中南大学何云波教授主持的课题《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已获得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围棋文化研究第一次被政府基金立项。何云波教授是中南大学围棋文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首席专家。《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课题组成员囊括了国内围棋文化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如宁波大学的张如安教授.围棋规则专家陈祖源先生等。  相似文献   

20.
在商场,他是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总经理。在棋界,他是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成都围棋联合总会理事长。两种身份经常互相渗透,利用烟草行业的雄厚实力,深深爱着围棋的龚锦华成为了中国围棋发展过程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幕后推手。此次,红塔集团出资冠名2007年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中间就有龚锦华的牵线搭桥。围棋因他受益匪浅,但他却经常说:“围棋给了我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