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五保村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系统工程,它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五保村的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求真务实。兴建农村五保村,对农村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是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一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涉及到许多方面,建设和谐农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构建和谐农村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正确指导,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正确理解、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二者的关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这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群众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因此,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就成为新时期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吴纲 《文教资料》2007,(21):191-19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应该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教书育人,促进和谐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