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溢出途径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溢出的途径对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技术扩散中的溢出效应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表现形式。文章通过时溢出效应理论发展的回顾及评述,总结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生溢出效应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并结合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朱华桂 《科研管理》2003,24(2):138-144,137
本文以技术溢出理论为基础,选择苏锡常三个科技园区内跨国公司子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以跨国公司子公司与国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有关组织的前后向联系为研究的主要路径,以调查问卷的综合分析与访谈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综合评估苏锡常三个科技园区内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试图达到在总体上描述与反映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技术溢出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滞后性的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通过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就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会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其中跨国公司的技术示范效应是一个逐渐递减的过程,而竞争效应则是一个先增后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构建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专利产出影响效应的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显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通过竞争、示范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专利数量的增加.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对高端技术的垄断,导致这种溢出会对我国企业的专利质量产生负向的竞争效应,从而阻碍了我国企业专利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大量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尽可能的减少国内制约技术溢出的限制因素,最大化的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华跨国公司与高校R&D合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探究跨国公司与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途径,对于增强高校科研实力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有重要价值.以校企合作及FDI技术溢出途径的文献和调查为基础,提出假设,通过问卷统计分析进行检验,揭示跨国公司与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途径.高校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中科研能力获益与科研管理获益的主要途径不同,科研能力获益主要源于正式学术交流和人力资本流动,科研管理获益主要来自示范--模仿.而非正式交流却成为跨国公司科研管理获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其主要原因是希望这样的投资带来“技术溢出”效应。作为一种外部性,技术溢出的证据总是间接的,所以,对技术溢出效应的专门研究比较零散,本文就有关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进行简略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以经典的AJ模型为分析框架,通过引入滞后效应模型对其进行扩展,分别在古诺竞争和伯川德竞争情形下,对企业之间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和滞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以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企业为样本,建立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就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本土企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土企业存在同期正向溢出效应和滞后的正向溢出效应,而且同期效应要大于滞后效应,但滞后二期效应并不弱于滞后一期效应。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个概念模型,得出了理论上影响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技术溢出的主要因素,通过对136份有效问卷的分析验证了部分假设.分析结果证明,有4项主要因素显著影响了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溢出.论文就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扩大技术溢出效应,进而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