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学术界已开始关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潜在负面影响。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同时执行多项任务,这可能会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但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一现象。基于“情境状况—有机体状态—行为反应—结果”(SOBC)范式,构建研究模型探讨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前因及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使用偏最小二乘数结构方程模型法(PLS-SEM)对收集的428名大学生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错失恐惧(情境状况)对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有机体状态)具有正向的影响,而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又会让大学生出现情绪耗竭(行为反应),并最终导致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下降(结果)。研究结论能够加深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现象的理解,并为教育工作者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学院160名学生关于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和孤独感现状的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在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和孤独感上的差异,对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与孤独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使用手机应用最多的类型为社交类,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使用比较广泛,依赖的程度普遍较高;在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总分上,各项人口学因素均无明显差异,仅在依赖的个别维度上有差异;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总分及社交增益、强迫性、戒断性这三个维度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社交媒体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喜欢和深入应用,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但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社交媒体沉迷现象。通过抽样调查获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渗透数据,利用SPSS软件工具,对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进行分析,获得"自控能力、情绪发泄、生活失轨"等3个沉迷因子,并将大学生社交自媒体使用综合指数与大学生自媒体进行逐步回归,得到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提出"多重的感官刺激加速自控弱化、便利的自主表达诱发情绪发泄、异化的人际交往导致正常脱轨"等影响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选取的辽宁省内高校大学生党员为例,对其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和特点进行调研分析,探索运用新型社交媒体开展大学生党员日常思想教育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规范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不礼貌话语在社交媒体中屡见不鲜。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语料分析探究了2020年初大学生社交媒体中不礼貌语用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媒体中礼貌语用意识薄弱,男、女生社交媒体不礼貌语用意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是直接性不礼貌策略和积极不礼貌策略,直接性不礼貌策略在中、英文语料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学生社交媒体不礼貌话语具有生成多样性。本研究针对结论提出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新媒体语境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江苏省宿迁市四所高校学生的新型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进行了实际调查,进而客观描述了大学生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在使用新型社交媒体行为习惯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体四个方面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We Media)时代,由于其具有的交互性强、自主化、平民化、操作门槛低等各项特点,自媒体在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活中普及的速度相当惊人。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多所高校进行抽样,对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行为特点及心理特征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对自媒体(We Media)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进行利弊分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代大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增长,党和国家倡导大学生响应国家创业、创新号召,依托新时代的新要素进行创新创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交媒体正在改变大学生创新创业方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当随着社交媒体的变化不断调整,达到借助社交媒体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目的.简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探究社交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师生社交媒体创业意识、构建具有媒体属性的创业团队、畅通媒体创业资源渠道等策略,为推动社交媒体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融合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社交媒体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日益密切。大学生作为新型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的现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探讨科学引导其行为习惯的策略,指导其行为认知,规范其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据加拿大麦克琳新闻网2014年2月10日报道,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一些家长赶上潮流,都会为年幼子女设立社交网站帐户。专家说,家长应考虑到社交网站的长远后果和隐私,小心在子女社交网页上张贴的信息。多伦多市女子巴格韦尔·瓦尔玛(Bhargavi Varma)以儿子阿迪亚(Aditya)的名字,设立推特(Twitter)帐户。其实他的儿子还年幼,不会打字。瓦尔玛本人是活跃的社交媒体使用者。瓦尔玛说,她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社交媒体人际交往行为发现,社交媒体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频度与广度,但深度不够,大学生往往把它看作现实人际交往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这一研究发现,较大程度地颠覆了公众对社交媒体会带来"虚拟社交依赖症"的刻板印象。但不容忽视的是,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身体健康、信息安全和生活习惯方面带来新的困扰,高校应引导大学生重视现实人际交往,避免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侵扰。  相似文献   

12.
"罗尔事件"使得新型社交媒体上大学生的慈善捐赠行为备受关注。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慈善捐赠的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在新型社交媒体上大学生的慈善捐赠行为具有注重自主自愿、捐赠数额小、不定期激情捐赠为主、捐赠主体意识有待提升、负面捐赠事件尚未影响信心等特点。要想提升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应从加强感恩教育、注重宣传媒介、拓宽参与途径、注重慈善项目认知四大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开启了新的商业化途径和模式,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本文在对杭州、义乌和温州等地区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的基础之上,对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高校、社会和政府等三个方面对微博等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型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在给我国大学生带来全新视角和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习惯。本文针对不同新型社交媒体的特点,结合笔者调查研究的结果,对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中的行为习惯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对大学生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行为。以压力交互理论和“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为基础,构建一个扩展的研究模型:技术特征—压力源—应变—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462份有效样本,并使用SPSS 22.0和Smart PLS 3.28对收集的数据和构建的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学习有用性、感知社交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有用性都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通过认知分散的中介作用对学业表现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多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释放压力,以降低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采用中国大五人格简式版(CBF-PI-B)、社交焦虑量表(IAS)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3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大五人格在性别、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社交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3)神经质、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4)社交焦虑、宜人性、外向性、神经质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表明人格的培养和完善,以及社交焦虑的缓解有助于降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4,(28):26
足球故事在重庆七中的体育传统项目中,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品牌是足球。从上世纪50年代起,重庆七中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足球运动员,也为各高校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是重庆市唯一一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足球)试点学校”、全国中学生体协足球协会副主席单位、重庆市中学生体协主席单位,曾先后6次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多年来,重庆七中足球队在原四川省中学生足球赛中连续4次夺冠;在重庆市青少年运动会足球赛、市中学生足球赛及其他市级青少年足球赛中长期处  相似文献   

18.
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简称。中文是美国“全国篮球协会”,是全美职业篮球队与运动员的一个组织机构,该协会创建于1946年。  相似文献   

19.
社交焦虑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研究大学生社交焦虑对于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都具有积极的价值.本研究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省合肥市1510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均值为39.36±7.349.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生源地变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性别、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交往主动性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社交媒体的发展,有其积极因素,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日常心理行为带来了新的影响和变化。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关键是要发挥社交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因素,帮助大学生形成一种更适应当下双重空间并行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