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是指影响学校变革发生和发展的诸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或过程.学术界对学校变革的诸动力因素进行了分类和分析,而对学校变革诸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或过程等深层动力机制缺乏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综合互动是学校变革诸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差异概念化、概念文化化和文化制度化是学校变革诸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构建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是为实现一定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而采取的具体形式,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在其自觉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方法、途径、结构等的总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机制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和谐社会大系统中具有特殊作用的有机要素.在任何时期,建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都离不开党的中心任务和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于战明 《天中学刊》2013,28(5):36-38
大学生志愿者主体性发挥的动力因素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大学生志愿者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和对"类"价值的追求是其主体性发挥的内在正向动力,而他们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功利性取向是其主体性发挥的内在逆向动力。社会对德性的追求、高校对志愿者的良性教育、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需求,是大学生志愿者主体性发挥的外在正向动力,而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需求的工具性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志愿者主体性发挥的外在逆向动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知识生产的生力军、学科建设的主阵地。面对知识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探究高校知识生产的应然逻辑和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已经衍生高校知识生产的应用逻辑、协同逻辑、跨界逻辑以及生态逻辑,但高校学科建设实践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世界逻辑制约高质量服务社会、自由生产逻辑制约高质量聚变效应、学术领地逻辑制约高质量开放发展、择优扶强逻辑制约高质量学科生态等问题。产生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高校主动顺应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动力不足,为此需要建构责任牵引机制、优化政策推力机制、实施融合创新机制、改革学科评价机制、创新学科治理机制,全方位增强高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从而实现高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的三大主体即政府、社会和高校的角色地位及影响力大小发生相应变化。国家力量在高校布局结构变革中的地位由"绝对"主导逐渐转变为"相对"主导,国家力量有所减弱;社会力量迅速崛起,对高校布局结构的变化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高校则实现了由以往的单纯"被动"向"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重角色转变。高校布局结构在三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是不同层级动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交互作用中融合为一个系统整体,从而构成一个合力系统,共同推动的结果。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既要发挥不同层级的动力作用,又要协调不同层级动力的相互关系,保持平衡,以有序稳定的合力状态,推动社会发展,共同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学校变革动力聚合机制是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明晰动力聚合机制的功能、运行路径和运行载体,有助于学校变革动力的深度聚合。学校变革动力聚合机制的功能是聚合不同来源、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动力,通过聚合个体动力和聚合组织动力两种路径运行,运行载体是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8.
学校变革的动力来自于学校变革系统中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变革的动力得以呈现和发挥主要是通过变革的传导、变革的协调以及变革的支持这三种作用形式来实现。学校变革动力系统的完善需要激发变革主体的内生性动力、整合变革动力的作用形式、遵循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9.
学校变革的动力来自学校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动力要依赖动力机制的运行才能得以呈现和发挥作用,明晰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功能定位、作用方式、运作机理有助于学校变革的深度推进。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功能定位为动力激发、动力聚合、动力维持,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作用方式是制度规约、利益驱动、权力赋予、绩效问责。建立学校变革的共同愿景、激发学校变革的正向能量、设计学校变革的实施路径是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运作机理。  相似文献   

10.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应是德育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校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铸魂工程”.有其内在的动力源、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维度看,高校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动力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动力要素则由党的领导力、主流文化的助推力和学生认同的内驱力组成.在动力源和动力要素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协同创新的新时代大环境下,为了更好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动力源泉和有效支撑,以立足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为出发点,阐明了市场竞争力、政府推动力、利益驱动力以及学生成长力是影响校企协同育人动力机制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而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是造成协同育人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案例,系统阐述了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动力机制的主要途径和收效明显的实践成果。实践表明,动力机制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来源和根本力量;校企协同育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政府、高校和企业相互协调,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3.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我国大学变革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探析了我国大学变革中的成就、教训及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开放引进负熵、营造非平衡态、构建非线性相互作用、控制和利用随机涨落,是我国大学由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的机制,即大学系统内各要素在管理过程中保持相互联系、相互竞争、协调耦合、分工合作的一种开放的、良性互动的、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这种机制不仅是大学变革必备的条件和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海涛 《西江大学学报》2000,21(3):44-46,52
大力发展高校体育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对体育产业的大力支持,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校体育自身的高素质,可以成为体育产业的动力源泉和龙头,所以,本文认为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越,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以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为切入点,对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演化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为自组织过程,具有系统自组织特性;竞争与协同为该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机制演化生成序参量——全面发展的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以使高校竞技篮球系统向更高层次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体视角,探讨农村"三变"改革中集体经济的动力机制,展开对集体资源撬动政府资源,政府资源调动社会资源双轮驱动机制的结构分析,厘清各动力源主体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三变"改革中集体经济动力机制呈政府推动力强、市场配置力度弱、合作社与农民内生动力发展不平衡的特征,据此,提出在转变政府职能,分类扶持企业,重点扶持本土动力源,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等方面需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学校变革机制由变革主体、变革动力、变革对象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表现出连锁性、回归性、复杂性、动态性、渗透着主观因素的客观性等结构特点。在学校变革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变革机制的结构特点,协调主体之间的关系、调整动力结构、优化要素间的结构和关系、反思和调整变革机制建设的侧重点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内部环境对高校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高校内部环境创新应遵循求异性、前瞻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原则,其主要途径有:深化改革,形成动力机制;夯实基础,形成保障机制;强正减负,形成激导机制;整体架构,形成互动机制;强特创优,形成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动力、基础、源泉、检验标准,以人民群众和党的领导集体为理论创新的主体,以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为经验基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渊源,以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形成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机制是上述多方面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和创新的机理、方式、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国防教育机制,是高校国防教育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实现系统目标和功能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