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升的《长生殿》是我国古典戏曲的杰构,“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使“学者,才人一齐俯首”,“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它在我国戏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在《长生殿》的主题思想、艺术成就诸方面作了精辟独到的阐述。本文就洪升创作是剧的动机及作品形成的客观效果略述管见,以就教于方家。一、《长生殿》的创作动机洪升在充分研究有关唐明皇、杨贵妃的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及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历经十余年,精心构思,三易其稿,创作了《长生殿》这部宏著。那么,其动机究竟是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9,(2):78-81
戏剧《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写了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凄美爱情故事。《长生殿》题材最早起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所以世人每每提起《长生殿》想到的就是李、杨的爱情,在此,从李、杨故事的传播和民众的接受角度来探究《长生殿》的形成。自洪昇《长生殿》问世以后,出现一时间朱门绮席、酒楼歌社非词曲不奏演的盛况。《长生殿》的诞生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心理经过历代的演化而来,是世人口中津津乐道之作。  相似文献   

3.
邢艳 《文教资料》2014,(26):1-2
唐代白居易和清代洪昇分别以不同体裁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进行了同而不同的描述,赋予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理想化的色彩。作者从正面对这两位颇受争议的帝妃给予了"情"的肯定,李、杨的形象在历史上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昇的《长生殿》进行对照,以三个不同变化为例进行分析,体会其发展变化背后蕴含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前,朱彝尊手抄《长生殿》残本被偶然发现。手抄本与通行本之间除了对角色的称谓不同,有的出目无下场诗之外,两种版本的宾白也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第二十四出《惊变》所用的曲牌不一样,曲词有很大的差别。在【南泣颜回】一支曲子之后,朱本是一支【黄龙滚】曲子,而徐本则是【北斗鹌鹑】。朱本多出了一段无意义的语气词组成的唱段,用以表现杨贵妃神志朦胧的醉意、娇态。如果能够将【黄龙滚】这段戏搬上昆曲舞台,无疑会使杨贵妃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从抄本中,可以看出《长生殿》在舞台传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长生殿》的创作意图、戏剧情节的关系、主要人物唐明皇由昏庸到忏悔的过程,以及杨贵妃性格特征等的分析,论证了该作的基本主题,认为它既不是“爱情悲剧”,也不是“爱国主题”,更不是“主题矛盾”,而是写昏君的忏悔,并借以“垂戒来世”。  相似文献   

6.
石洁林 《学语文》2013,(1):75-75
洪昇的《长生殿》与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都描写了大人物的爱情。围绕两部作品的一条隐线便是一个"情"字。本篇中,我们也试图从这一"情"字,对《长生殿》与《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进行分析。 一、情之性质:纯情与迷恋 洪昇的《长生殿》中,李杨二人的爱情是理想的、单纯的。杨贵妃没有过问政事,也没有恃宠妄为。  相似文献   

7.
邱雯 《考试周刊》2009,(20):24-25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是文坛上的热门话题。白朴的《梧桐雨》和洪昇的《长生殿》同样说的是杨、李之恋,但两部作品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上都有巨大的差异。《梧桐雨》主要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批判杨、李之恋,感慨历史兴亡;《长生殿》主要从爱情角度赞美杨、李之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8.
杨贵妃之死的叙述者在由封建史官向诗人剧作家转变的同时,历史和文学文本中的贵妃之死所投射出的文化意蕴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受“以史资政”观念的影响,史官们在还原杨贵妃之死的历史场景的笔墨中,更多地投射出忠奸之争、正邪之辨的意味.从《梧桐雨》到《长生殿》,李、杨故事在细节及主题上经过白朴、洪昇二人历时近四百年的接力虚构和深挖,杨贵妃之死这一源出史实的舞台故事不仅成为中国古典戏剧中最能撼人心魄、最具诗化意味的死亡事件,而且也成了映射易代之际士人生命悲愁和精神创伤的经典文学镜像.诗意地吟咏生命底色中永不消歇的精神靡音,提炼并释放永恒的生命悲愁,是文学的一大使命.  相似文献   

9.
茅盾是个善于塑造女性形象的小说家.研究者对他笔下的“时代女性”群像的研究,巳成为茅盾研究的热门,但对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以下简称《霜叶》)中的张婉卿等的研究,比起《蚀》、《虹》、《子夜》等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来,婉小姐不免有点受到冷落了.这使我想起了白居易《长恨歌》里的杨贵妃,尽管作者对她的美不是完全赞美的,但由于她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于是白居易不仅写出了杨贵妃的美已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境地,而且将她和唐明皇的爱情写得生死不渝,以至真挚到“在天愿作比翼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古代戏曲《长生殿》争论最多的问题是:帝妃之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爱情?历史上的李隆基与杨贵妃之间有没有真正的爱情?歌颂李杨爱情是不是美化封建帝王,歪曲历史?本文从“特例”和“通例”的关系上予以探讨,认为李杨之间确实存在着爱情,但它却是帝妃婚姻的特例。  相似文献   

11.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从感情的基础到感情的温度直至感人的程度都以更加深刻的意义诠释了"至情"的含义。倘若说《牡丹亭》为"至情"提供了一个高度,那么《长生殿》定是在它的高度上自然生发了自己感人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冯洁 《语文知识》2012,(1):85-86
在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和洪昇的《长生殿》中,女主人公克里奥佩特拉和杨贵妃都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和高贵不凡的身份,但她们的性格和命运也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显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长生殿》中的次要人物具有爱情叙事和政治叙事双重功用。在爱情叙事中,次要人物促使唐明皇和杨贵妃实现"密誓"和"重圆",又烘托出他们爱情的浓重悲剧意蕴;在政治叙事中,次要人物指出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作者还通过次要人物表达了对亡明的哀叹。次要人物的爱情叙事和政治叙事,共同构成了《长生殿》的叙事格局。  相似文献   

14.
在唐代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知名度甚高的皇帝。这不仅因为他是与开元盛世不可分离的“五十年太平天子”,也是由于他后期的腐败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代社会由极盛走向了衰落。特别是有关他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更是成为历代文人歌咏、表现的题材。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到元曲中的《梧桐雨》,再到清代的戏曲《长生殿》,有关李杨爱情的故事屡写不衰。时至今日,它仍在我国的文艺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长生殿>作为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的集大成作品,其整部剧本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这是我们在研究时所不能忽视的.文章从神仙系统、修行义理、符号象征等方面探讨了道教对<长生殿>的多方渗透和深刻影响,并分析了<长生殿>中含有浓厚道教成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长生殿》是清剧坛上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以天宝年间的历史事件为框架,演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对这段历史的剪裁融合中体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即表达爱情理想与总结历史教训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长生殿》徐朔方校注本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四十年间无出其右者。然智者千虑,偶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本文举《长生殿》徐注中“较猎”、“既不沙”、“旄”、“奋鹰扬”、“什袭”等五个注释可疑之语词,直抒己见,以期对《长生殿》的注释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要探讨《长生殿》主题,只能依据剧本中的《自序》、《例言》与《传概》三则材料。《长生殿》只有唯一的主题,即情爱主题。洪升塑造杨妃形象时,情感倾向基本上回归到中晚唐,择取了同情、回味与美化的态度;在价值观上则运用了汤显祖的“至情观”,使杨妃的文化品格得以升华。对于李隆基形象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丈人是不断渐进的。洪升写李杨情爱时别具匠心:第一,写出了李杨不断深化与升华的情爱过程;第二,写出了李杨情爱的风流本色;第三,化用织女牛郎故事作合李杨的天上之情。  相似文献   

19.
<正>《长生殿》与《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全剧共50出,不仅词牌量大、语句精美,而且处处有典、出出有诗。清代曲艺家梁廷柟在《曲话》中评价:“钱塘洪昉思昇撰《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以绝好题目,作绝大文章,学人、才人,一齐俯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生殿》。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清代戏曲南北高峰之一的《长生殿》 ,是一部富有深沉的兴亡之感的传奇。作者洪 曰升 把李、杨故事与“安史之乱”联系起来 ,蕴丰富的政治内涵于单纯的爱情外延。剧作前半部的李、杨爱情 ,深深地刻着帝王后妃的阶级烙印 ;但剧作后半部的李、杨形象 ,已变成传说中神化式的钟情得发痴的人物。在歌颂爱情这个副主题上 ,作品显然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长生殿》被誉为“闹热《牡丹亭》” ,浓厚的抒情色彩为其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