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及,要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为新时代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明确了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方针政策和发展道路,提出要坚持系统性谋划、综合性治理、体系化推进,逐步建立起涵盖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同、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各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2020,(2):44-4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一系列网络空间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提供了工作遵循和目标指引。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4.
当前,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已经上升为我们国家的战略部署,成为政府的重点任务,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也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尝试从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立的制度逻辑入手,从互联网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网络内容治理、社会协同治理、网络法治和技术治网等六个方面,研究分析了秩序与平衡在网络治理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何波 《网络传播》2020,(2):68-69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提出构建“经济、法律、技术”等多手段的网络综合治理格局,为我国网络治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进一步指出,要逐步建立起涵盖“网络法治”在内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把依法治网作为网络综合治理的基础性手段,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全面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为网信事业长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可靠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周净泓 《青年记者》2021,(4):105-106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数字经济时代,网络治理依赖于平衡不同主体的关系,把握不同工具的规律,实现长效的治理机制,构建以安全平衡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在西藏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着眼于推进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后发优势、创新网络治理,聚焦管网治网基础环节,大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构建符合区情民情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纵观2019年,是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承上启下关键之年。这一年来,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完备,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得到提升,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网络法治等各方面成效明显;网络综合治理形式更加丰富,中央与地方联动,网上与网下一体,多主体参与,形成网络综合治理强大合力。在新时代下,网络综合治理的推进既有速度,又有质量。  相似文献   

9.
郭全中  李黎 《传媒观察》2023,(7):104-111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我国互联网治理走向深水区。网络综合治理这一概念,是融合网络治理与综合治理的中国特色产物,其根源来自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社会结构、治理模式与群体心态的改变。基于现有的治理逻辑,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实践呈现出新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整合体系与精准健全的挑战。本文从概念思想上承接治理思维的脉络,从生成逻辑上把握内在驱动力,从实践路径上厘清六大维度之间的关系与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历经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不断锤炼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网络治理及其能力提出要求,通过部署重大决策,实施重大举措,汇聚多方力量,创新治理手段,卓有成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网络综合治理日渐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向实现网络强国目标靠近,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显示出中国共产党高超的网络治理领导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的症结,在于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综合治理体系.我国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谣言“多利益相关方”综合治理体系,即通过建立统一的法律平台、技术平台、行政治理平台、举报咨询平台,实现立法机构、政府、媒体、行业协会、公民五个利益相关方的持续良性互动,从而建立起预防、监测、控制、惩治一体化的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这一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我国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内容,对网络综合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为网络综合治理指明了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世界》2020,(2):96-96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旨在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需要;二是维护广大网民切身利益的需要。《规定》的出台,有利于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4.
崔林  吴昊 《青年记者》2022,(3):70-72
以"五大主体"平等协同模式为核心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组成了当前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应在顶层设计层面创新治理的组织架构,加强制度协作,提升治理效能;在治理实践上聚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大中心工作;在技术创新层面提升智能化实现能力,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向治理现代化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5.
顾晔 《网络传播》2020,(3):20-2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是政府依法管网的要求,也是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要求,更是保护广大网民,尤其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赵晖 《网络传播》2020,(2):54-55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国非常重视网络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建设,颁布了《关于加强网信领域社会组织建设的通知》《网络社会组织“同心圆”工程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广大网络社会组织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在互联网企业党建、网上正能量传播、互联网行业自律、网络生态综合治理和网络公益扶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国家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以“探路者”姿态,不断求索网络综合治理好经验好办法,形成“7431”网络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2018年3月,温州被确定为浙江省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唯一试点城市,精心设计并实施“511”改革路径,即建立健全组织、制度、运行、评价、保障等“五个机制”,深入实施协同治理、综合执法、生态净化、内容建设、企业提升、安全防控、社会共治等“十大工程”,重点推进打造互联网信息服务分类管理数据库、完善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网络综合执法常态化机制、构建违法不良举报信息协同处置体系、打通基层网络治理“最后一公里”等“十大改革项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结合城市转型发展实际,用大庆精神铸魂塑形,扎实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互联网治理模式,管网治网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为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把中国特色治网之道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制度优势”,并将以“制度优势”实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构建的“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浙江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互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出网站数量多、自媒体账号多、网民数量多且活跃度高的“三多一高”的显著特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也为网络空间治理带来新挑战。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争当新时代网信事业发展排头兵”的使命自觉,率先在全国范围开启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