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关于奥数的争论持续不断。从"奥数热"到"奥数退烧",有言论讲"奥数学得好,数学学不好",提出了封杀奥数。足见奥数的教育价值受到了质疑与否定。本文试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论证奥数的教育价值不可否定,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数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网络上对于"奥数"教学产生一片质疑、否定之声,很少有人站出来发声维护,生活中家长们对"奥数"爱恨交加,不敢不学,不得不学,对奥数的学习有着诸多无奈。作为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小学数学老师,我对于"奥数"在小学学习中地位的几番起落有着切身的感受。在"奥数"学习中,学生有受益的,当然也有受折磨的,这种体会应该不仅仅是在奥数学习中存在,其他学科中一样会存在,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缘起:"奥数"教育的异化及其质疑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s)简称"奥数"(IMO),是一项以数学为内容,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国际性竞赛活动,它起源于前苏联,1959年成为国际赛事,1986年我国开始选派学生参加。在其早期阶段,"奥数"的学习和参赛者主要是少部分对数学学习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方淳 《政治课教学》2009,(11):60-62
近段时间,很多教育工作者、媒体、家长对奥数提出了种种质疑,同时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对高中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提出了质疑。当然其中也包括对高中生物奥赛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间,很多教育工作者、媒体、家长对奥数提出了种种质疑,同时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对高中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6.
由于功利性太强,学习奥数是否有用饱受质疑。但奥数作为高中数学课本知识的拓展与提高,只要学习方法正确,对数学学科学习的正向影响还是巨大的。本文首先探讨了分析了高中生学习奥数的作用,并通过自身的奥数学习经历,研究了高中生奥数学习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为高中生奥数学习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七部门8月25日联合检查"奥数"班时遭遇尴尬,60多名小学生齐声将检查人员往门外轰赶,闻讯赶来的家长更是含泪呼吁,希望在取缔"奥数"班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公平合理的上"名校"途径。(8月26日《西安晚报》)七部门联合查处"奥数"班可谓阵容宏大、力度强大、态度坚决,然而意料之外的是专项治理活动却吃力不讨好。作为查处"奥数"班的最大受益  相似文献   

8.
2006年,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数学家之路》一文中专门谈到"奥数"教育.他说:"我在美国看到很多年轻学生‘,奥数’念得很好,竞赛也得高分,后来成为很好的数学家.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学习‘奥数’完全是凭着兴  相似文献   

9.
取消加分真的就能还原"奥数"吗有关"奥数"教育的争议,其实早就开始了。笔者发现,不管是过去对"奥数"教育的赞成与反对,还是今日大家在此问题上的纠缠,并没有跳出以下基本观点框架:其一,"奥数"教育本身没有错。"奥数"教育的本意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质,在国外已开展了几十年。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就曾说过:"我认为‘奥赛’是用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是引起大家关注数学的一个渠道,应该是一种很好的业余活动、课外活动。在美国,有许多高中生参加,我邻居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和中国的学生不一样,他们学习‘奥数’纯  相似文献   

10.
宕子 《教书育人》2009,(7):26-26
近日,广州市奥校等机构开始招生报名,又引发新一轮的奥校热。为何奥数这样热?原来民校小升初考试在即,不少家长把奥数作为择校利器。然而奥数对学生智力是否有用?教师和家长却莫衷一是。由于曾经热爱数学——不过,却从未参加过什么奥数培训班,也没请过什么奥数家教——笔者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杨东平教授对“奥数”的攻击;然而,理智却告诉我,杨东平教授关于“奥数教育”的言论确实不无道理——“奥数教育”之害,的确甚于“黄赌毒”。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认识"奥数"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学者关于"奥数"教育价值的分析主要存在3点不足:泛化了"奥数"的教育价值,混淆了"奥数"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忽视了"奥数"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奥数"教育的实践效率.  相似文献   

12.
奥数曾被人称为数学里"思维的体操",然而,在奥数日益功利化的赛场上,这项曾经高雅的"艺术"活动已经被一些专家斥为"杂技"了——不仅试题本身存在"偏、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教育部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治理"奥数",缓解升学压力工作。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强调,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斩断"奥数"与招生挂钩的利益链。2013年5月16日《中国广播网》李小姐的妹妹是今年"小升初"大军中的一员。虽然从去年开始,北京市对奥数下达了禁止令,但她一直也没有间断奥数学习。前段时间,妹妹陆续参加了共建班和个别学校的入学考试,发现十分之一的题  相似文献   

14.
"奥数"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是全世界高中学生最高水平的数学赛事,由具有数学天赋或对数学非常有兴趣的中学生参赛,为发现数学人才做出了贡献.因为爱好、特长而学习奥数是学生的自由,奥数本身没有错,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奥数.有人说"奥数无助于甚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是片面的,说奥数教育是"万恶的"无疑也太夸张了,但不可否认奥数教育的确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奥数成为过街老鼠被人人喊打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上周六召开教育实践报告会,校长刘彭芝在会上喊出了"奥数不是反革命"。她认为,由于家长望子成龙、一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加重了学生负担,以至于现在奥数被严重妖魔化了(2011年1月25日《中国青年报》)。我不认为刘校长的话有什么错,奥数没有原罪。在国外,奥数存在了几十年,并没遭遇我们这里的密集"炮轰",更没被要求叫停。刘校长开展的人才培养试点,也能在国外找到很多案例。美国有《天才儿童教育法》,奥巴马上台后推出了力争上游计划。英国对成绩排在前5%~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要求各地采取规范入学秩序、开展督导检查、加强培训机构监管等措施,坚决斩断"奥数"与招生挂钩的利益链。广受社会关注的是,此次治理"奥数"加大了监督和惩治力度,首次设立了曝光台、建立了约谈制度,各地治理"奥数"的"成绩单"将为老百姓所知晓。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中国教师》2011,(1):3-3
<正>"只有5%智力出色的儿童适合学"奥数",如今社会对奥数存在很大争议,根本原因是奥数教育走向歧途,被彻底功利化了。"辽宁省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辽宁大学数学系教授毕耜琨谈他对奥数的观点。时下,由于高考取  相似文献   

18.
刘丹 《教育导刊》2005,(12):26-26
很长一段时间,奥数被人为地贴上了诱人“标签”,全国上下中小学校、家长、学生对奥数的追崇趋之若鹜。为了给学生“减负”,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以不同方式“封杀”各类奥数学校,然而即使这样,也未能撼动奥数的火爆之势。究其原因是:奥数“培优”背后存在种种“变异”。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科技引领。所有先进的科技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中国梦"的实现更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奥数是数学知识的升华,奥数学习是培养数学天才的有效途径。奥数学习重在日积月累,思维开发。奥数的辅导更是讲究经验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品读     
《江苏教育》2012,(26):2
在择校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禁止奥数,表面上是在治理择校乱象,但根源没有消失,必然会有相应的替代品。很多地方都说取消奥数和升学挂钩,但变相的挂钩比比皆是。日前,北京30所示范中学与市教委签订责任书,承诺不把奥数与升学挂钩。公众惊呼北京此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